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信息技术工具,助力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2023-05-30武雯静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脸谱欣赏课电子白板

武雯静

在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线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巧用信息技术,能让教学内容更具直观性、趣味性,教学评价更加及时和客观,持续促进学生对音乐特征的理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乐理知识,兴趣盎然地体验学习过程,从而有效形成审美意识,提高音乐素养。

一、同步录制微课,助力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

微课具有视听结合的特点。教师教学时运用微课,借助声音、文字、圖片、视频等,能够营造出多彩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使知识的呈现具有更高的相关性和多样性。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彼得与狼》一课为例,简要说明教师如何使用“芦笋”软件(如图1)制作本节微课,帮助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课前预习)。

《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作品运用不同的乐器音色创造了许多人物与动物的形象,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在该软件的录制模式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所需的模式,如仅人像、人像+屏幕、仅屏幕。笔者一般优先选择人像+屏幕这一模式,它能为学生营造与教师同在的课堂氛围,然后点击“开始录制”。这样,通过人像介绍,采用屏幕对应播放PPT的形式,教师就可以同步录制微课了。

如作品中的主人公彼得出场时,作曲家运用弦乐器来体现他的主题音乐,这时笔者出示了彼得和弦乐器小提琴的图片(如图2),并播放了属于彼得的主题音乐旋律,让学生边聆听边进行视觉记忆。之后,当这段主题音乐再次响起时,学生立刻就能反应过来,是彼得登场了。以此类推,同时呈现每个角色、对应乐器及其主题音乐,能够让学生快速地串联起整个故事,将无形的音乐旋律化为有形的文字故事,体验到这部交响童话的内涵。

微课录制结束后,录制的视频会自动保存到云端,这样教师随时随地都能够在电脑或手机上观看并检查。如果发现视频内容需要调整,可以直接在线剪辑。微课制作完成后,教师可在课前将视频链接通过微信分享至班级群,这样学生点开链接即可观看微课,并在视频观看页面实现与教师的互动、讨论,从而完成课前预习任务。

该软件还有一个高级报表功能(如图3),能够自动帮助教师统计学生的观看信息,如观看时间、观看时长、观看次数、观看进度等。利用这些数据,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做好后续课堂上的答疑解惑。可见,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多媒体展示图形谱,助力学生理解音乐特征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手段之一就是图形谱。图形谱的主要作用就是,利用生动直观的符号和图画将抽象难懂的音乐线条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有效了解音乐节奏、旋律以及曲式结构等特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策略上建议:可适当结合多媒体、图画、图形谱、律动或语言引导等方式辅助聆听,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聆听活动。因此,运用多媒体展示图形谱,创设与音乐相关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轻松掌握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对乐曲的情感共鸣与联想。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杜鹃圆舞曲》的图形谱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展示图形谱,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特征。

《杜鹃圆舞曲》由3首不同的小圆舞曲组成,因此在图形谱的设计上,笔者选用不同的素材图案表示3个圆舞曲的主题(如图4)。第一首圆舞曲的主题由素材图案彩色杜鹃和五线谱组成;第二首圆舞曲的主题由素材图案绿草和单色杜鹃组成;第三首圆舞曲的主题则由素材图案手掌和旋律线组成,因为这一主题的乐句起伏比较明显,所以根据音高走向,笔者设计了旋律线条的变化,引导学生捕捉乐曲中的音乐形象,体会作品的情感内涵。之后,运用PPT 中的动画计时功能,笔者借助多媒体展示动态图形谱,让主题呈现的整个过程更为形象,将抽象、无形的欣赏乐曲可视化和具体化。学生边聆听音乐,边观看图形谱,一下子就清晰地了解了《杜鹃圆舞曲》的曲式结构,记住了3首圆舞曲主题之间的联系,并顺利解答了教材提出的第一首、第二首小圆舞曲的排序问题。

由此可见,借助信息技术,巧妙结合视觉和听觉,能有效助力学生提高聆听音乐、欣赏音乐的效率,让他们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来,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提升。

三、XMind绘制思维导图,助力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小学音乐欣赏课上,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与感知能力,丰富音乐审美体验,往往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与乐曲相关的音乐常识。比如,聆听一首管弦乐曲时,需要学生对管弦乐器有一定的认知。又如,聆听一首世界名曲时,需要学生对作者的背景信息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在上欣赏课时,也需要获取一定的理论知识。然而,如果只是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学生容易感到茫然无措、兴致索然。借助信息技术,如运用软件绘制思维导图,则有利于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框架,厘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常见的思维导图工具有XMind、MindMaster以及幕布。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戏曲”为例,具体阐述如何使用XMind工具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首先,进入该App,新建导图并确定单元的中心主题词——京剧,因为整个单元的欣赏曲目都是围绕京剧的相关知识展开的。然后,进行文字编辑,新建分支,根据教材内容梳理框架主题词,再在每个框架主题词后建立不同的分支,简明扼要地对框架主题词进行说明,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样,一张思维导图就完成了。信息化的思维导图工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京剧知识点的不同主题内容以层级与相互隶属的关系表现出来,帮助学生建立了知识链接,在学生脑海里形成知识网络。

如《唱脸谱》的框架主题词为脸谱,学生学习时看到色彩纷呈的脸谱大多会觉得非常有趣,但并不知道每种脸谱色彩代表的意义。因此,聆听该乐曲时,学生大多对乐曲中涉及脸谱颜色的歌词面露困惑,这时候笔者出示了有主题词“脸谱”及其生成分支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了解在传统戏曲表演中,演员会根据剧情需要在脸上绘有五颜六色的图案,这些图案即“脸谱”。同时,脸谱还会提示人物性格:红色脸谱代表忠勇,黑色脸谱代表正直,白色脸谱代表奸诈……根据思维导图的脉络,学生很容易清晰地记住每种脸谱颜色对应的关键词,加深对乐曲欣赏的理解。

又如欣赏《急急风》时,它的框架主题词为(场面)伴奏,学生需要分别掌握文场和武场的伴奏乐器。这些伴奏乐器的名称和图片在教材中呈现得比较零散,且数量较多,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记忆,且容易混淆,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笔者出示了该模块的树状思维导图并讲解后,激发了学生大脑的记忆潜能,减轻了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他们后来都很轻松地掌握了相关知识。可见,积极运用思维导图工具,有利于音乐欣赏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突破学生學习难点,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

课后,教师还可通过网络平台将思维导图发送给学生让他们随时随地复习,并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工具绘制其他欣赏主题的思维导图,从而提高自身认知水平,拓展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四、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学生充满乐趣地体验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为载体,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例如,讲授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森林狂想曲》时,笔者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开展教学活动,整体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完成度。

在导入部分,笔者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了有关亚马孙雨林纪录片的节选片段并配上乐曲旋律,瞬间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仿佛置身森林情境,为他们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接下来,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图文信息介绍乐曲背景,让学生更形象地对乐曲的背景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知,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紧接着,引导学生边完整聆听音乐边按照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出示的三个图形指示——拍手、拍腿、捻指,对应做肢体律动。在整个过程,学生全神贯注地用动作配合乐曲节奏进行卡点。当遇到一些动作没有准确的对应图形指示的时候,笔者会及时提醒学生,并带领他们找到正确的点位。最后,学生都顺利地完成了整首乐曲的律动。可见,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的技术支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保持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被轻易转移,同时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随后,笔者还邀请学生走到交互式电子白板前用画线条的方式展现自己听到同一音乐主题的情绪。他们有的画了直线,有的画了波浪线,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音乐欣赏课上亦是如此。此时,笔者趁机讲解每种线条代表的旋律情感的实际意义,学生恍然大悟,获得了更深刻的过程性思考体验。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让学生绘画线条这一教学环节,是笔者鼓励学生将他们对音乐的不同感受与见解展示出来的一种尝试,也是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任务目标的落实。

整首乐曲欣赏完毕后,笔者会奖励这堂课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到交互式电子白板前完成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游戏测试。如果碰到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笔者也会提醒坐在下面的学生当小帮手来帮助他,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整节课上,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运用“班级优化大师”呈现数据,助力教学评价

课堂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在课上即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且以鼓励为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部分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改进学习行为。

在欣赏课教学中,笔者选用了“班级优化大师”软件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时评价。课前,先预设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学习态度、课堂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等,然后将班级学生信息导入软件。该软件呈现的数据范围比较广,采集学生的过程性点评数据后,能生成各种报表,如每周光荣榜(如图5)、班级多维度报表(如图6)、AI智能评语(如图7),等等。课堂上,教师可以同时在智能手机和班级电脑上登录账号并打开点评界面,用手机操作,电脑同步显示画面。通过观察、提问、交流等方式,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体验,对于认真聆听的学生可以马上点击提前编辑好的表扬用语相赠,如主动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音乐课堂守纪,非常专注;认真聆听作品;积极与同学合作、探究;等等。这样以评促学,能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艺术潜能。对于需要改进的学生,可以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选取警示性的点评用语。到了学期末,笔者会将软件提供的报表作为学生整个学期的综合评价记录,发送给学生及其家长。

除了使用“班级优化大师”这一软件以外,笔者还会兼顾运用其他评价方式,以丰富评价内容,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比如,使用问卷星,制作主题为“学生对信息技术融入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看法”的调查问卷,开展“学生最喜欢哪一种信息技术辅助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投票活动。又如,使用微信小程序“量子奖状”制作电子奖状,线上颁发给学习进步的学生以及优秀小组。再如,使用微信小程序“小打卡”定期推送课堂上师生欣赏曲目的补充拓展内容,并查看后台中的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纳入学生评价档案,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科学、适切地运用信息技术,能助力充满乐趣的音乐欣赏课堂的生成,让学生在快乐的艺术氛围下提升审美能力,获得美育体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一方面让课堂变得更灵动,增添了教学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刷新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认知,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学习的主人。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自身迅猛的更新换代,也时刻提醒着新时代教师要及时掌握并更新技术工具,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不断创新,努力开发和运用信息化的教育资源,提升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及内容,优化教学方式,让课堂真正成为音乐新课改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雷彬彬.营造微课堂 彰显美音乐——略谈小学音乐课堂微课教学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11):75-76.

[2] 谢燕真.探究图形谱对小学低段音乐能力的培养作用[J].北方音乐,2019(7):112-113,141.

(作者系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航空新城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脸谱欣赏课电子白板
帖脸谱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做个脸谱迎『六一』
灶王爷的“脸谱”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巧用电子白板 激活英语课堂
电子白板助力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