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牢把握党校初心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2023-05-30杨明

唯实 2023年3期
关键词:党性党校总书记

杨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党校初心,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这既是对新时代党校工作的把脉定向,为党校工作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提出了任务,更是指引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为党校事业发展开辟了光明前景。新时代赋予党校新的任务和新的使命,党校人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即将开始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全国党校校长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党校初心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

一、新时代党校初心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校初心,精准概括了党校因何而生、缘何而兴的初心所在与职责所系,是对新时代做好党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这就要求党校人必须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自觉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造就一大批爱党、言党、忧党、为党的“铁一般队伍”,切实发挥好党校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具体而言,就是围绕党校初心,发挥党校独特价值,做到“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

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和优势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找准党校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紧扣党之所需,发挥自身优势,做到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党校理应时刻牢记党校初心,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党育才的神圣职责,各级党校要致力于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切实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要充分发挥党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特色优势,始终坚持以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业主课,以党的创新理论贯穿教学工作始终,以党性教育为核心,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化能力培训,这是党校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必须牢牢把握。

为党献策是党校的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是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这既是对党校发挥作用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党校更好发挥独特价值的殷切期待。不同历史时期,党校始终站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最前沿,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党献策,遵循的根本原则就是“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新时代,党校应当勇立潮头,紧紧围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学科、学术和话语优势做好宣传阐释工作,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以高质量的理论研究、学术阐释和对策研究成果为党发声,为党献策。

二、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

为党育才,这是党校在党的事业中的基本定位,是党校存在的根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在中国长期执政,必须源源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执政骨干。” “为党育才”的独特价值为党校“教什么”指明了方向,也让党员对“学什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加强理论教育,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党校开展理论教育,要注重理论教育的系统性、学理性,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抓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夯实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的理论基础;讲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领导干部准确把握深刻内涵,自觉领会精神实质;重点是把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必须把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校教学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学员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提供理论支撑。

加强党性教育,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开展党性教育,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四史”、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风廉政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从“论”“史”“实”三个维度讲好党性教育课程。“论”就是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课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党性的理论基础,帮助领导干部厘清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与其他政党党性的根本区别;“史”就是通过学习“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等课程,增强党性教育的历史感,达到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的目的;“实”就是通过创新现场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对领导干部进行正面典型事例教育和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为领导干部增强党性修养提供镜鉴。

强化专业化能力教育,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领导干部必须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开展专业化能力教育,重点是聚焦领导干部履职需求,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通过学习“当代世界前沿问题研究”“提升领导能力”“形势与任务报告”等系列课程,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同时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更好勝任领导工作。

三、勇担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的重要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等方面推出高质量成果。这也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党校人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把党校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以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发出党校声音,献上党校良策。

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加强理论研究方面走在前。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科研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在党的思想理论研究方面有所作为,为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出积极贡献。要确保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让“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成为各级党校的一种风尚和自觉。要宣传党的主张,有针对性地批驳各种歪理邪说,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讲者、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坚定维护者、用党的意识形态引導社会思潮的可靠排头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方面走在前。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等方面不断推出高质量成果,这是党校为党献策的核心竞争力。在理论研究中要立足时代、远观未来,熟练掌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回答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让更多党员干部学有所获。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

在为党和国家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成果方面走在前。要加快增进理论上的成熟,增强从政治高度看问题的本领;善于把握制约发展和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增强攻坚克难的斗争本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增强让政策建议接地气、可操作的本领,全力为党和国家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成果。要深度聚焦“党之大计”为党献策,围绕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党的建设总要求、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等方面,着力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言献策;深度聚焦“国之大者”出谋划策,深度融入和服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过程各方面,彰显党校智库担当;深度聚焦“民之所盼”献计出力,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着力提升为党献策的能力。

四、在坚守党校初心中推进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

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为科学指南,奋力开创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新局面。全省党校系统要坚守党校初心,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精准定位,自觉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党校要以“道理学理哲理”解惑,以“信仰信念”解惑,解答学员在基层工作一线碰到的问题和困惑。

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理论观点和原创性贡献。阐释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理论观点和原创性贡献,是党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是实现党校高质量办学走在前列的根本前提。全省党校系统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工作,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要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所探索,有所突破,推出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要发挥学科、学术和话语优势做好宣传阐释工作,落实“两个结合”要求,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深入研究江苏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全省党校系统要全面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深入研究、拓展深化,探索完善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思路举措。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聚焦前沿实践和未知领域,探索解决新问题之策,总结新经验之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江苏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结合起来,抓住江苏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建诤言、献良策。

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营造党校浓厚学习氛围。全省党校系统要积极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搭建平台,创新形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江苏党建研究院等智库平台的作用,加强全省党校系统与理论界的学术交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推向深入;以省委党校“一起研习”工作坊为班底,创新学术交流的形式,加强全省党校系统跨学科交流;充分发挥好党校学员资源优势,加强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推动学员参与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

加强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建强做优党校“马”字号和“党”字号学科。要围绕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党校工作的重心,把好教学布局和队伍建设的质量关,突出主业主课地位,打造开放、互动、富有实效的教育培训新模式。要抓好人才队伍这个关键,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主体,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名师,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加强拔尖人才、学术领军人才培养,加快中青年教师培养。坚持高标准办学,聚焦主责主业主课,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校教学的主课和科研的主题,建强做优党校“马”字号和“党”字号学科建设。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党建研究院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刘景昌

猜你喜欢

党性党校总书记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