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生态强省建设促进吉林全面振兴

2023-05-30于亮

新长征 2023年3期
关键词:吉林总书记文明

于亮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生态强省,是省委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在2022年12月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景俊海总结了过去一年生态强省建设取得的新进展,强调2023年要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要求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省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的准确把握,对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精心部署。面对新任务新部署新要求,必须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建设生态强省的重大意义和重点任务,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更强力度,不断开创新时代吉林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生态强省是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使命担当,提升站位、凝聚共识、统一步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作为生态资源大省,优良的生态环境一直是吉林最突出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生态建设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每次来吉林视察时都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厚植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政治使命。2021年,省委作出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决定,出于全局和战略考量,提出构建“四个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打造吉林样板。我省将每年的9月26日,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查干湖的日子设立为“吉林生态日”,在当天召开生态强省建设大会,就一系列重大任务作出谋划和部署,在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盘点总结,指明下一步努力方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善于从长远看当前、从全局看局部、从整体看部分,切实增强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二、深刻理解和把握打造生态经济体系是建设生态强省的关键之举,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纵观国际国内,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潮流所向、大势所趋,也是实现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结合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着力打造绿色经济体系,努力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含绿量,降低含碳量。随着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吉化120万吨乙烯、中车松原新能源产业基地、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正泰光伏新能源基地等标志性重大工程开工建设,全省产业绿色化程度全面提高。为培育壮大清洁能源规模,各地各部门紧扣“双碳”目标全力推进,实施“氢动吉林”行动,“陆上风光三峡”总装机突破1500万千瓦,“山水蓄能三峡”加快建设。通过狠抓资源挖潜、产业包装、市场开拓,东西部旅游“双线”多点开花、亮点纷呈,冰雪和避暑休闲生态旅游产业向着万亿级产业目标迈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建设生态强省,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化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双碳”目标为牵引,推动产业发展转变模式、转变动力、追求绿色,更好兑现良好生态价值。

三、深刻理解和把握打造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是建设生态强省的本质要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期望值更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同呼聲。为了让吉林人民亲近蓝天白云、河清岸绿、土净花香,我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坚决向污染宣战,全面打响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和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有了很大改善,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3%,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0%,保护性耕作面积稳居全国第一,百姓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建设生态强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保护优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展广度,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守护好绿水青山黑土地、蓝天白云好空气。

四、深刻理解和把握打造生态系统安全体系是建设生态强省的重大任务,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我国东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吉林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多年来,我省坚持保护为先、自然恢复为主,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为抓手,高标准实施“大水网”、万里绿水长廊、查干湖水生态修复治理、林草湿生态连通等一批百亿级、千亿级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持续深入开展“十年绿美吉林”、城市更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行动,严格“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构建“两屏两廊”生态安全格局,建立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建设生态强省,要对维护生态安全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系统思维,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让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系统良好的生态安全屏障更趋牢固。

五、深刻理解和把握打造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建设生态强省的重要保障,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越是到这样的关口,越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强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生态治理稳扎稳打、落地生根。近几年,省委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实行了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出台多项改革文件,通过狠抓制度执行,将生态保护责任制度贯穿到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我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辽河流域水环境保护、黑土地保护、湿地保护等出台和修订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初步形成生态环境法规框架体系,生态强省建设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设生态强省,需要我们紧紧扭住制度建设不放松,不断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各项制度系统集成、集成高效,更好地把生态文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雷   博

猜你喜欢

吉林总书记文明
请文明演绎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漫说文明
吉林卷
吉林卷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对不文明说“不”
总书记的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