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做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

2023-05-30沈莹

唯实 2023年3期
关键词:总书记干部时代

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業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提出“建设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强调要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他强调要对各类风险挑战做到胸中有数,增强斗争底气,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饱含着对干部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指明了干部成长发展的努力方向和实践路径。

一、永葆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自觉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新时代干部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首要政治任务,也是一个持续推进、步步深入的过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根本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我们要深刻领悟到,“两个确立”是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高度凝练。有没有一个成熟稳定的领导核心,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党和人民事业成败。我们要深刻领悟到,“两个确立”是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决定因素。我们党和国家在这个时代的最大幸运,就是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新时代10年伟大实践雄辩证明,“两个确立”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我们要深刻领悟到,“两个确立”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根本保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面对前进道路上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有经过历史检验、实践考验、斗争历练的坚强领导核心继续掌舵领航,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人民之大幸,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信心之本,是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拥护“两个确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必须把对“两个确立”的深刻领悟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坚定维护党的核心。维护核心是党团结统一、充满活力的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关键。在新征程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就是维护民族复兴大局,就是坚守对党绝对忠诚。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在维护核心上必须旗帜鲜明、坚定不移,一切行动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挥,一切工作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大政方针,一切言行恪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

坚决落实“国之大者”。“国之大者”关乎发展全局、事业根本。领导干部是否心怀“国之大者”,直接反映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强弱,直接体现了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高低。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自觉从大局出发,时刻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了然于胸,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分管领域的重要论述要熟稔于心,经常对标看齐,看看有没有“慢半拍”问题、有没有“时差”问题、有没有“出格”问题,及时校准偏差,确保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坚守党的组织原则。严守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安排,是一名党员干部政治上靠得住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无论是分管一个领域,还是主政一个地方,都是党派去工作的。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党叫干啥就干啥”,不挑肥拣瘦、不拈轻怕重,对党说真话、交真心,自觉接受组织监督,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襟怀坦白、一片赤诚的政治品格。

二、树牢坚定执着的崇高信仰,自觉做笃信伟大思想、笃行科学理论的新时代干部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对领导干部来说,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掌握得越牢靠,政治上的站位就越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就越强,观察时势、谋划发展、防范化解风险就越主动。党员干部到党校来,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重中之重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是抓工作、干事业、谋发展的制胜法宝。我们必须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思考去学习,结合即将在全党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自觉用以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真正做到学用贯通、知行合一。

结合实践案例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仅要全面系统学习理论的“文本”,更重要的是从新时代10年的非凡历程中,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引领时代潮流、把握历史主动的。我们要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新时代成功实践结合起来学习,深刻体悟其拨云见日的理论魅力、颠扑不破的真理力量,从内心深处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带着困惑问题学。问题意识是推进实际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加强理论武装的内在动力。领导干部开展理论学习,必须紧密结合实际,联系思想和工作中的困惑问题进行学习。我们要把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结合起来,立足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深入研究思考,找准主攻方向,大胆探索实践,更好展现江苏发展的创新性、引领性、探索性。我们要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案头卷、工具书,紧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从中找方向、找思路、找办法,不断回答好现代化建设的难题、新题,让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在江苏充分彰显。

把握立场观点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江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现代化建设必然会更多更早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只要我们掌握了习近平总书记教给的立场观点方法,就能以此为遵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我们要把“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作为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在常学常新、常悟常进上下功夫,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不断提高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把学习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三、锤炼敢为善为的过硬本领,自觉做勇挑时代重担、矢志奋发作为的新时代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在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之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四敢”中,干部敢为是决定性因素,这既需要干部具有敢闯敢试的胆识和魄力,也需要过硬的能力本领作支撑,以“宽肩膀”“铁肩膀”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领导干部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对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要求,尽快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的行家里手、內行领导。

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些年,我们坚定不移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一些地方和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完整、不准确、不全面,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根子上还是没有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没有按照新发展理念谋划推动发展。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上下功夫,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等重大关系,积极推动解决主管、分管领域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践行为民宗旨,增强服务群众本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做好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时,时常在大街上放个办公桌,接待信访群众,还经常骑自行车走村串户,三年多时间足迹遍及正定25个公社、221个大队;在福建宁德、福州等地创造了“四下基层”“四个万家”等工作模式;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每次下基层都要到老百姓家中“拉家常”“问冷暖”,充分彰显出“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于千钧。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准确把握群众心理情绪,改进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多到群众中去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对领导干部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江苏处于改革开放前沿,既是应对战略承压的“前端”,也是防范风险挑战的“前哨”。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防范化解风险需要担当,还需要过硬本领,需要在真刀真枪的实践中磨炼,在艰难困苦的任务中锤炼,在严峻复杂的环境中修炼,需要对政策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熟练运用。组织部门要注重在发展的前线、实践的火线考察识别干部,为担当作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鼓劲,看准的就大胆使用。

四、锤炼纯粹过硬的坚强党性,自觉做崇尚真抓实干、坚守原则底线的新时代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注重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性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增加,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升,必须自觉修好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心学”,不断加强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以坚强党性立身做事,更好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

砥砺求真务实作风。实事求是是最大的党性,讲实话、干实事最能检验党性。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的,只有下实功、出实招,才能干成实事,取得实效。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市县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对稳定市县党政正职任期作出明确规定,就是要让大家沉下心、沉住气,踏踏实实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防止搞短期行为、短视行为。大家一定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兴实干之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推动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过硬业绩。此外,还要注意发现和纠正分管领域存在的弄虚作假问题、脱离实际倾向,鼓励、倡导和支持讲真话,报实情,干实事,营造实践实干实效的良好氛围,决不搞哗众取宠、有轰动效应而无实际效果的空热闹。

弘扬敢于斗争精神。敢于斗争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和百年淬炼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辉煌历史,更要依靠斗争开辟光明未来。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了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推动干部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以严肃认真的斗争涵养良好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严是爱、宽是害,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始终秉公办事、铁面无私,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对干部身上的苗头性问题要批评纠正,对歪风邪气要敢于亮剑,对违纪违法行为要敢抓敢管,任何时候都要有不做“老好人”的风骨和胆魄。

永葆清正廉洁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为政之要在廉洁,廉洁之本在自律。党员干部要在从政路上行稳致远,必须涵养“一心为公”的从政操守,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切实做到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必须磨砺“一身正气”的品格修养,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必须坚守“一尘不染”的自律底线,时刻保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的定力,从点滴之处严起,从小事小节守起,拒腐蚀、永不沾,铸牢拒腐防变的“铜墙铁壁”。

〔本文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沈莹同志在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节〕

责任编辑:刘景昌

猜你喜欢

总书记干部时代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总书记的告诚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