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把握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

2023-05-30杨玉新周崟丹

新长征 2023年3期
关键词:总书记劳动教育

杨玉新 周崟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模式、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方向。深刻把握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对于进一步强化劳动教育、培育时代新人,推动形成五育并举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是在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加以创新和发展的,汲取了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重要精华,是现阶段我国劳动教育事业的创新理论结晶。

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建设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新格局,健全了学校育人总体目标。劳动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彼此紧密相连,是一个有机整体。首先,在劳动教育中锤炼品德。青少年在经历劳动中,体验劳作不易,能够锤炼个人意志品德,逐渐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其次,在劳动教育中启迪智慧。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劳动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主体和外界客体的良性互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手脑并行,启迪智慧发展,增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在劳动教育中强健身心。适当的体力劳动如同体育锻炼一般,能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因此,学生不仅要在以抽象为主的脑力劳动中磨炼品质,更要在现实的体力劳动中强健身心。最后,在劳动教育中提升审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认知,从美学角度揭示了劳动的价值。人在劳动过程中,既对外在的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又改变自身的主观世界。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提升审美,形成“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认知。

形成知行合一的教育取向。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首先,培育学生辛勤劳动。辛勤劳动是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基础,是劳动者一种脚踏实地的劳动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辛勤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只有坚持脚踏实地、努力进取才能创造幸福,收获幸福。其次,引导学生诚实劳动。诚实劳动是辛勤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内在要求,是劳动者真抓实干的劳动态度。“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诚实劳动既可以破解社会发展中的“疑难杂症”,也能铸就个人生涯的“辉煌成就”。因此,要教育引导学生在以法律为准绳的前提下从事相关劳动,在劳动中恪守诚实守信的原则,杜绝投机取巧的心理。最后,启发学生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是辛勤劳动和诚实劳动的不断深化,是劳动者一种开拓创新的劳动品质。开展创造性劳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热情。而青年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创造力的主体,更应该迈向时代发展的前沿。

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我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 劳动教育要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以弘扬身边的劳动模范,通过主流媒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出来。在宣传优秀事迹时,报道的内容既要注重把握材料的真实性,报道的方式又要和学生的成长规律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实现青春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为此,宣传部门应围绕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發挥好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坚持网上网下同心同向,集中统筹网络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等方式,奏响劳动光荣最强音。以主流媒体为载体进行传播,使其各展特色,相互促进。使得崇高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时代化、具体化。只有这样,宣传学习活动才能不停留于表面,才会使得先进人物的形象更具生动性和说服力,进而营造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社会氛围。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

深化劳动认知,促进劳动教育规范化。全面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学校是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相关要求合理设计各阶段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有效锻炼。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在大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衔接的基础之上,采用不同形式的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落实到教学课程、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机制并将其融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之中,做到评价参数科学合理,评价过程透明公正,评价结果令人信服。完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增强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劳动教育是否能够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师资力量的高低。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劳动教育教师,对其进行职业培训以提升教学技能。除此之外,学校要对教师的劳动教育专业知识、劳动教学技能等方面开展定期核查。另一方面,加大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投入,提升办学质量,增强校企合作,创建实践基地,安排不同类型的活动。

培育劳动习惯,促进劳动教育日常化。重视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重视家庭劳动教育对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注重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履行作为家长的责任义务,引导和鼓励孩子进行家务劳动,锻炼其独立劳动能力,使其养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理念。倡导崇尚劳动的优良家风。家庭是践行劳动教育的重要场地,加强家庭劳动教育,培育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行为。家庭成员要善于营造劳动氛围,以故事熏陶、引导孩子完成一些家务劳动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劳动之美,给予孩子更多的劳动机会,促进劳动教育日常化,使孩子体验劳动乐趣。

营造劳动氛围,促进劳动教育多样化。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榜样示范作用。劳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更高的道德追求,侧重从外部鼓舞、带领劳动者学习。社会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宣传劳模精神,传递劳动积极能量,让学生从中受到鼓舞,激发出内生驱动动力,从而形成崇尚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团结社会组织力量,优化社会劳动教育大环境。各类企业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主动为其提供劳动实践基地和相应的劳动实习岗位。社区作为学生生活的又一重要场所,也承担着劳动教育重要职责。社区工作人员要注重将劳动教育内容渗透到社区文化建设之中,定期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服务他人,无私奉献的观念。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姜   姝

猜你喜欢

总书记劳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