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复生:让“镁”走进千家万户

2023-05-30王欣悦

科学之友 2023年5期
关键词:镁合金加工老师

王欣悦

勤奋刻苦:从中学临时代课教师到工程院院士

1962年7月,潘复生出生于浙江兰溪的花塘村。“小时候,上学需要走一段很长的小路,路面高低不平,路边还有很多水塘。每到冬天下雪结冰,掉进水塘里是常有的事。”到校时,潘复生经常一身污泥。但不管刮风下雨,他总是坚持每天早上6:30前到校。

童年时的求学路让潘复生体悟到了两个道理,并且贯穿他的科研生涯:“一是要学会合作。路太滑,我和小伙伴们就得手拉手走路,大家互相扶持,才能避免摔到水塘里。二是要学会坚持,虽然道路崎岖坎坷,但是只有坚持走下去,才能达成目标。”

1978年,潘复生考入合肥工业大学粉末冶金专业。而在进大学前,不到15岁的他已经在当地中学担任临时代课老师,负责教高中物理和化学。和学生同龄,甚至比学生年龄还小,一开始,潘复生站在讲台上有些担心。再加上参考资料很少,教学条件有限,怎么教呢?

“我之前学的物理、化学侧重于应用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少。”于是潘复生拜访了不少有經验的老师,还找齐了不同版本的课本,吃透每本书的内容。有时遇到不懂的题目,他就走很远的山路,求教刚毕业的大学生。早上出发,弄明白问题后,时间差不多就到晚上了。这时,只有挂在山顶树梢上的月亮与他为伴,为他照亮回家的路。

因为要代课,潘复生自己高考前只有一周时间复习。最后,他和他的学生一起走进考场……庆幸的是,潘复生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顺利考上了大学。

19岁大学毕业,30岁晋升教授,55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的职业生涯看似一帆风顺,实则并不轻松。“2022年3月,我写了一个项目申请书,把初稿交给潘老师后,第二天早上打开电脑,就发现已经收到了潘老师的回复。”团队成员姚文辉说,“当时,潘老师正在外地出差,回复时间是凌晨两点钟。”

攻克难题:研发技术提升镁合金产品质量

在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览室,一款款超大型镁合金板材和型材让潘复生颇为自豪:“像这一款大型材,一开始很多业内人士都不相信镁合金型材也能做得这么大、这么薄。”

潘复生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创新思维在科研中的作用。常规的镁合金比较软,经过适当的合金化后,固溶元素会使镁合金的强度、硬度有所提高,但也会导致塑性降低、变脆,不利于规模化应用。

潘复生反复思考,金属元素在固溶强化的同时一般会导致塑性降低,但对于镁合金来说,这是不是必然的?经过不懈努力,潘复生团队成功研发了一批高塑性、高性能新型镁合金,为镁合金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

“镁合金加工也有很多难点。”团队成员宋江凤介绍,其他金属合金在加工方面基本采取对称加工的方法。对称加工可以理解成拿两根“擀面杖”将金属材料碾平,但镁合金的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结构,越追求对称加工,反而性能越差。

金属材料的性质没法改变,能不能改变“擀面杖”?顺着这个思路,潘复生团队研发了非对称加工技术,通过改变挤压模具结构等方式,使镁合金产品质量更好。

引领团队: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形状记忆合金是能记忆自己形状的神奇金属”“‘嫦娥钢是强与韧可以兼得的合金”……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潘复生站在屏幕前,一一展示微观世界下的材料图片,带领学生走进材料科学的殿堂。

“科研是非常有魅力的,要让学生在科研中找到乐趣。”为此,潘复生坚持多年为本科生开讲材料科学第一课,鼓励年轻人提升创新能力,投身科研事业。

“潘院士对科研很投入,有一次,为了做热处理实验,他在实验室待了整整228个小时,后来是因为停电才不得不停下工作。”宋江凤说,“每当学生们在科研上出现困惑,我都会向他们讲潘老师的故事。潘老师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我们都能从他身上汲取到正能量。”

“搞科研需要团队精神,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这样更容易形成合力。”潘复生说,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说,镁作为最有潜力的轻量化材料之一,对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有着积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镁材料的研究,潘复生从国内外引入了不少人才,并且致力于建立实力一流的镁合金研究机构。在学术界,潘复生担任了镁合金国际刊物的主编。在产业界,他担任了国际标准化组织镁及镁合金技术委员会主席……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镁材料走进千家万户,造福国计民生。

猜你喜欢

镁合金加工老师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先进镁合金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在沪召开
AZ91D镁合金磷酸盐转化膜的制备与表征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镁合金的化学表面处理探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