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信息技术构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二三六”研训模式

2023-05-30徐春群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

【摘要】本文论述南宁横州市借力自治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探索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二三六”研训模式,即明确两个送教重点、创新三种管理方式、遵循六个送教步骤,切实提升当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关键词】乡村教师 专业发展 研训模式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4-0011-04

新时代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转变培训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要求“依托现有资源,结合各地实际,逐步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实现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教育部2019年印发的《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提出,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即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在此背景下,南宁横州市遵循“研训一体,质量为上”的培训理念,依托“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借力自治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以下简称2.0项目),构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二三六”研训模式,面向中小学教师,采用“集中送教下乡+在岗校本研修”的培训方式,进行市(县)本级培训团队的分学科集中送教下乡与学校返岗指导培训,提升横州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立足本地实际,明确“二三六”研训模式的内容架构

横州为县级市,由南宁市代管。横州市现有中小学校(包括教学点)403所(个),乡村学校占比96.7%,全市(县)共有教师11 500多人,其中乡村教师8 458人、占比73.5%。乘着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横州中小学校3 815个教学班全部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实现了宽带网络全覆盖,13所学校建设有自动化录播室,教师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许多学校还实现了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

硬件配备完善,为我市依托信息技术推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保障。经过前期调研论证,我市整合了教研、电教、装备、学校等多部门的力量,提出了依托信息技术构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二三六”研训模式(两个送教重点,三种管理方式,六个送教步骤),如图1所示。

上述“二三六”研训模式,聚焦课堂教学与校本研修,帮助参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实效,创新校本研修活动形式,综合提升参训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研水平。总体而言,这一培训模式有两个创新点。

1.创新教研模式,破解基层教师科研能力薄弱的难题。一是设置专项培训项目。设置专项信息技术能力提升项目,明确送教下乡活动必须融入信息技术,全面提升市(县)级送教团队的信息技术引领能力。二是配备专业指导人员。每个送教学科均配备信息技术专业指导人员,为送教活动提供技术保障。三是创新送教内容和模式。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作为送教下乡的重点,并贯穿于每个送教环节,开展现场体验式、浸入式、仿真式培训,使参训教师现学现用。四是组织团队专业引领。邀请南宁市各学科名师到现场进行课例展示、面对面指导,引领送教活动,提高送教实效。

2.创新管理理念,解决信息技术运用走过场的问题。一是以赛促研,推动整校信息化。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校本研修+课例展示”为主要内容的全市(县)团队比赛,提高乡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二是借力“双师”引领,提升返岗品质。教师返岗研修环节,通过“市(县)—镇—校”三级网格化管理,扎实开展教师返岗研修活动。

二、依托信息技术,探索“二三六”研训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明确两个送教重点

1.送教内容体现学科主题研训。为落实“研训一体,质量为上”的培训理念,切实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能力,我市以学科主题研训作为送教的主要内容,送教之前根据相关要求深入学校调研,针对学科急需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学科本土专家提供1—3年聚焦主题的指导规划,结合新课改要求逐年按需送教。例如,一线教师普遍觉得落实“双减”政策的难点在于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于是2022年小学语文中年段送教主题确定为“‘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要求送教过程中的理论指导、案例呈现、交流研讨、总结提升等环节都紧紧围绕这一个主题进行,使参训教师“一训一主题,一训一提升”。

2.送教过程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在本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训过程中,我们借力2.0项目,构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一是培训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基于信息技术特点,采用“讲授—问答”“问题—辨析”“展示—点评”“微型经验分享”“课例分享”等操作方式,增强送教团队的培训效果,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点燃“火种”、探索路径。二是课堂实施运用信息技术。送教过程中,要求研修团队把在2.0项目中学习到的技术加以运用,提升本学科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我们将初中英语送教主题确定为“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送教过程中指导和引领乡村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在2.0项目中学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新三种管理方式

1.纳入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按照“学分挂钩,任务驱动”的理念,将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和送教下乡项目挂钩,把学分制重点放在送教下乡和返岗研修的推動上,成立由学校、乡镇、市(县)组成的考评小组,通过“校评—镇评—市(县)评”层层审核后,方可确定继续教育中的校本研修得分。

2.实施绩效考评。把学校返岗研修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要求每校有返岗研修方案、有考评制度,通过年度绩效考评推动学校返岗研修活动的扎实开展,并在年末进行年度考评,选出先进个人和优秀案例,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3.推行市(县)、镇、校分级管理。一是市(县)级管理。这一级管理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层面,由市(县)教师培训中心全体成员开展以下工作:深入研修工作坊,查看研修的情况并进行点评;设置数据统计平台,统计并导出各乡镇、各学校、各学科研修情况的数据。第二层面,由市(县)教师培训专家团队开展以下工作:进入所在学科研修工作坊,对各项任务完成材料进行不低于300字的点评;退回抽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研修小组成果并指导如何重新开展研修;进校指导相对薄弱的学校开展研修。二是乡镇级管理。主要由乡镇中心校管理员和镇级团队成员负责开展以下工作:进入所在乡镇学校所有学科研修工作坊,对各项任务完成材料进行不低于200字的点评;入校指导薄弱小组开展校本研修。三是校级管理。主要是由各学校的研训管理团队开展以下工作:进入本校各学科的每个研修工作坊,对各项任务完成材料进行不低于200字的点评,并进行总结反馈指导;在返岗研修中查看信息技术融入情况。在推行上述分级管理过程中,市(县)教师培训中心制定送教下乡项目及教师培训团队专项考评细则,通过强化考核、层层把关、精准指导,解决基层教师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三)遵循六个送教步骤

第一步,训前学习。送教团队在本轮研训中处于关键地位,其素质高低、动力强弱及方法当否都关系到研训的效果,因此在研训之前对送教团队成员开展相关培训十分重要。横州市教师培训中心狠抓送教团队培训,促进团队成员更新观念、提高指导水平。送教活动前,我们为225名市(县)级、镇级教师培训团队量身打造了为期5天的“教师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区内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方面的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为信息技术融入送教下乡活动提供保障。

第二步,训前研磨。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送教前,各学科团队成员根据不同分工进行“三备两磨”:参与课例展示的教师第一次备课、第一次展示→小组集体研磨的第二次备课、第二次展示→小组集体研磨的第三次备课、第三次展示。横州市教师培训中心给每个送教学科组配备1—2名信息技术2.0县级成员,全程参与学科团队训前研磨的课件制作与现场送教信息技术讲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根据各学科的研训主题,市(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在观课量表制定、主题讲座、课例及评课议课安排等方面开展研磨,力求各项内容都能展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

第三步,课例展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经验包含着行动或尝试和所承受的结果之间的联结”,知和行是紧密相连的,没有行就没有知,知从行来,只有从“做”中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在研训活动中,我们采用乡镇、市(县)团队同台展示课例的方式落实杜威的上述教育理论。例如,小学数学展示同主题单元连排课,市(县)团队展示《三角形的内角和》,镇团队展示《四边形的内角和》,课例要求体现研训主题策略及2.0项目要求。在此过程中,全体参训教师分组进行课例评析,市(县)级送教团队点评引领,形成“人人参与展示,组组有人点评”的研训氛围,让参训教师在对比分析中有收获、有感悟、有提升。

第四步,主题讲座。由市(县)级培训团队举办研训主题讲座,引领参训教师深刻体会该项培训的目的、策略及意义。例如,小学语文的送教主题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小学数学的送教主题为“希沃白板课件的获取与分享”,小学英语的送教主题为“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模块整体教学探究”,小学美术的送教主题为“如何利用PPT录制美术微课”,此外还有通用类送教课如“录屏软件使用方法解析”等,让参训教师都能学有所获。

第五步,现场操练。由市(县)级培训团队开展“信息技术使用策略”微讲座,参训教师现场实操,并上台展示操练成果,专家现场指导,切实提升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例如,在美术学科培训中,团队成员以“微视频制作与应用”为切入点,让参训教师利用手机或电脑进行操作训练,让乡村美术教师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的方法。通过培训,乡村教师切身感受到农村学校与微课的距离并不遥远,只要积极参训、认真准备,任何一个学科都能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第六步,返岗研修。马尔科姆·诺尔斯在成人学习理论中提出了“学习契约理论”,认为学习契约是教师与学习者之间订立的学习协议,而双方对协议的履行即为契约学习。这一理论强调学习应成为每个参与者共同的事件,尤其是学习者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每个环节,才能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在返岗研修阶段,横州市教师培训中心组织教师依托“双师”教学平台,以“同伴互助四人行”的形式开展“123”契约学习,主要包括如下三项。一是确定1个研修主题,制订校本研修计划。市(县)教师培训中心在南宁师范大学的帮助下,在双师平台为同伴互助返岗研修小组设置一个专门的网络研修平台,每校可以根据送教下乡活动各学科的主题或自身实际确定研修主题,制定本学科同伴互助小组的研修方案,上传至双师平台。二是观摩双师教学名师2节课例,就学科所定主题进行研究学习。校本研修同伴互助小组中的每个人先按学科主题观看双师教学中名师的课例,然后选出两节能突破主题研究的2节课例一起观摩,1人记录名师的上课环节与内容,1人挖掘主题相关的亮点,2人分别谈听课感受。三是形成3项成果,提升研修水平。同伴研修小组结合在双师平台所观摩的名师课例,根据研修主题和本校师生实际,共同研磨设计1份与名师课例相同的新教案,用这份新教案进行上课并反思,课后同伴组员负责评课,形成1份新教案、1个上课视频、1份评课稿上傳至双师平台。通过这种任务驱动的方式,教师研修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总结提炼成果,“二三六”研训模式成效显著

横州市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二三六”研训模式,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为突破点,以送教下乡与综合培训相结合为手段,有效提高了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为本地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成果推广有力,满意度高

自实施“二三六”研训模式以来,我们积极开展成果总结提炼工作,共计推出“花乡师训”系列5期,每期收录本市(县)教师培训团队成员撰写的各学科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评析100多篇,收集研训活动照片600多张,每年上传“花乡师训”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教师研修活动报道超过1 000篇,為本地教师学习提供了优质的共享资源。广西电视台、自治区教育厅网站、今日广西网、南宁教育网、《广西教育》杂志等媒体(平台)曾对我市的教师研训活动进行关注报道。

由横州市推送的“五步式‘送教下乡助推校本研训一体化”案例获评为教育部“国培计划”优秀工作案例,“同伴互助,推动返岗研修常态化”等4个案例获评为自治区优秀案例,“基于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背景的‘五步式送教下乡模式探索与实践”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近年来,横州市在区内外相关会议及培训班上推广该模式18场次。

我们积极开展“二三六”研训模式成效检验工作,以进一步调整工作方向、优化送教流程。经前期检验,通过“二三六”研训模式开展的送教下乡活动,现场满意度获优秀评价率达96%以上。

(二)研训覆盖面广,奖项喜人

我们构建的“二三六”研训模式覆盖本市(县)所有学段所有学科的教师,2016年至今每年送教下乡活动约100场次,市(县)本级教师培训团队每年进校指导80多场次,2.0项目整校推进组成员进校指导30多场次,“双师”教学平台抽检指导310组次,全市(县)教师参与在校返岗研修活动3 480场次,参训约20 000人次。2020—2021年,我们举办全市(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暨青年教师团队比赛,共有参赛团队37个,评出一等奖团队9个、二等奖团队28个。

近年来,横州市教师培训团队成员参加自治区级、南宁市级教学比赛,共有10个科次159名教师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研训团队参加南宁市级教学技能竞赛,获43个一等奖、二等奖;“双师教学”实验学校教师参加“双师教学”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资源应用大赛,共有13名教师获一等奖、二等奖;横州市选派的教师参加南宁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比赛,共有32人获一等奖、二等奖。

在实施“二三六”研训模式过程中,横州市教师培训团队成员成长迅速,其中获评自治区优秀教师1人,南宁市教坛明星2人、南宁市学科带头人46人、南宁市教学骨干73人、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6人,横州市教坛明星30人、学科带头人89人、十佳教师16人,另有3人成为2018年广西基础教育乡村名师培养工程对象,5人入选南宁市师德宣讲成员。全市(县)中小学青年教师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技能比赛,其中获自治区级奖励8人、获南宁市级奖励134人、获横州市级奖励1 811人。

(三)送教扎实有效,好评如潮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构建的“二三六”研训模式以扎实有效的送教与研训获得上级领导及业界的好评。2020年7月,横州市分别在自治区教育厅举办的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管理者研修班及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研修班上做了题为“创新研训模式,提升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横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创新做法”的经验介绍。2020年12月,横州市代表南宁市迎接自治区级视导评估调研,该送教模式获得调研组专家的高度赞扬。2020年以来,横州市受邀进行“二三六”式送教下乡经验分享30多场,来宾市兴宾区、柳州市柳城县、玉林市兴业县、南宁市宾阳县等兄弟县(区)的20多个团队到横州观摩交流,并对横州市经验给予高度评价。

总之,横州市通过构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二三六”研训模式,进行市(县)本级培训团队的分学科集中送教与学校返岗指导培训,有效提升了乡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福荣,黄吉元,贺晓霞.送教下乡培训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艾辉.构建送教下乡培训管理模式,助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J].吉林教育,2022(6):3-5.

[3]王伟均.信息技术支持下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5(3):78-80.

作者简介:徐春群(1971— ),广西横州人,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研管理、教师专业发展。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