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儿童绘本开发探究

2023-05-30张旭光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绘本内容传统

张旭光

导读:随着当前教学理念的不断调整改进,促使教学思维发生了一定改变。家长更加注重幼儿的前期发展及综合能力情况。在当前市场中,儿童绘本的数量不断增加,且整体发展情况较好,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相对较少。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儿童绘本的开发和应用对学前教育的意义,分析当前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儿童绘本开发的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儿童绘本主要指将图片和文字进行结合,以供幼儿观看的图书。由于绘本具有的特点,对学前阶段幼儿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汉字储备量低,容易被生动形象的图画吸引。所以,将儿童绘本运用到学前教育阶段,不仅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还能激发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将经典传统文化与绘本有效融合,能提高幼儿的文化认同感,增强其文化自信。

一、开发和应用儿童绘本的意义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儿童绘本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第一,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及无穷的智慧,在绘本开发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扩宽幼儿的知识面,还能让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幼儿加强对传统文化题材绘本的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断提高民族认同感。

第二,推动语言能力的发展。绘本是目前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学前阶段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绘本的形式及表达内容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影响重大。绘本通常采用丰富的图画、鲜明的色彩、精练的文字和生动有趣的内容进行创作,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能学习大量词汇,了解常用的表达方式,在故事及日常生活的双重影响下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绘本中生动形象的内容还能促进幼儿的思考,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其对语言的敏感度,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三,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在绘本中融入爱国、亲情、友情等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情感内容,能引导幼儿走进丰富的情感世界,增加对情感的积累。绘本被广泛应用于幼儿美学教育初级阶段,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能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以此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儿童绘本开发的现状

当前,大量儿童绘本充斥着市场,西方文化的涌入对我国的文化带来一定冲击,导致绘本的开发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传统文化绘本缺乏。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唐老鸭、加菲猫、史努比等西方绘本中的主人公形象深入人心,幼儿也喜欢小猪佩奇、猫和老鼠等动画形象,外来文化的涌入对国内的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当前,在绘本市场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对较少。但实际上幼儿并非对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及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不感兴趣,而是融入传统文化的绘本大多趣味性差,设计的故事情节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导致幼儿对传统文化绘本的阅读兴趣低。

其次,对绘本的开发程度低。绘本准确来说,是符合幼儿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的材料,已经被大多数幼儿园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部分教师对绘本的开发程度较低,导致幼儿无法对绘本中的情感进行了解,阅读能力自然也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在绘本市场中,大量元素不断涌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绘本呈现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缺乏经典的绘本内容。部分绘本色彩搭配不当、故事情节单一,导致幼儿理解较为困难。

最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针对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绘本资源十分广泛,但部分幼儿教师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对绘本的运用相对局限,无法对作品内容进行系统化整理,难以充分發挥其主要的教学价值。绘本不仅是幼儿对各领域进行了解的启蒙书,也是幼儿宝贵的精神食粮。部分绘本出版商为获得更高的收益,导致绘本出现颜色灰暗、方式单一及价格昂贵等问题,甚至存在不良趣味的内容,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同时,由于绘本起源于西方,部分绘本在创作过程中大量融入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教育观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较少,所以绘本市场极易受到西方的影响。

三、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儿童绘本开发的策略

(一)融合传统文化,了解幼儿兴趣

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关键,幼儿的成长情况依赖所处的人文环境及物质环境。绘本的制作也是营造良好环境的关键部分,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充分发挥潜在教育能力,在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达到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目的。在绘本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注重选择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可有以下几方面。

1.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主要包含陶艺、茶艺、灯谜、中国结、风筝等内容,是中国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绘本创作中可充分融入传统工艺的内容,利用绘本对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作品进行展示。例如,绘本《老鼠嫁女》是表现剪纸艺术的绘本作品,运用生动精细的线条对老鼠嫁女的场面进行形象展示,塑造活泼可爱的老鼠形象。

2.传统艺术。传统艺术主要包含戏曲、书法、皮影戏等内容。我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广泛,可在绘本中应用的内容多种多样。皮影戏是幼儿较为喜欢的民间艺术,可将绘本中的人物利用兽皮或纸质版镂刻的方式进行展示,还可以搭配相应的传统风格配乐,对故事进行讲述。例如,《妈妈的草帽》作品主要利用布艺碎布拼接的方式,对草帽制作的方式进行讲解,故事生动形象且十分新奇,对幼儿的吸引力较大。

3.故事传说。故事和传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各种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都是丰富的绘本素材。当前市场中虽然已经有大量传说类绘本,但利用率相对较低,幼儿对绘本内容的接受程度较差。对此,要加强对绘本形式的改进创新,利用新的表现手法和制作方式对经典的故事传说进行传承发展。例如,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可采用漫画或手绘等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进行制作,不仅能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有利于幼儿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在制作过程中,以中华历史中优秀的人物为出发点,结合《史记》《战国策》等历史书籍,对经典历史人物的故事进行讲述,对发扬传统文化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传统民俗。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较多,各类节日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在春节吃饺子、放鞭炮、贴对联;元宵节猜灯谜、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各类传统民俗都可以作为绘本素材。同时,各地的民俗风情也有所差异,例如丝绸之路、黄河文化等文化元素可以成为绘本中的内容。在幼儿的发展阶段不断向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培养幼儿对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

(二)提高开发程度,创新绘本阅读

在日常教学中,想要充分发挥绘本价值,推动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教师要根据幼儿发展特点及不同阶段的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绘本进行开发运用,从而切实提高绘本阅读的有效性。利用针对性强且具有广泛实用性的绘本内容,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绘本的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对此,在进行绘本选择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方面。一方面要根据幼儿各个阶段的兴趣及特征明确绘本主题,对大量绘本进行全面筛选,选择符合幼儿发展认知的内容。另一方面,选择的绘本要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最好是难易适中的作品,能促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下开展阅读活动,提高阅读体验感,培养自主阅读的意识,促进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创作者也要提升文化素养,协助教师助力幼儿健康成长。在绘本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明确幼儿的发展规律,提高故事的趣味性,不断丰富元素是当前绘本创作的重点问题。在材料制作方面,可以选择传统纸质材料,也可以使用布艺或塑料等材料。在主题创作方面,可适当在绘本中增添人物形象及背景,促使幼儿在阅读时产生特别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可制作触摸绘本,利用音乐和讲解音频等方式,提升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在绘本中设置相应的情境,并配置相关的配套玩具,不断提高对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绘本宣传力度。相关人员要积极探索多样的绘本形式,不断加强对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力度,增强其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版面设计方面,不仅要注重对绘本内容的不断创新,也要注重排版设计。幼儿对颜色較为敏感,在对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通常依靠视觉和听觉。绘本版面独特创新、颜色搭配得当,不仅能对幼儿的视觉产生冲击,还会影响其阅读情绪。所以,可加强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例如,采用相对传统的装订方式,在设计方面利用现代的立体造型。对内页的设计可使用中国传统的拓印、皮影的经典元素,将精练的文字内容与插画有效结合,增强文字与绘画的合理搭配。在各项要素设计合理的基础上,对绘本的设计进行大胆创新,不断增强绘本对幼儿的吸引力。

(三)强化教师队伍,明确教学重点

绘本主要由精美的图片及简练的文字组成,这些内容对幼儿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不是所有绘本内容都能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在开展工作时,要注重对内容的选取,明确教学重点,围绕核心目标对幼儿开展教学活动。随着当前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家长逐渐认识到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亲子阅读也逐渐受到家长的关注。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超过一半的家庭都有过亲子阅读的经验。所以,在绘本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阅读方式的创新发展。在人物设计方面可适当增添一些角色扮演的内容。例如,针对礼仪文化相关绘本,引导父母与幼儿一起阅读,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不仅能增强幼儿对礼仪行为的规范,还能有效增加亲子之间的交流。在培养幼儿良好阅读兴趣的同时,保证家庭关系的和谐相处。

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多种内容,为加强在绘本中融入传统文化工作的开展效率,需要加强对绘本开发队伍整体素质的培养,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以此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绘本制作团队只有对传统文化具有深层次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在绘本中融入文化,充分发挥文化传播作用,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外,开发人员在创作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绘本在教学中的作用,提升教学的可行性和多样性,以便教师可以从多种方式、多个角度针对同一个绘本内容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如诵读、游戏、角色扮演等。例如,针对朱成梁的春节文化经典绘本《团圆》,教师一方面可以一边讲解一边提问,充分激发幼儿参与课堂活动,增强阅读能力,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讲解,激发幼儿对绘本内容的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元素蕴含的丰富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阶段的儿童绘本开发中融入经典的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促进幼儿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有效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幼儿民族自信,培养幼儿爱国精神。儿童绘本的研发团队需要对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挖掘,在创作中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促使幼儿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人。

猜你喜欢

绘本内容传统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绘本
绘本
绘本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