APP下载

教育本位:凸显研学旅行育人价值的路径探讨

2023-05-30张凤娴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关键要素育人价值研学旅行

张凤娴

[摘 要]文章针对目前研学旅行产品存在的教育价值缺失,部分开发人员缺乏教育资质和教育经验等问题,提出唯有深刻理解研学旅行内在关键要素之间的联系,平衡好“研”与“学”、“研学”与“旅行”的关系,注重实践与探索,在实施中探求预设与生成之间的最佳尺度,才能引导研学旅行回归教育本位,凸显育人价值。

[关键词]研学旅行;关键要素;教育本位;育人价值;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6-0081-03

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提出逐步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此后,研学旅行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旅游行业的热点话题,相关研究日益增多,市场上的研学产品也不断增加。2022年8月18日,携程发布《2022年暑期亲子游报告》,报告显示,研学游成为暑期游的热门产品。携程游学业务上线了数百个亲子、研学旅游产品,产品数量是2019年的1.7倍。然而仔细分析这些研学产品就能发现,其中大部分研学产品依然以景点、酒店为卖点,与传统的旅游产品没有明显差别,且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活动设计敷衍了事,没有发挥出研学旅行的教育功能。

一、教育本位:研学旅行的价值所在

教育是研学旅行的本质属性。不可否认,研学旅行是以走出校园、走向户外、面向社会为前提的,这需要旅游要素的支持,但这些要素仅是实现研学教育活动的必备条件或保障,而非研学旅行活动的目的[1]。研学旅行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团结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2]。可见,只停留在“旅行”这一层面上的研学活动,并不符合研学旅行的本质。

从研学旅行的字面意义上探讨,“研”“学”“研学”“旅行”无疑是构成研学旅行内涵的关键要素。做好研学旅行活动,需要活动设计者和组织者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眼、脚,即动手多实践、动脑多思考、用眼多观察、用脚行天下。为此,设计者和组织者必须深谙“研”与“学”、“研学”与“旅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动态平衡,布局好、谋划好研学旅行活动的顶层设计。实施者必须把握好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动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导向,不忘教育初心。唯有从设计到服务,从理论到实践形成全面的合力,方能凸显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

二、平衡法则:把握研学旅行内在关键要素之间的黄金比例

(一)平衡好“研”与“学”的关系

在研学旅行中,“研学”是活动的主旨,是研学旅行区别于普通春游、秋游的关键。“研”是指研究、探究,经由“研”,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主动搜集相关信息去解决问题,从而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学”可以理解为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学习有多种方式,在大多数课堂教学中,间接经验学习如听讲学习、文本学习等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间接经验学习有其优越性,它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比如在研学旅行中,学生通过导游的讲解能迅速了解游览地的人文历史。但间接经验学习的劣势也很明显,一是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深刻,二是学生囿于教学组织者圈定的知识范围,无法取得新的突破。因此,研学旅行必须重视直接经验的学习,以“研”为“学”的根基,以“研”为“学”的主要方式。

关键是如何促进学生的“研”呢?在长期的研学旅行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两种方式:一是“做中研”,二是“境中研”。

1. 用“做中研”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陶行知先生曾经有言: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 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提出“教学做合一”“做中学”的概念。如今,将这一理论放入研学旅行的情境,我们可以提出“做中研”“研中学”的研学旅行设计理念。例如,笔者参与设计的“苏州拾‘遗”研学旅行活动,该活动以带领学生领略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为主要目标。活动的上半程,学生有组织地参观苏州非物质文化馆,馆中以实物、资料、影音等形式陈列着苏州市各级各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结束之后,学生惊叹于宋锦的华丽、昆曲的高雅、苏绣的精美,却不知道美之所以美的原因。于是,在活动的后半程,我们安排了平望灯谜、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昆曲等几个非遗体验项目,请专业的手工艺人到场指点学生。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一个项目进行体验,并亲自创作一个作品。在体验和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有技术层面的、审美层面的、文化层面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经过这样一个体验和创作的过程,学生对非遗的文化底蕴、技术难点就能不教自明。

通过“做”激发“研”;通过“研”促进“学”。在“苏州拾‘遗”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体验了苏州非遗的精湛工艺,感受到了非遗作品的经典魅力,从而开始关注这些古老的工艺项目,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中研”的活动设计,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参与度和情感体验,通过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价值。

2. 用“境中研”增强学生的沉浸感

“境”即学生学习的情境。研学旅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校门,到社会生活中亲身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通过研学旅行重新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1]。因此,研学旅行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关键在于活动开展的情境。研学旅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形式。在教室里,教师能从容地创设一个教学的情境,不需要特意强调,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就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但在研學旅行活动中呢?我们不禁要问:学生进入研学的情境了吗?

当我们组织学生来到名山大川、恢宏建筑时,我们和学生一起面对的是旅游的情境,不是研学的情境。研学旅行不是即兴的活动,而是有目的、有组织、有情境的活动。当学生学到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思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范仲淹故地天平山的研学旅行就自然生成了。当学生在历史课上学到抗日战争,感动于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时,追寻新四军太湖游击队足迹的“烽火太湖”就自然生成了。情境,始于活动组织之前。

情境,贯穿活动的整个主线。以“烽火太湖”研学旅行活动为例,该活动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抗战历史多艰辛”,学生通过参观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了解苏州的抗战历史,并由抗战老兵为学生讲述当年参与抗战的经历,渐入佳“境”。第二篇章“冲山之围见英豪”,学生通过参观、听讲解、观看影片等方式重点了解“冲山之围”——五位太湖游击队成员与日军在芦苇丛中周旋20天,成功将敌人迫走的英雄事迹,并编写历史剧本,合作演绎历史剧,身临其“境”。第三篇章“少年传承家国志”,学生在教官指挥下进行军姿队列训练,并学打军体拳,最后在英雄雕像前宣誓,情“境”交融。三个篇章的活动层层推进,学生心随“境”转,在心中埋下了红色的火种。

“境中研”的研学旅行模式遵循创设情境—思考讨论—实践探索—意义建构—评价反思的主線,为学生能全身心沉浸研学活动提供保障。

(二)平衡好“研学”与“旅行”的关系

目前,市面上的研学旅行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由学校负责活动组织,教师和学生交流探讨后确立研学主题和行程;第二种则是由旅行社或研学旅游公司来设计路线和方案,并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突出活动的教育价值,重视学生的研学行为,但容易忽略活动的旅行性质。笔者曾参与设计一份半天的短线研学旅行产品,为了使研学的内容更丰富,笔者设计了整整12页的研学手册,其中需要学生填写的就多达6页。活动开展后笔者发现,学生疲于研究问题、填写手册,本该轻松愉快的研学旅行变成了枯燥、机械的实践活动课程,这样的设计使研学旅行丧失了活力。可见,研学活动也不是多多益善,学生需要劳逸结合。

反观旅行社或研学旅游公司设计的研学产品,往往轻“研学”重“旅游”。首先,开发产品的人员绝大多数没有教育资质和教育经验,设计出的产品往往缺乏教育底蕴。其次,旅行不同于旅游,旅行偏重于“行”的过程,更带有学习意味,学生需要在旅途中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及景色,而旅游更偏重于观光、娱乐。以娱乐为导向的研学产品显然不符合研学旅行活动的本质。

从研学基地的类型来看,目前市场上主导的研学产品主要有两类:场馆型研学和景点型研学。在场馆型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上,容易出现只“研学”不“旅行”的现象,概因场馆的功能设计就是着眼于知识的普及。交互型场馆的兴起弥补了传统场馆趣味性、参与性不足的劣势。研学旅行从业者在进行场馆型研学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市场的选择又倒逼传统场馆的改造升级,形成良性循环。景点型研学产品的设计则需要产品开发者深入挖掘景点的育人价值,在活动组织上打破常规的旅游,以研学导师带领小组研学的形式开展活动,充分发挥研学导师跨教育、旅游两界的专业素质,将研学旅行做精、做活。

平衡好“研学”和“旅行”的关系,是评价一场研学旅行活动的重要标准。优质的研学旅行活动能把握好“研学”与“旅行”的黄金比例,巧妙地引导学生融入自然景观,让学生获得新知识和心灵感悟,使研学旅行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

三、有效学习:预设与生成的尺度探讨

传统的教学活动往往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教案,按照既定的教学流程授课。新课改之后,教育者们逐渐意识到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会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强调非预设生成的重要性,这是教育理念进步的一种体现。

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也肯定了非预设生成的作用。然而,有些教师片面地解读了生成,完全否定了预设,甚至放任学生只顾兴趣、偏离重点,这便是过犹不及。唯有正确处理预设与非预设生成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研学旅行活动的教育功能。

(一)预设有度,适当留白

在研学旅行活动的策划阶段,活动的组织者就会开始着手进行研学手册的设计。研学手册集导览手册、学案、行程表等功能于一体,既便于活动的管理,又规划了研学的重点内容,是研学组织者对研学活动的精心预设。然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没有面面俱到、天衣无缝的预设,学生永远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惊喜。而且,过于烦琐的预设既捆绑了自己,又束缚了学生。因此,我们需要让预设更有尺度,给学生更多的空间。首先,在研学手册的设计上应删繁就简,减少容量。其次,在题型设计上,尽量以开放性命题为主,不规定正确的、唯一的答案。最后,在活动设计时,可以减少限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有创意地发挥。

(二)底气十足,才能驾驭生成

在研学旅行这样开放的教学活动中,面对新奇的环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产生很多的思维碰撞,碰撞产生的灵感火花即非预设生成。当非预设生成出现时,势必会挤压学生对教师预设内容的关注,甚至有可能偏离研学重点,导致学生入宝山而空手回。

《荀子·修身》中有言:“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非预设生成本身是一柄利剑,运用得好,则事半功倍;如果反被这柄利剑限制,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由于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为了达成有效学习的目标,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中心思路,要准备充足。在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必得先走一遍研学路线,对学生可能对哪些事物感兴趣、可能会产生哪些疑问、可能面临哪些困难等都要心中有数。当我们转换视角,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全面准备的基础上就能及时、准确地判断活动中产生的非预设生成是否有价值,去芜存菁,才能使研学活动既有生成的灵动,又有预设的底气。

大自然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大宝库,社会是一个活生生的大学校[3]。对于研学旅行,目前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上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此,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实践、探索。随着社会各界对研学旅行的认识不断提高,各主管部门对研学旅行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从业者对研学旅行课程模式的不断创新,研学旅行必将充分发挥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价值,成为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动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沈和江,高海生,李志勇.研学旅行:本质属性、构成要素与效果考评[J].旅游刊,2020(9):10-11.

[2]  史艳玲. 小学研学旅行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3]  何刚,黄悦.研学旅行的学校顶层设计与难点突破:以成都金苹果锦城一中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8(8):26-30.

(责任编辑    陈    明)

猜你喜欢

关键要素育人价值研学旅行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浅谈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要素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大学跨学科合作的学科整合机制及其模式选择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撰写科技论文需把握的关键要素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
科技期刊集团化、集约化发展的几个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