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自学考试之路

2023-05-30张国安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大专自学试卷

张国安

多年以后,我常常梦见自己扛着长长的梯子,到悬崖下面去考试,音乐响起,那是《致爱丽丝的仙境》,如真似幻。醒来,我只听见窗外风从秦淮河的源头掠过……

1993 年 8 月,我还不满二十周岁,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秦淮源头一个场部子弟学校当小学老师。10 月的一天,我听在附近小学工作的同学说,中师毕业生可以参加教师大专函授。由于当时通讯不发达,我没有接到通知,错过了报名时间。老乡通过江苏省成人自学考试取得计算机专业的文凭,于是,我就报名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考。

第一次我报了四门。报完名,我到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学习资料。遇见了几个同学,他们听说我参加自考,而且还一下子报了四门都笑了。有位同学惊讶地说:“你太厉害了,自考很难的,我们在农村比不上城里有函授班,完全靠自学!”我听了说:“第一次报名,先探探路,看看试卷也好。”大家又是一阵哄笑,我也笑了,有些自嘲,也有些苦涩。

我骑着自行车从县里报名回来,一路上有些失落,身边的师范同学都参加了教师大专函授,而只有我独自一人参加自考。有风掠过公路边的松树梢,发出呜呜的声音,不远处中山河波光粼粼,湖心小岛一片郁郁葱葱。中午时分,回到我所工作的小镇,我走进供销社,想买些学习用品。慵懒的阳光透过老旧的玻璃窗洒落在柜台上,我刚准备开口招呼售货员。忽然,我发现一位老人穿着蓝色工作服,灰色护袖,戴着老花镜坐在藤椅上手捧一本厚厚的书在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一刻,我发现阳光照射下空气中的浮尘仿佛静止不动,时光静谧美好,我小心翼翼,不敢随意走动,唯恐惊扰了老人宁静的读书时光。

不知过了多久,她抬起头来发现有人,连忙合上书招呼我道“: 小伙子,你要买什么?”我看见书的封面上印着“古代汉语”,“原来你也是自考生!”我脱口而出,惊喜中似乎又有几分慰藉。“是啊,我已经通过几门了!”她自豪地说,“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嘛!”“你真不简单!我以为自考的都是年轻人呢?”她笑着说:“小伙子,年轻真好!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我不禁连连点头,心中对她多了几分钦佩和亲切感。我买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和一瓶纯蓝英雄牌墨水后,与她告别。

从此以后,我在工作之余,捧起书本开始自考之旅。可是,令我没想到的是我的这场自考之旅竟是漫长的十年。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科共有9门,一年两次,四月和十月参加考试,后来开设了增考。转眼就到了考试的日子,我早早地骑上自行车,就去县城参加考试,上午两门比较顺利。中午,我到附近同学小毛的单位吃饭。小毛拉着我喝酒,我说:“下午还要考试,今天就不喝了。”他说:“我们就是行医的,适当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力,不亚于兴奋剂!”盛情难却,我只好勉强喝了二两。

当我红光满面地走进考场时,考场里的人齐刷刷地向我投来诧异的眼光。我连忙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来,拉动椅子时发出摩擦地面的声音,吓了我一跳。这一场是《古代汉语》,监考老师有两位,一位老者,慈眉善目,瘦瘦的,高高的,戴着眼镜。另一位是个年轻人,比我大不了几岁,胖胖的身材,圆圆的脸上有几颗青春痘。年轻考官巡视到我的面前,发现我在试卷上打草稿,连忙制止我说:“你怎么能在试卷上打草稿!”声音很大,引来老年考官。我大吃一惊,这才发现在试卷的空白处,不知何时竟然写了几个不确定的答案。我连忙拿笔想划掉,老年考官说:“不要着急,你可以尽量擦去,实在擦不掉再划掉!”我的一颗心这才平静下来。我抬起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感激地看看他。

临近交卷时,我检查发现,好多道题我都不能确定答案。其中有个“卒”的通假字,我在考试结束铃声响起才灵光一现,慌忙写上一个“猝”字,就交卷了。真是让我猝不及防啊!

走出考场,我有些患得患失,难度超出我的想象。我不禁叹了口气,心中又想起报名那天在新华书店几个同学的哄笑。我没想到二十天后,考试成绩查询时,四门过了三门,分数都不高,六七十分,其中《古代汉语》正好达到及格线,想到交卷前一秒写下的那个“猝”字我不禁后怕起来。

入职后,第一个五年,我通过了全部科目,顺利取得了大专文凭。我乘胜追击,继续报考了本科。身边的同事比我早几年工作,他们已经取得大专文凭,也许是被我的学习感染,都来询问本科自考的事。他们也加入自考队伍,从一人自考增加到五人,我们的自考队伍壮大起来。从此,我感觉不再是孤军奋战,我的几个同事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也成为一生的朋友。就在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时候,我遇到了难关——英语二。

初中学过三年英语,进入师范学校后,我在兴趣班选修过英语。那是个周末的上午,我在南京外文书店排队买了一套《新概念英语》。我们选修用的教材就是其中第二册,相当于高中生水平。可惜,没有坚持下来,我只学了一个学期就不再学了。现在,我需要重新拾起荒废了几年的英语,单词早已忘得差不多了。我硬着头皮开始背诵单词和词组,分析句型。不管我怎样努力,我总感觉这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到了英语二考试的时候,我来到考点,发现校园里静悄悄的,不知名的鸟儿在树叶之间穿梭,不时发出啾啾的鸣叫。我來到指定的考场,发现门关着,透过窗户我看见长方形的黑板中央分明写着考试学科:英语二。我心中一惊,感觉不妙,急忙掏出考试通知书仔细查看,才发现我迟到了整整 24个小时——原来英语二昨天就已经考过了。我再次从窗外眺望黑板上的字,忽然觉得“考试学科:英语二”几个字在我的眼前放大变形,似乎在嘲笑我的后知和后觉。

第二次,我吸取教训,把考试日期工工整整地写在教材封面上,时刻提醒自己。我还联系到城区的同学,她们每个周末的晚上可以参加主考学校举办的自考夜校学习。我借来她们的英语教材,仔细翻阅并且把画在书上的重点,一处不落地画下来。尽管我做出种种努力,但是第二次还是没有通过。连续两次没有通过,身边的几个同事纷纷考过,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我感觉到莫名的压力,特别是有位同事竟然顺利通过了英语二的考试。我已经通过了十一门学科的考试,只剩下这一门了。我觉得不能就在这棵树上吊死,应该学会变通。三门选修课相当于英语二的学分,于是我就舍弃了英语二,连忙换成三门选修课继续学习。这一次比较顺利,我终于在入职后第二个五年通过了全部课程。可是,春风得意的我,此刻哪里知道这个英明的决定,最终却给我带来难以愈合的伤痛与遗憾。

论文答辩的日子,我第一次来到主考学校——南京师范大学。在文学院,我看到了鲁迅先生的铜像,一阵穿堂风掠过,先生静静地坐着,没有说话。一行字蓦地闯入我的眼帘:“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想起两个五年,想起我的专科和本科自考,我的心中有喜悦,也有辛酸,我感觉鲁迅先生似乎用这句话在告诫我。我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取得了本科文凭。

风从远方吹来,捎来新的消息,吹动树梢,也吹动我的心。取得本科文凭,如果加考三门,并且通过英语二考试就可以取得学士学位。我心灵的湖泊又掀起波澜,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学位加考。暑假里,我再次来到南京师范大学。这一次需要住校学习几天,并且参加考试。三门加考课程很顺利,在英语二考试的时候,我的困难又不期而遇。

我小心翼翼地翻开试卷和答题卡,发现竟然没有带 2B 铅笔。我只好稳定心神,把所有的选择题都写在试卷上。时间的脚步匆匆,考试时间过了大半,监考的老师巡视到我的身边,提醒我要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我对老师说忘了带铅笔,请她帮我借一支。她看着我,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怪物。她欲言又止,从我后桌的考生中借了一支 2B 铅笔。我赶紧开始一题一题地涂卡,当我完成最后一个选择题答案时,广播中传来“距离本场结束还有十五分钟”的语音提醒,我的心慌乱起来,耳旁仿佛飓风呼啸。此刻作文还没有写,我手忙脚乱地写起作文来。终于赶在结束铃声响起,我写好最后一个单词。这时耳边传来哭泣声,我回头一看,后桌的女生在默默流泪。我把2B铅笔还给她问:“同学,你怎么了?”她抽泣着说:“我的作文还没有写完!”我想安慰她几句,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因为我知道也许该流泪的是我,也许我还不如她。成绩公布出来,我的加考学科都在 80 分以上,唯独英语二还是没有及格。那一刻,我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了新的理解,曾经放弃英语二是多么错误的选择!

取得大专学历后,我继续参加本科段的考试,几年来不懈的努力,终于顺利通过省自考中文本科段的全部课程考核,圆了我的中文本科梦。

自 1994 年元月,到 2004 年六月,自学考试占据了我初涉尘世的第一个十年,也是一段最美好的时光,艰苦却充盈。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大专自学试卷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人大专询民生事 审计问题改好没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网络时代背景下大专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