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融媒体背景下财经节目主持人的转型

2023-05-30范禄鑫

传播与版权 2023年3期
关键词:融媒体转型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进程加快,传统媒体既面临严峻挑战,也迎来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探讨财经节目主持人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实现自身的转型具有现实意义。文章概述融媒体的含义、传播特点和传播形态,并分析融媒体背景下财经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现状,提出财经节目主持人应顺势而为,以专业化的知识、全球化的视野、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融入媒介融合实践,打造个人风格与塑造IP,发挥个人优势,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财经节目主持人;转型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关联越来越密切,财经资讯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而传统财经类节目作为大众了解财经资讯的窗口,在融媒体背景下,亟须改革创新,实现转型发展,其主持人也亟须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和素质,抓住机遇,发挥个人优势,整合融媒体资源,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

一、融媒体概述

(一)融媒体的含义

“融媒体”是随着科学技术与媒体行业的发展而衍生的概念,是“媒体融合”的简称。融媒体并不特指某一种媒体传播方式,而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当前,融媒体将广播、电视和报刊等传统媒体与短视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相互整合,综合发挥各媒体的独特作用,从而凸显各媒体的传播优势,实现各媒体的传播功能,彰显各媒体的传播价值,形成一种新型的媒体运营模式。换言之,融媒体是包含了新媒体、自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等在内,多种媒体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并发挥传播价值的一种新型运营理念。

(二)融媒体的传播特点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快速、精炼、广泛、发散等特点。与传统媒体单一的线性传播不同,融媒体的信息传播呈现个体发散型、多链条式的传播模式,并凭借网络平台的数据传送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同时,经过网络传播和发酵后的信息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信息传播效果的无限放大。

在融媒体背景下,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拓展到了手机等移动终端,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而融媒体的便携性和低成本、大容量,既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不同需求,也讓受众实时参与互动成为现实。语言通俗、短小精悍的短视频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的信息传播形式。

(三)融媒体的传播形态

在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已不再是单打独斗的独立个体,媒体融合传播成为常态,信息的传播形态也发生改变。通过微信、微博和线上直播等,传统媒体可切割节目内容时长,在保证节目内容正常播出的同时,提炼内容要素和亮点,形成节目片段、花絮等碎片化内容,以短视频等形式分时段、分平台播出。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这类碎片化的优质节目内容可以快速吸引受众眼球,赢得流量,提高内容阅读量。另一方面,受众可以更加精准、快速地捕捉有效的关键信息,从而提高节目信息的传播效率,增强节目的用户黏性。可见,这不仅增强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也为融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内容支撑。

二、融媒体背景下财经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现状

(一)信息传播优势减弱

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获取财经资讯主要依赖电视、广播和报刊等传统媒体,受众对财经信息的选择相对单一,处于被动接收财经节目主持人等传递财经资讯的状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各类新媒体不断涌现,受众获取财经资讯的方式和途径更加多元。从新浪微博到网易《熟读》专栏,再到腾讯“数据控”、搜狐“数字之道”版块,受众通过各大网络社交媒体可便捷地获取财经资讯。同时,微博、微信公众号、各类财经App也进一步拓展了受众获取财经资讯的渠道。此外,基于大数据和搜索引擎技术,受众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习惯自行选择财经资讯的接收渠道,从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信息的主动搜集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式传播格局。

在融媒体背景下,受众对媒体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和及时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经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已无法满足受众及时快捷地获取财经资讯的需求,传统财经节目主持人的信息传播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传播影响力也有所下降。因此,当前,财经节目主持人实现转型升级,重新打造自身优势尤其必要。

(二)话语权更迭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在“人人皆主播,你我都是麦克风”的融媒体时代,节目主持人的行业壁垒正在逐渐被打破,受众只需要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在新媒体平台上注册账号,即可实现视频录制、内容上传和线上直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节目主持人的准入门槛。

同时,在融媒体背景下,互联网垂直领域的细分和激励机制的引入,使各领域的优质内容生产者快速脱颖而出,以马红漫、叶檀、吴晓波为代表的一批全媒体财经网络主播涌现。这类网络主播大多是财经专家、财经记者、财经编辑、财经评论员出身,在财经领域具有深刻的专业见地,凭借高质量、差异化、人格化的内容输出形成显著优势,成为财经领域的关键意见领袖[1]。而传统媒体的财经节目主持人,大多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对财经领域缺乏了解,专业性略显不足,其在财经领域的话语权优势受到冲击。

(三)个性化缺失

在传统媒体时代,财经节目主持人往往是传播财经资讯的“话筒”或“窗口”,以严肃、谨慎的方式播报财经资讯,并按照流程适时地向专家提问,按部就班地履行节目衔接、叙事、沟通和控场的职能,以保证财经节目的正常播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财经节目主持人自身的个性化差异和风格特色。在融媒体时代,信息全球化、网络化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受众获取财经资讯的渠道也更加多元,传统财经节目的单一渠道传播优势弱化,媒体信息传播的趣味性、生动性成为吸引受众的关键要素。因此,照本宣科式的机械化节目主持已无法吸引当下大众的注意力,财经节目主持人的个人魅力逐渐降低,财经节目的边际效益也逐步递减。

同时,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播音主持人在一定程度上面临无门槛的激烈竞争,财经节目主持人步入后竞争时代。在融媒体时代,节目主持人逐渐平民化,并且必然走向平民化后的个性化。在这种全新的语境下,个性成为财经节目主持人的制胜法宝。当前,在互联网上的财经网络主播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内容自由度,可以更率性地表现自己,在平民风格的建构上具有先天优势[2],从而快速形成个人风格,吸引大批忠实受众,活跃粉丝群体,凸显差异化竞争优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映衬了传统财经节目主持人个性化的缺失,增加了其生存压力。

(四)互动性不足

当前,融媒体的发展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借助线上评论和直播互动,受众能够针对热点话题实时表达个人观点,满足了参与节目的需求,从而形成传与受之间的聚合力。同时,通过融媒体的实时互动,网络财经领域的优质内容生产者能够及时获取受众的反馈,并予以回应,极大地增强了财经节目内容的交互性,能够在短期内形成稳定的受众群体。而传统财经节目及其主持人由于欠缺互动性,与受众之间易产生交流隔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内容传播滞后的情况,逐渐拉大节目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三、融媒体背景下财经节目主持人的转型发展路径

(一)专业化知识与全球化视野

在融媒体时代,受众获取财经资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传统单一的财经资讯播报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因此财经节目主持人只有具备敏锐的经济视角、专业化的知识储备,以独特的角度来分析财经事件、研判未来走向,融入融媒体发展,成为专家型主持人,才能提高受众对节目内容的关注度,增强节目的信任感。

所谓专家型主持人并不是学术专家的概念,而是财经节目主持人要具备和积累专业的财经知识,对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国家(国际)经济、产业政策等进行深入理解和研究,形成专业的财经认知体系,能够从财经视角出发,精准掌握和满足受众对财经信息的需求。换言之,财经节目主持人不仅应是财经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者,还应是专业的财经信息把关人。同时,财经节目主持人要熟悉国内外经济政策,与时俱进地更新和储备财经知识,扩大信息视域,不局限于专业书籍和文献,积极融入社会经济生活,时刻关注财经领域的前沿变化。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财经节目主持人应放眼全球,以全球化视角精准解读最新的财经资讯、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联系,全面剖析和精准研判经济事件,为受众答疑解惑,并提供更多有益的价值参考,从而实现自身转型发展。

(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

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节目主持人的必备能力。由于节目的专业性强,财经节目对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提出了更为具体的高要求。财经节目主持人要具备将专业术语表述成通俗白话的能力,可以运用类比、比喻等手段,对深奧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和现象进行通俗化解读,使节目内容既专业又通俗、既深入又浅出、既权威又亲民,避免泛泛而谈。这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主持人王冠的说法,就是要做到“高端的视角,市井的表达”[3]。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经济问题进行国际化探讨成为必然趋势。这也就要求财经节目主持人需要熟练掌握外语,具备将外语作为工作语言的能力和自觉,从而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实现融媒体背景下的转型发展。

(三)媒介融合实践

随着融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既面临挑战,又迎来机遇,亟须创新与转型。在传统媒体时代,财经节目的制作流程相对固定,采编、导演、灯光、剪辑等各个岗位各司其职,财经节目主持人只需要完成本职工作即可,节目对主持人的技术应用要求不高。在融媒体时代,各种全新的媒介形式丰富了大众的社会生活,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型媒介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同时,这些平台的信息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众关注的焦点,新媒体的发展也给财经节目主持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和工具,这对财经节目主持人的媒介应用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融媒体背景下,媒介传播方式多样化,节目内容多元化,二者相互交融。越来越多的节目积极拓展新的传播渠道,提高内容的传播效率,增强多元媒介的传播效果。2018年,央视财经新媒体首次以Vlog形式推出“央视主播村行记”系列短视频。2021年2月1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央视财经新媒体联合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共同推出的首档Vlog式青年财经对话融媒体节目《新青年·新经济—青春24小时》第二期正式上线,主持人孟湛东以Vlog的节目形式、伴随式的镜头视角,聚焦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印奇工作的一天。同年10月,凤凰网财经推出“最潮进博会”系列报道,记者以Vlog的形式,与受众一起云逛进博会。可见,在融媒体背景下,财经节目主持人应转变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机械传声,走出演播室、走进互联网,成为集采、编、播于一体的融合型主持人,实现财经节目主持人的转型发展[4]。

(四)个人风格与IP塑造

在融媒体背景下,财经节目主持人不再单纯地作为财经节目的标签和符号,其应成为财经节目的引导者、策划者,成为节目收视率的重要保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财经节目主持人打造个人IP,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从而不断扩大财经节目的传播范围,提高财经节目的影响力。

一个强大的IP通常拥有庞大的粉丝基数,且自带话题和流量,能够摆脱单一品牌的桎梏,与各种媒介形态实现深度融合。其中,主持人IP化就是打破主持人的单一身份,通过形象包装和塑造,使节目主持人实现粉丝积累,从而汇聚流量和营造热度,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品牌形象,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对财经节目主持人而言,要想形成财经节目主持人IP,就要基于自身对经济现象的深入研究和思考,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幽默通俗的表达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塑造个人品牌形象,以吸引忠实、活跃的受众群体。

同时,在融媒体背景下,跨平台的互动能够充分利用各个平台的资源优势,实现交叉互补。财经节目主持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各平台的交互优势,加强自身与受众、粉丝的互动交流,拓展财经业务领域,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联动,从而进一步增强财经节目的传播效果,实现财经节目的长尾效应。

四、结语

在融媒体背景下,财经节目主持人的转型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适时转变。财经节目主持人只有深入了解融媒体的含义,牢牢把握融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传播形态,不断丰富自身财经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以专业化的知识、全球化的视野、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融入媒介融合实践,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完成自我全方位、立体化的形象塑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优势、赢得受众,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柴璠.融媒体时代财经节目主持人的成长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05):35-40.

[2]张国光.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人转型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05):41-47.

[3]廉伟,闫文慧.全媒体传播时代财经节目主持新思路:以央广全媒体财经节目《王冠红人馆》为个案[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07):79-82.

[4]石惟嘉.融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主持人的转型发展[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1):163-164.

[作者简介]范禄鑫(1996—),女,山东临沂人,江苏大学本科毕业生。

猜你喜欢

融媒体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