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写作素材运用技巧

2023-05-30陈珣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3期
关键词:范进事例记叙文

陈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写作来说,这里的“米”指的是写作素材,意思是没有素材写不出好文章。尤其是在议论文写作中,素材尤其重要,没有具体的事例、事理素材做支撑,议论文就是空有骨骼的花架子,根本说服不了读者。在实际写作中,其实很多同学具备足够的“米”,但还是写不出高质量的议论文。这是为什么呢?根源在于“厨艺(写作技能)”不精,不懂如何灵活运用素材。那么,在写议论文时,素材究竟应该怎么用呢?

一、议论文素材的分类

1.理论性素材

在写议论文时,涉及理论性素材的基本可以直接用。包括名言警句、谚语以及文学名著或一些科学定律等,都能有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并且保证理论的真实性。比如在写作时插入或引用挪威著名戏剧作家易卜生的一句话:“社会如同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此即为引用名人名言。又如,类似“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谚语。除此之外,也包括一些俗语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以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前述均属理论依据,也是议论文中最常用到、最常见的依据。比如,有人在文章开头写道:“爱默生有言:‘生活难,难就难在选择。杜甫也写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尼采却觉得站在半高处看,这个世界最美好。其实人生也如登山,无论是半山腰或者顶峰,只要努力攀登,就会收获精彩。”此为理论性素材的用法,这段中既有直接引用的内容,比如艾默生和杜甫的话及诗句,也有间接引用的内容,比如尼采的名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既然在文章中引入素材,就必须对其内容适当分析。

2.事实类素材

写议论文,事实类的素材需要加工后再使用。什么意思?就是议论文一般以议论为主,文章中会出现一些事实或人物故事,最终的目的或作用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议论,是想要用这些事实及人物将文章中的观点阐释清楚。比如,在文章中引用苑凯歌的英雄事例,只有12岁的他在国际汽车漂移大奖赛上火力全开,同台对战成年人,惊艳众人。在写他的事例时,要先铺垫,再介绍这件事发生的缘由,接着说明事件的经过,可简单写,但不能不写,最后事例写完还要阐述引用苑凯歌这个事例的原因,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或者什么道理,抑或为了彰显人物的什么精神。单说苑凯歌在国际汽车比赛上大放光彩,是没有说服力的。总之,写议论文议论是重点,因此,文章应该以论点为中心展开。议论文中的叙述要将多余的修饰性的文字去掉,保证文字叙述简练,另外,叙述的内容要无条件地服务于议论。

3.话题类素材

话题类素材要适时适当地使用,要认真分析文章内容与话题素材的贴合度,切忌乱用素材。比如有人在写关于广大青年奋斗与理想的话题性议论文时,就引用了一些比较励志的语句:“时运多舛,盈虚有数。朝霞与鹰隼齐飞,华夏共少年同辉。终军显志,投戎报国请缨;宗悫有识,破浪万里长风。少年之气,荡幽谷而缭云间,散雾霭而澈凌烟,其志山河为清,其心日月为明。”这几句将广大青年群体的宏大志向展现得淋漓尽致。或者有人在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话题进行议论时,引用如下:“‘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戏曲婉转悠扬,在时光的洪波中流转出同光十三绝的滟滟光彩;书法勾连不断,随兔缺乌沉展现出古代名士的风流姿态;汉赋辞藻华丽,于岁月的长河里沉淀着大一统时代的恢宏气度。”借此彰显中华民族的宏伟大气。

二、议论文素材使用的误区

当然,在写议论文的过程中,会发现不少人将议论文的素材用错的情况,即便知道议论文素材的使用方法,这种现象也依然会出现。比如,有人把记叙文中的叙事性素材当作议论文写作中的事实性素材使用,或者根本分不清名人名言在记叙文和议论文中使用时有什么区别。总体来说,在写议论文时比较容易出现的最典型的错误就是素材的使用过于片面,或是对素材的使用角度存在偏差。

例如,有人在写作中引用了以前学过的文章《范进中举》的素材:“坚持可以使不可能变成可能。落第秀才范进,一生参加过好多次考试,都不曾榜上有名。为了考试,他不惜放下面子和尊严,向岳父借钱,穷到家中没有米,老母亲几天没吃饭,他依然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坚持为了人生的目标而努力,最后中了举,跻身于上层社会。试想如果没有范进当初的坚持,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在这段论述中,首先要清楚论述的立场。作者以为范进的坚持应该提倡,是值得学习的,故借此素材证明“坚持可以使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一论点。事实上,“范进中举”这个故事出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一部非常典型的讽刺小说,也就是说,故事的意图是为了讽刺范进这一类人,并非宣扬范进为了功名坚持不懈的行为,他应该是被讽刺的对象,而非倡导学习的对象。在写议论文时,以第一视角出发必须宣扬正确的、健康的精神,不能误导读者,也不能运用存在歧义或者有争论的观点和内容,否则就偏离了写作初衷。这样看来,在这篇文章中,运用这一素材是不合适的,作者在选取和使用素材时没有深入了解素材真正的含义,没有考虑到引用该素材可能导致的后果,可见功课做得不充分。

当然,像上述这样的错误也不是不可挽救或不可弥补的,比如,可借助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坚持不懈完成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事例,寫这位盲人女作家身残志坚,采用自己口述、别人代笔的方法完成了这部作品,文章中体现的顽强不屈的精神打动了无数读者,还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运用这样的励志故事论证“坚持可以使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一论点,没有任何问题。比如,在任何人看来,盲人怎么能写出小说?盲人如何在轮椅上学习?如何识字?如何读书?然而,在海伦·凯勒身上,这种种的猜忌似乎是多余的,即便她坐在轮椅上,也依然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人生目标,这是值得我们宣扬和学习的。

初中阶段的学生,平时写议论文比较少,写记叙文比较多,因此,很多同学容易将议论文和记叙文混淆。对此,要多深入了解,分清之后再加强练习,慢慢地就能避开一些写作中的失误,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范进事例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范进中彩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范进一日游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