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承困境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索

2023-05-30郑力乔邓琼飞杨景霞胡爱民

成才之路 2023年3期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非遗传承创新

郑力乔 邓琼飞 杨景霞 胡爱民

摘要:当前,非遗濒危的威胁比较明显,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难以广泛开展和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实践活动。因此,相关高校有必要从人才、课程、社会三个维度去构建一套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扩大非遗传承的群体,践行立德树人、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要求,解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断层、濒危速度加快,学校非遗传承的意识不足、课程资源开发不成体系、实践育人薄弱等方面的教学与育人问题。文章对非遗传承困境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进行探讨。

关键词:非遗传承;高校人才培养;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3-0005-04

基金项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7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RD JGb2017-66】、海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HNSK(YB)21-42】、海南省旅游文化广电体育高质量发展科学研究项目【HNLW(ZC)22-26】

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非遗保护和传承能够为弘扬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提供重要的原汁原味的民间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将非遗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也是重要的传承手段,而在高校建設相关非遗课程、开展非遗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当代大学生美育、劳动教育以及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海南一所地方本科院校非遗教育实践案例为例,探究通过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破解非遗传承的困境,从而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的构建探索出一个新的维度。

一、非遗传承的现状与困境

非遗的传统传承方式基本是靠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受时代变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年轻人不熟悉不了解非遗,缺少学习非遗的渠道和环境,使得非遗濒危的威胁比较明显。传统的非遗传承需要特定的群体,但早已断层,而政府从这些群体中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已经难以广泛开展和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实践活动。从海南省非遗保护中心2011年公布的14名海南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来看,平均年龄65岁,很难独立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实践活动,年轻一代大多传承意愿不高、兴趣不浓。这样,就导致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严重断层。而高校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突出的优势,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任。综合来看,很多高校极少系统地开展非遗传承的实践活动,也极少广泛地针对社会开展非遗传承的培训活动。因此,地方院校如何利用人才资源优势,发挥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探索出一套区域性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有效体系,扩大非遗传承群体,培养年轻人对非遗的情感认同,通过教育活动延伸到社区广泛提升市民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从而有效地缓解非遗濒危的速度,并扩大各民族非遗传承和发展的效果,已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

二、破解非遗传承之困的路径与方法

1.全社会形成良好传承氛围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仅需要政府作为,如认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民族节日庆典、设立传承人研修制度等,更需要建立集体机制和利用民间力量,在全社会中形成浓郁的传承氛围,润物细无声般进入教育体系,在群众中广泛形成良好的传承意识,把广大群众纳入传承群体进行培养,包括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非遗经营者及爱好者、其他社会群体、民众等。这样,非遗就能得到有效传承,让非遗传承“民间化”。而如何利用人才资源优势,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立足省情探索出一套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有效体系,扩大非遗传承群体,并以此提升市民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识,既是地方高校需要思考并着手解决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难题,也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建设。

2.发挥地方高校育人优势

非遗方面的教学内容原本不在高校本科专业分科体系之中,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专长课等模块均无法为非遗提供合适的位置,也没有任何非遗人才培养的技术积累和成熟的经验。但处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中的学子,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着浓厚的非遗学习兴趣,因此高校要进行课程重构,将非遗知识、非遗研究、非遗历史、非遗审美以及保护与传承的理念更好地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国家、民族、社会培养合格的能够掌握非遗技艺的传承人才,并发挥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的育人功能,在全社会普遍开展育人实践活动。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应通过开展系列融入非遗资源的实践育人活动,如创新创业活动、社会调查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推动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落地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具有人才资源的优势,尽管为国家、民族、社会培养了大批行业技能人才,但是推动非遗服务社会方面的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能引领社会进行文化传承创新。如海南拥有黎族织锦技艺、黎族传统制陶技艺、黎苗族竹竿舞、黎族民间歌舞等2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另有44项省级代表名录,上千项市级普查名录,但社会普遍对非遗传承的意识不强、兴趣普遍不浓。很多高校尚未开展为社会公众提供非遗技艺培训的活动,也没有具体落实运用非遗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国家传统文化发展政策。这就要求高校应立足自身职能,实行开放办学,积极推动非遗服务社会,为社会群体提供非遗技艺培训的机会,真正发展社区大学,从而解决学校在推动非遗服务社会方面的职能不足的问题,进而引领社会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三、高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三个维度

1.人才之维:扩大非遗传承群体培养文化传承自觉

在非遗传承人才来源方面,高校要采取开放办学的方式,面向全社会培养传承人才,将政府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爱好者、非遗从业者、大学教师、在校大学生等纳入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对象,对他们进行非遗技艺的培养。这种方法扩大了非遗传承群体,培养了一批非遗传承人才,使在校大学生得到了非遗方面的教育,并掌握了大量的非遗理论知识和基本的非遗技艺,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传播者,推动着非遗传承的“民间化”。

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为例,学校陆续培养了一批非遗传承人才,通过他们去深入民间、影响民间,提高广大民众的非遗传承保护意识,进而形成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如陈达谞(黎族,海南民族技工学校黎锦专业教师,五指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教授的学生近五年來囊括了各类黎锦织造技艺比赛冠亚季军,培养了多位黎锦能手)、刘斌(黎族,学校第一任黎锦协会会长,创办了阿玛昵黎族织锦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现为公司设计师;先后受聘在乐东中学、乐东县思源高级中学、三平中学、志仲中学、志仲中心学校、万冲中学、万冲中心学校、千家中学担任第三课堂黎锦、黎歌、黎舞培训教师,曾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非遗传承培训班学员授课)、唐洪南(黎族,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钗镇政府职员,海南省作协委员,创办《黎母山》杂志,刊发龙敏等黎族作家作品,以繁荣文学创作承袭民族文化)、李星青(黎族,乐东黎族苗族自治县思源实验中学教师,以传承黎族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在报刊发表多篇文学作品,文学创作蕴含着深刻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意识)。

2.课程之维:非遗理论课程和技术课程体系化

高校要构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通过非遗理论课程体系和技术课程体系,不断促进在校大学生、培训学员掌握非遗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通过非遗对他们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培养,不断强化非遗全面育人效果。高校要构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技术实训体系,让传承人才真正掌握非遗传承技艺,真正做到能够从事传承操作,并能够推动非遗项目的发展。如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构建了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技术教师队伍体系,聘请政府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担任培训教师,大力培养校内师资,全力保障非遗传承的技术运行,并大力支持教师开展非遗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孵化了42项非遗相关科研项目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并实行了教、研、学融合一体,既推动了非遗的传承创新发展,也强化了非遗实践育人的效果,提升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例如,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民族学院、艺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等二级学院加强了非遗的教学实践。(1)理论课程体系。面向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社会工作等诸多文科、理工科专业开设了“中国民俗学”“非遗专题”“海南民俗学概论”“海南文化专题”等课程,大力对学生进行非遗理论传授。(2)“黎族竹竿舞”是学校公选课,每学期均开设,已经培养了一批黎族竹竿舞专业教师,并派遣教师向黎族群众学习竹竿舞的动作要领,以加强对黎族竹竿舞的研究。(3)“海上赛龙舟”是儋州、临高、琼海等地渔民的传统海上民俗活动,也是重要的非遗项目,在海南的端午节、二月二龙抬头节、祭兄弟公出海仪式等节日和仪式中经常举行。学校将“海上赛龙舟”作为特色的教学项目纳入了体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并大力支持学校龙舟队参加“中华龙舟大赛”。至今,学校龙舟队在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中华龙舟大赛、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海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大赛中获得全省性奖励10项、全国性奖励18项。(4)学校艺术学院教师团队积极挖掘海南黎族、苗族民间歌舞,并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作为艺术学院各专业特长课程,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5)挖掘民间美术工艺类非遗资源,加强海南民族民间工艺品艺术设计课程建设。学校创意设计学院教师团队积极挖掘黎族传统制陶、贝雕、木雕等非遗技艺,并结合海南各民族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资源,积极开发设计创意产品,并将其作为课程大力培养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和审美能力。

3.社区之维:以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和“非遗学堂”推动高校与社区牵手

如何实现非遗传承的“社区化”,让高校与社区良性互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进行了以下实践。通过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院校”这一平台,大力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开办了黎族传统制陶技艺培训班、黎锦技艺研修研习培训班等培训项目。培训学员来自三亚、五指山、白沙、昌江、琼中等市县,包含海南省级黎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黎陶从业者、黎陶爱好者,对他们进行非遗基础知识、传统技艺所需的素描基础、色彩基础、造型基础、设计基础等课程的培训,并进行黎陶加工制作、拉坯成型与镂空法训练、现场烧制等大量的实践教学。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先后申报建设并获批成为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海南省少数民族艺术培训中心、文化部与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院校,并先后在校内建设了南海文化博物馆、非遗传承工作站,在校外黎族村落内建设了非遗学堂。学校还购置了非遗产品加工的现代化设备,为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保障。(1)2013年6月,在已有非遗传承的基础上,经过学校申请,海南省文体厅、教育厅批准学校为海南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由此学校成为“黎族竹木器乐、黎族传统体育和游艺”的教学基地。之后,学校逐年加强基地建设,为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平台保障。该平台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培养非遗传承人才,并通过非遗对大学生进行育人实践探索,培养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人才及开展的非遗育人实践人数累计超过10000人。(2)2013年8月,学校与海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合作共建的海南省少数民族艺术培训中心正式挂牌,中心致力于利用海南各民族的音乐、舞蹈、器乐、织锦等类型的非遗,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民族艺术的培养,针对社会成员进行艺术类非遗的传承培训,以及开展艺术表演,并针对海南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民间工艺等非遗类型开展科学研究。目前,中心针对非遗开展培训的人才累计超过2000人次。(3)2013年学校正式建设南海文化博物馆,收藏了海南各民族的非遗展品以及展示海洋非遗文化,经常在馆内开展海南非遗技艺现场展示和培训,并针对三亚地区的大中专院校师生、中小学师生进行科普活动,致力于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先后接待了各级领导人、院士、国际友人以及三亚市中小学生累计超过20000人次。(4)2016年9月,学校在校内建设了面积约200平方米的非遗传承工作站,配备了黎陶加工机器、烘干机器等现代化设备。工作站主要为在校大学生实验班、培训学员等群体提供非遗技艺实践操作,并同时为学校教职工提供非遗亲子教育,累计培养传承人才超过1500人次。(5)2017年,学校在三亚市吉阳区黎族村落中寥村建设了非遗学堂,面积400余平方米,配备了大量非遗制作的现代化工具和机器。为了扩大非遗传承人的民间群体,提升市民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识,非遗学堂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至今已累计开展培训和体验活动100余次,参加人数累计超过3000余人次。

非遺传承“社区化”的另一个途径是构建非遗产、学、研协同发展体系,将非遗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鼓励和支持学生从事非遗传承和经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着力推动非遗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积极参加全省、全国各类文化产业博览会、产学研项目合作对接会,展示学校非遗科研、教学成果。通过学校非遗培训和学习,很多学员成立了相关工作室或公司,目前有三亚阿玛昵黎族织锦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吉菊莲黎锦手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7家非遗文化公司或工作室,在大力践行非遗的传承重任。通过传帮带,推动各市县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诞生了黎尚往来非遗工作室、五指山圣亿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等学员创办的企业或工作室,对推动濒危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在非遗传承中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实践中,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通过举办非遗传承人才培训活动,积极指导地方开展非遗传承人才培训活动,利用高校人才培养的辐射作用引领社会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传承非遗的中坚力量,体现了高校担当、家国情怀。该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成果得到广泛的认可,广受媒体关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海南省文体厅、海南省科技厅、海南省群众艺术馆等单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支持,这反映了该校在推动海南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取得了重大的人才培养效益和成果。

参考文献:

[1]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20.

[3]俞以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市场.2020(18).

[4]董晓萍.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J].文化遗产.2009(01).

[5]王圣龙,李丽.高职院校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职业与教育.2017(20).

[6]郭兴.论工匠精神与非遗传承———建构职业教育非遗教育传承实践体系[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03).

Exploration of the Predica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eng Liqiao, Deng Qiongfei, Yang Jingxia, Hu Aimi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Sanya 5720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threat of the endanger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quite obvious, and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representative inheritors congress has been busy for many years, so it is difficult to widely carry out and promote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releva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uild a talent training system for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alent, curriculum and society, expand the popul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actice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moral cultivation, social servic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solve the fault of the representative inheritor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ccelerate the speed of endangered, lack of awareness of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chools, and lack of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th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problems in the aspects of weak prac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lemma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n loc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 inheritance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alenttraining in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innovation; system

猜你喜欢

高校人才培养非遗传承创新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校师生/党群共建路径设计及实践探索
中国梦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