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

2023-05-30封倩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封倩

摘要: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积累与沉淀,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促进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课堂的融合,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也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立足于这一视角,本文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载体,围绕传统文化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具体渗透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渗透策略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了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逐渐形成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阅读教学,还应深度挖掘材料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借助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了解传统文化,并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价值和方向

1.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研究

首先,有助于激发初中生的阅读兴趣。一直以来,阅读动机弱、兴趣不足是阻碍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因素。鉴于此,通过传统文化在阅读学习中的渗透,能够体现语言的文化特点,增强阅读学习动机。其次,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学科极具人文性,通过传统文化在阅读中的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逐渐形成一系列美好的品质和精神。再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之间密不可分,割裂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只有在阅读中渗透文化,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文本语言的特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对文章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在高效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最后,有助于学生承担起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数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鉴于此,通过传统文化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使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主题思想,形成强烈的文化自信,进而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1.2初中语文阅读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方向探究

为了促进传统文化在语文阅读中的有效渗透,要精准把握渗透方向,方可收到预期效果。

第一,重视初中生实际条件。学生是阅读学习的主体,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应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语文认知能力、阅读素养等,确保渗透的传统文化能契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引领下提升语文阅读效果。

第二,关注传统文化要求。传统文化经过千年的积淀,本身就具备独特的优势。但传统文化也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因此,要想促进传统文化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就要精心选择适宜的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第三,对阅读内容进行优化。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阅读教学内容集阅读教学目标、流程、语言、素材于一体,阅读内容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阅读效果。因此,在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应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基于阅读教学内容,制订阅读教学计划和方案。

第四,优化阅读教学手段。阅读教学手段是影响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教师的阅读教学手段,是影响学生阅读动机、知识构建的关键。鉴于此,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应考虑教学手段的更新与优化。

第五,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外界环境具备极强的教育价值,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而且能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鉴于此,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应努力优化学生的阅读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

2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1基于传统文化的阅读教学目标

基于传统文化的阅读目标能够指导学生阅读的方向,将文化与阅读内容有机融合,激趣励学,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鉴于此,要想促进传统文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应基于传统文化设置相关的阅读目标。首先,应对语文核心素养、阅读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深挖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并由此设计阅读目标;其次,应对初中生的学情展开全方位解读,基于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特点,使阅读目标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契合;最后,应结合阅读规律,从“感言辩体、入情得意、运思及物”三个阶段,设计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渗透目标。例如,在《阿长与山海经》《范进中举》等阅读学习中,为了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从“感言辩体”的层面出发,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阅读目标:结合课文阅读,了解科举考试的相关内容、考核方法、培养目的等。在《春望》古诗阅读教学中,设计传统文化阅读目标时,从“入情得意”的角度,在传统阅读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感受、理解诗人心中深沉的爱国情感。在陶渊明《饮酒(其五)》的阅读教学中,从“入情得意”的角度,为学生增加了感悟诗人热爱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在《行路难(其一)》的阅读教学中,就从“运思及物”的角度,将传统文化渗透的阅读目标设定为树立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以及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2.2科学选择传统文化渗透内容

要想促进传统文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唯有科学选择传统文化内容,才能与阅读文本产生共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并有效融入传统文化。鉴于此,在选择传统文化时,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进行选择。在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认为传统文化的渗透不能凭空进行,要依托语文学习这一载体,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鉴于新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中的引领价值,应立足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和指导,选择有针对性的阅读内容。其次,立足于语文教材文本。教材文本是进行阅读学习、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鉴于此,在选择传统文化渗透内容时,应对教材阅读文本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寻找与其相契合的传统文化内容,以及最佳的渗透结合点。例如,在《陈太丘与友期行》的阅读中,根据文本中“家君”的称谓,选择“传统称谓文化”作为渗透内容;在现代散文《散步》的閱读中,可以结合文中的“尊老爱幼”思想,渗透“尊老爱幼、仁爱精神”等文化。最后,结合学生的学情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传统文化知识。初中教师必须要了解学情,基于初中生已有的阅读水平,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了解水平等,选择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内容。以《与朱元思书》阅读为例,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已经学习的《答谢中书书》《诫子书》等文本,以“书”的文体知识作为传统文化渗透内容。

2.3因地制宜,多元化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知识的同时融入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文化品质。要真正达到这一目标,教学方法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应结合不同的阅读教学内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第一,利用多媒体辅助传统文化渗透。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中包含大量的传统文化因素。鉴于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不仅要深度剖析教材,将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挖掘出来,还要利用信息技术等方式,将难以理解、抽象的传统文化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在直观的感知中,高效达成传统文化与阅读的有效融合。例如,在《苏州园林》的阅读教学中,“苏州园林亭台楼阁”就是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开展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视频和图片等载体,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苏州园林中的文化元素,理解建筑中的文化格局,诸如中轴对称结构,园林中讲究有山、有水、有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等。

第二,开展合作阅读学习。为了促进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阅读的深度融合,应充分借助阅读活动开展之前、之后等环节,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与到有关传统文化的阅读中。以《看云识天气》为例,可结合文章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载体,围绕中国传统“识别天气”的经验,以及“二十四节气歌”中关于“天气变化”的具体内容和经验进行研究。学生在课下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我国古代人是如何识别天气的,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如此一来,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还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第三,群文阅读,文化拓展。新课程背景下,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成为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群文阅读也是促进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方法。教师应挖掘与群文议题相近的文化元素,搜集相关阅读资料,将与其相关的传统文化还原、拓展出来,助力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感知与理解。例如,在陶渊明《饮酒(其五)》的阅读教学中,为了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可确定“隐逸文化精神”阅读议题,并在该议题的引领下,选择《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一)》《从隐逸文化解读陶渊明》等文章,作为一组群文阅读材料。如此,学生可在多篇阅读中,对“传统隐逸文化精神”形成全面、深刻的认知,真正完成传统文化的渗透。

第四,创设情境,促进传统文化渗透。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促进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融合时,为了降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难度,可运用创设情境的模式,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感知与理解。例如,在《木兰诗》的阅读教学中,为了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可借助语言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交流的情境中,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形成深刻的感知。为了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把握文章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可给学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木兰身上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大家还知道哪些相关的人物?如此,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思考与总结,在对文章形成深刻理解的同时,也感悟了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并在传统文化的滋養下形成了良好的品格。

2.4基于文化元素的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促进传统文化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的重要指标,教师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采用可行的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衡量,判断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教学评价还具有激励性、导向性。教师可结合教学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学生也可从教学评价中获得成长与发展的动力,最终促使阅读教学逐渐进入良性循环。为了促进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评价标准与内容上来说,不仅要增加传统文化维度的评价,还应使评价不再局限于知识层面,而是深入精神世界,旨在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真正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在优化评价的过程中,应以激励性原则为导向。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实施评价时,不仅要借助肯定、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还要在优化评价时关注学生的态度、兴趣、意识、实践情况等,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和学生的成长过程。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深入研究阅读文本中的文化元素,挖掘文化与语言的内在联系,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这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目标。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明确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融合的重要性,并基于两者渗透的条件,设置阅读教学目标,科学选择传统文化渗透内容,灵活调整阅读教学方案,构建基于传统文化的阅读评价模式,不断促进传统文化在阅读课堂中的渗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学岩,刘春荣.浅析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新校园,2022(8):40-41,64.

[2]张海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7):200-201.

[3]曹海燕.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1(1):117-118.

[4]于智.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甘肃教育,2020(14):165.

[5]庾永盛.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J].课外语文,2020(19):34,36.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