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试题情境促核心素养落实

2023-05-30王亚彭钟魁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考试题考查

王亚彭 钟魁

试题情境是对现实情境的再现,是命题人员为了提出问题实现测评功能而将某个现实问题以文字、数据或者图形的形式进行表述。试题情境与生活息息相关,试题情境应来源于生活。试题情境可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不能超出初中课程的内容范畴和初中生的认知范畴。新课标要求命制试题时要考虑情境的真实性、地域性和适切性等。考虑到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选拔性考试,笔者从学科情境、生活情境、学术情境三个方面对2022年“三市一企”(潜江、天门、仙桃、江汉油田)中考地理试题进行解析,以便广大师生更好地理解情境的本质,以及它对复习备考的启示。

一、2022年“三市一企”中考地理命题的原则与试卷基本情况

2022年“三市一企”中考地理试题紧贴时代脉搏,情境新颖,符合科学性原则。为践行“两考合一”的宗旨,2022年“三市一企”中考地理试题结合四地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实际组织命题。试题命制严格依照新课标和地理教科书,具体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难度系数为0.62。试题紧贴学生实际,拉近了与生活的距离,考查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贯彻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2022年“三市一企”中考地理试题难度适中,图文并茂,图文清晰,试题区分度较高,既检验了初中毕业生所具备的基本地理技能和地理素养,也为普通高中学校選拔初中毕业生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二、基于情境化背景下的试卷分析

2022年“三市一企”中考地理试卷没有出现偏题、难题怪题,考查范围广泛。试题把不同背景的情境材料和情境案例作为有效的地理情境,来考查初中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情境是考查和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沟通知识和思维的桥梁,情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试题品质的优劣。2022年“三市一企”中考地理试题充分结合学生生活体验,构建情境;深入挖掘社会生活现象,形成情境;紧密联系课堂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充分利用不同图文素材,呈现情境。

1.学科情境。

学科情境是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情境表达。学科情境往往与书本知识最为接近,是学科知识的载体。学生可以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解答根据学科情境命制的试题。

例如,选择题第4—5题选用的情境材料是2021年的大事件——中老铁路通车,考查中南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产品分布。选择题第6题选用的情境材料是2022年上半年新闻热点事件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着陆,考查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内蒙古的轮廓。这些试题直面社会热点,通过真实情境展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

2.生活情境。

情境试题不同于传统的问答式的试题。生活情境类试题的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所表达的地理知识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该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地理与生活的关系。

例如,综合题第14题介绍了日本的生活情境,涉及七年级下册《日本》这节课的知识。日本的“合掌造”在教材中未涉及,考生会觉得比较陌生。虽然这道题的生活情境看似与课本知识无关,但是如果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是可以找出日本的“合掌造”屋顶厚且陡的原因的。此题通过题目的图文介绍、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合掌造”示意图,进而养成对周围地理环境细心观察的习惯,并在观察的基础上不断思考探究,认识我们的地球家园。该题寓价值引领于知识考查之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着眼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实现从“解决试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3.学术情境。

学术情境是一种基于现实学科问题而创设的具有不良结构的问题情境。从近几年“三市一企”的中考地理试题来看,初中地理对学生的学术情境理解分析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

例如,2022年中考试卷第14题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特点,从第(1)小题至第(4)小题试题设问难度层层上升。日本核电建设、排放核污染物事件在教材中没有涉及,第(4)小题将话题延伸到课外,能对考生将地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水平进行有效分层,为不同考生提供了展示自身技能的平台。本题将复杂的学术素材进行预处理,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适当删减,保留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主流观点作为命题素材,提高了试题难度,检验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试题重视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2022年“三市一企”中考地理试题贯穿综合思维的价值导向。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的中心内容,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要培育的地理核心素养之一。2022年“三市一企”中考地理试题,关注人地关系这条主线,较好地体现了试卷的结构性和思想性。例如,第13题要求学生在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分析甲村可因地制宜开发的旅游项目,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突出考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第14题考查“合掌造”房屋设计和核废水排放问题,注重考查人地协调观这一核心素养。第15题通过让学生思考长江、黄河的治理措施,第16题通过让学生思考国家在青藏地区加大生态投入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尊重和保护自然。这些试题突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凸显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四、2022年“三市一企”中考地理试题对2023年地理备考的启示

八年级学生时间紧、学习内容多、任务重,这无疑给地理备考增加了不少压力。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八年级新授知识的学习和高效备考呢?

1.重视课程标准,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重视课程标准。从福建、河南、广东等省近些年的省级统一命题试卷来看,初高中的衔接并非只是简单的知识点衔接,也不是直接将高中的知识内容搬来进行学习,而是要将地理课程一脉相承的核心素养培育贯穿在从初中到高中的整个地理学习过程中。

2.突出特色,凸显区域地理的重要性,提高试题情境分析能力。

地理学科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主要特色,学生也是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逐步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的。从往年试题的命制情况看,中考对区域地理的考查不局限于课本所列区域。因此,我们在复习时不仅要借助不同类型的地图(如景观示意图、柱状统计图、三维示意图、遥感影像图和其他电子地图等)拓宽全球视野,还要多尺度、多要素、多角度地解读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提升不同情境下的区域认知水平。

3.联系生活,密切关注时事政治和热点,注重知识的学以致用。

情境类试题往往来源于真实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我们在复习时要抓住课上课下的学习机会,关注生活实际,关心时政热点,设计地理学习任务单,学会用地理的眼光与思维去看待、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总而言之,设置情境试题是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在中考复习备考中,我们需要掌握好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养,因为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对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方能取得好成绩。

猜你喜欢

中考试题考查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