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阐述园林绿化在绿色建筑中的运用方法

2023-05-30刘振中

佛山陶瓷 2023年5期
关键词:设计方法绿色建筑园林绿化

作者简介:刘振中(1991.5-)男,汉族,山东青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工程施工技术。

摘 要:园林绿化与绿色建筑节地、室外环境、节水以及后期运营管理等密切相关,在绿色建筑中需广泛运用园林绿化方面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场地环境绿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透水地面铺装、景观与绿地设计、景观灌溉等内容。本次研究的重点是分析以上园林绿化设计内容在绿色建筑中的具体运用方法,借此推进园林绿化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1 前言

绿色建筑能够为广大人民提供舒适、贴近自然的居住和工作体验,同时能够形成优美的城市环境,城市绿化成效也取决于绿色建筑的园林绿化设计。其设计内容包括园林植被、透水铺装地面、湿地、园林水景、花园屋顶等。这些园林绿化措施均可作为绿色建筑的设计内容,其发挥的作用有所差异,相互之间又存在联系,因此需要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充分运用园林绿化设计。

2园林绿化与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

绿色建筑在国内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评价标准,具体可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以下简称《指标》),其适用范围包括公共建筑、办公建筑以及住宅建筑。《指标》中对于绿色建筑的判定方式包括6个方面,具体可参考图1,从中可知,绿色建筑涉及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室内外环境、建筑材料运用、土地利用等多个层面[1]。

2.1园林绿化与节地、室外环境的关系

2.1.1绿色住宅建筑对园林绿化的要求

第一,住宅建筑社区内植物选型。绿色住宅建筑要在建筑物周边栽种一定面积的园林绿化植被,在植物选型中应该优先考虑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种类,重点考虑病虫害防治、气候以及土壤条件等因素,通常本地植物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合理选择植物类型既能提高成活率,又能减少维护管理难度。

第二,绿化率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色建筑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性,绿化率是评价绿色住宅建筑的一个重要指标,住宅建筑要求绿化率不低于30%。住宅建筑分为高层、底层等多种类型,整体的绿化率要符合人均公共绿地方面的要求 ,人均不得低于1m2[2]。

第三,植物之间的搭配要求。绿色住宅建筑要求园林绿化形成植物群落,涵盖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并且乔木的数量要达到每100平方米至少3株的水平,否则就不符合绿色住宅建筑的要求。

2.1.2绿色公共建筑对园林绿化的要求

绿色公共建筑的绿化方式相对更加多样化,不仅要考虑建筑物周边土地的绿化,还要设计屋顶绿化,有条件的建筑物应建立垂直绿化系统。

2.2园林绿化与节水之间的关系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存在长期的灌溉需求,有些园林绿化系统中设计了水景设施,因而绿色建筑的园林绿化设计与水资源利用存在直接关系。在绿色建筑中要求采用雨水和再生水作为灌溉和景观用水的主要来源。因此,绿色建筑要设计雨水回收、中水回收利用等措施,最大限度上回收建筑用水,为园林绿化提供再生水资源[3]。另外,园林绿化灌溉中要采用节水型设施,如喷灌、滴灌等。

2.3园林绿化与管理运营之间的关系

在绿色建筑运营管理中,园林绿化设计影响到能耗、节水、园林绿化植物栽种及维护等一系列工作。例如,建筑物运维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绿化植被的生长情况,是否存在病虫害,是否要进行灌溉等。新移栽的植物要关注其成活率,在绿色建筑中要求其成活率不得低于90%。

3绿色建筑中园林绿化设计内容及策略

3.1场地环境绿化

场地环境绿化是建筑景观绿化中最基本的内容,这一工作中涉及绿化用地设计、植株选型、植株移栽、植物配比设计等一系列内容。

3.1.1園林绿化用地

绿化用地规划直接影响着整体的绿化率以及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在规划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公共区域内的道路、建筑物周边地块分布和用途,尽可能在其四个方向上都设计一定面积的园林绿化设施,在空间分布上达到均衡合理。

3.1.2植物选型

在植物选型方面要把握好丰富性和地域性两个要点。丰富性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多种植物的组合构建植物群落,提高园林绿化系统的可持续性;其二是提升园林绿化的观赏性,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搭配在一起,形成空间上的层次感,这种绿化方式也称为复层绿化。

3.1.3植株移栽

园林绿化设施的主要施工内容之一是各种植物的移栽,在植株运输过程中要保护好根系,尤其是乔木,通常将根系外的土球一并移栽到现场。植株栽种之后要做好病虫害防蛀、浇水灌溉、支撑、修枝剪枝等工作。

3.2屋顶绿化

公共建筑以及住宅建筑的屋顶大多为平面结构,有些建筑物的屋顶带有一定的坡度,在屋顶上栽种绿色植物,构建花园屋顶,这种设计方案也是典型的绿色建筑。其作用体现如下:设计屋顶花园等绿化形式有助于建筑物的保温隔热,绿化层的种植土以及草皮、灌木等植被系统传热系数低,在夏季可降低室内温度,在冬季有利于室内保温。另外,花园屋顶增加了建筑物的整体绿化率和观赏性,强化了绿色建筑属性。屋顶绿化设计中要把握两个要点:一方面,要做好建筑物屋顶的防水设计。 由于屋顶绿化是在建筑物屋顶上种植景观园林绿化植被系统,因而屋顶上存在浇水灌溉的需求,为了预防屋顶漏水,必须做好防水层设计,并且要预防植物根系生长破坏防水层。另一方面,要注意合理设计基质层。图2展示了绿色屋顶的结构示意图,在屋顶上要种植绿色植物的基质层,其厚度要满足乔木的生长需求,基质层下方设置过滤层,起到排水作用,但必须保持住泥土,防止基质层的泥土逐步流失。乔木对种植土厚度要求最高,例如,小型乔木无机复合种植土厚度要达到600mm~800mm[4]。

3.3透水地面

园林绿化设施中既包括植被系统,也包括与之相融合的公共道路、公共场地等。传统的地面铺装材料在实践中存在透水性差的问题,在持续降雨的天气条件下容易造成地面积水,影响园林绿化的通过性,并且这些雨水不仅引发了通行障碍,还难以实现回收利用。在绿色设计中采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地面为透水铺装,常用的透水施工材料为透水混凝土、透水砖、透水沥青、植草砖等。在透水路面的下方设计有专门的雨水排放通道,地面上下渗的雨水经过这些通道汇入邻近的绿地中,或者经过管路实现雨水回收。例如,在设计透水地面时可同步设计地面雨水集水系统,包括地面截水挂篮、气流过滤设施、雨水过滤设施、PP模块储水池、PP模块清水池等。经过这一系列净化处理,回收后的雨水可用于景观补水以及绿地灌溉,从而实现节水。透水地面以及花园屋顶等都属于雨水收集系统的一部分[5]。

3.4景观水体与湿地

在大型公共建筑以及高档住宅小区内通常设计有景观水体和湿地系统,增加了园林绿化的丰富性和层次感,但受限于建筑物的规模,这些湿地系统和景观水体的规模通常比较小。在绿色建筑中设计景观水体和湿地时存在较大的难度,原因在于水质难以控制,如果在后期运行中出现水质恶化发臭的情况,不仅不能增加绿色建筑的舒适性和观赏性,还会严重损害居住和工作体验。在景观水体和湿地设计中关键要做好净化系统,同时要兼顾节水和节能方面的需求。可利用水生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构建自净化水体系统,同时要设计人工控制水量的系统,必要时借助设备调节系统水量。湿地中的水资源可排放到市政雨水管网中,做回收利用。景观水体与湿地在降雨条件下还可发挥汲水、蓄水功能,将透水地面所收集的水资源排放至湿地系统中。

3.5景观灌溉

园林景观灌溉设计需解决好水源、灌溉装置和方式选型、节水控制三个方面的核心问题。在绿色建筑中要尽可能将雨水回收利用作为植物的灌溉用水,但仅仅依靠降雨不能完全满足灌溉的水量需求,此时要设计两路水源,其一是市政水;其二是雨水回收利用装置中的存水,当后者水量不足时,由市政水补充水量缺口。

解决好水源问题之后,另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是灌溉系统选型,灌溉系统包括散射喷头、旋转喷头以及滴灌等,其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散射喷头通常可达到60%~70%,旋转喷头可达到70%~80%的水平,滴灌系统的利用率最高,可达到80%~90%。设计时需综合考量成本以及系统可靠性,建议采用滴灌系统。在节水管理方面,关键是要掌握好灌溉的时间长度和频次,这一点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需水情况来确定。

3.6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是一种相对新颖的绿色设计方案,其优势在于防尘、降噪、节能、增加去绿化率等。具体实现方法是利用建筑物中的栏杆、墙体、屋檐等结构物培育栽种垂吊植物、攀缘植物以及藤本植物。垂直绿化与地面相垂直,常见的植物类型包括凌霄、爬山虎、葡萄、猕猴桃等。在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中可利用每一层空间,如阳台等结构设计室外绿化设施,形成立体化、垂直化的绿色建筑,这种设计方案在国内已有成功案例。根据实际测算的结果,采用垂直绿化技术处理过的外墙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可将室温降低3到4℃,为人体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6]。这种绿化方式在增加绿化率的同时降低了土地占用率,实现了节地。

4结论

园林绿化是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内容,绿色建筑的优美环境、节水效果、节能效果等都与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紧密的联系。目前常用于绿色建筑的园林绿化设计内容包括垂直绿化、景观灌溉、景观水体和湿地、透水地面、屋顶绿化、建筑环境绿化等。这些设计内容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性,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形成系统化思维。

参考文献

[1]李位選.小区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及措施研究[J].佛山陶瓷,2022,32(08):166-168.

[2]吴游凯.住宅小区地下车库顶板园林绿化施工技术[J].建筑与预算,2021(11):104-106.

[3]陈青.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1(10):44-46.

[4]陈淑静.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J].北方建筑,2021,6(02):24-27.

[5]何亦轩.绿色屋顶的城市降温与建筑节能效果研究[J].砖瓦,2022(06):71-73.

[6]李鹏程,郝放,赵建利.海绵城市绿色屋顶降雨径流模型构建及建议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07):191-194.

猜你喜欢

设计方法绿色建筑园林绿化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话剧舞台服装设计方法探究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