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年中考作文题预测及解析

2023-05-30王廷义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3期
关键词:校名流行语审题

王廷义

感触最深的流行语——______

经过读者征集、网友投票、专家和媒体评选,《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2年十大流行语”,分别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国式现代化;新赛道;大白;烟火气;天花板;拿捏;雪糕刺客;精神内耗;沉浸式。

请以“感触最深的流行语——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十大网络用语”中的一个,补全题目;②自选文体(除诗歌戏剧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

【审题指导】

这个作文题采用的是“材料+半命题”的方式,材料给出了2022年十大流行语,要求在这十大流行语中任选一个感受最深的,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对这个流行语的认识。立意要积极向上,对有消极意义的流行语,可以从反面立意,或者加以批判。

可从以下角度构思:

思路一:写对某个流行语印象深刻。叙写了解这个流行语的过程,阐述自己对这个网络词语的认知。

思路二:写周围人的行为和某个流行词语一致,阐述观点和看法,指出这种做法的好与不好,或者给出建议。

思路三:可写一些网络词语不适合在作文中使用。指出流行词语的局限性,提倡用鲜活的、恰到好处的词语,不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个性。

我一直在路上

汪国真说过:“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我们每个人所取得的成绩,都属于过去,如果因一时的满足沉迷其中,也就停止了进步。漫漫人生路,我们一直在追寻目标,一直在路上。

请以“我一直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身份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④600字以上。

【审题指导】

这是个材料+题目形式的命题作文,材料提示我们不能满足于过去的成绩,生命不息,追求不止。题目中的关键词“一直”有两种解释:一个是表示顺着一个方向前行;一个是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这告诉我们要写一直做、始终做的某件事。

题目并不难,每个人都有喜欢做的事情,都走在实现理想的路上,所以在追求理想路上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进入写作范围,把追求路上的酸甜苦辣写出来,把心路历程和感受感想写出来,就是符合题意的作文。

以下构思供参考:

思路一: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方向:一度喜欢歌星,想成为歌手,老师说我的能力不够,我就每天不停练习,尽管未来渺茫,但我一直在坚持。

思路二:从小我就有一个理想——当演说家。所以我特别注重口头表达,只要有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我就踊跃参加。我现在感觉自己进步很大,也得了不少奖,但我不满足于目前的成绩,一直为了理想而努力。

思路三:我一直在路上,让自己发光发热。我是一名普通中学生,成绩不优异,也没有突出的特长,一直默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而我得到了“奉献之星”的光荣称号,我要一直做下去,要成为发光发亮的星星。

树立远大目标,努力奋斗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2023年新年贺词。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苏轼名言:“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雖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或叙述经历或谈感想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分析,材料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引用了苏轼的话,可从苏轼的话入手,选取角度立意,比如:向最难处攻坚,矢志不渝,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路途遥远,坚持行动,再难也能成功;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一切困难,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实现目标等。对于中学生,可以结合一个方面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记叙文;也可以选取任何一个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证明观点的正确。

可从以下角度构思:

思路一:未来很遥远,但是只要行动起来就会到达。

思路二:困难不可怕,坚定的意志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思路三:目标远大,只要脚踏实地,就会实现宏伟目标。

传统文化

2022年除夕夜,央视春晚《只此青绿》火爆全国,迅速出圈!“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这一讲述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创作历程的舞台诗剧,以饱含哲思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蕴征服了观众的心,用舞蹈之美引领观众步入充满现代意蕴的中华美学殿堂。它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还是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创新。

请以“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之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泄露身份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审题指导】

从所给材料看,《只此青绿》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要弄明白“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汇聚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例如一件瓷器所表现的文化意义,瓷器虽然是文物,但它本身代表瓷器文化,它的做工、形状都是瓷器文化的体现。并且,瓷器上的字和画还代表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审美取向等,可以表现勤劳俭朴的品德、尊老爱幼的风尚等。“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作文中可以讲讲跟传统文化有关的故事。

以下构思供参考:

思路一:成语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中国成语故事博大精深,可从成语故事里懂得做人的道理。读了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我懂得忍让,不再斤斤计较;读了纪昌学射的故事,我克服了急躁情绪,学习开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展现自己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的过程。

思路二:中国诗词美不胜收。我喜欢传统的纸质书,喜欢拿着唐诗宋词,在晨光里夕阳下浅吟低唱,在旷野中溪流旁放声高歌。文章可采用“总—分—总”结构,从注重友情、悲悯情怀和坚定豪迈三个角度展现中国士大夫的人文情怀,表达自己蔑视功名利禄,要做精神贵族的志向。

思路三: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我开始学书法源于想写得一手好字,技压群雄。后来师从老教师,他教我练字要从学会做人开始,首先要沉得住气,练字也是炼心。他传我书法经验,“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这是他的经验之谈,也是他的人生写照,我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自己也变得深沉起来。

执着

水滴石穿是一种执着,愚公移山是一种执着。执着是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执着是热情地投入,是无私地付出。我们执着于探索自然;执着于友爱、亲情;执着于兴趣、爱好;执着于理想、追求……人生因执着而精彩,世界因执着而绚丽。

请以“执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出现泄露身份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审题指导】

提示语用精美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执着:执着是一种精神,对于人生有重要意义。

写此题,如果写议论文,可以就“执着”发表观点和看法,尽量选取经典的、典型的事例和名言警句作为论据,让论证更充分有力,彰显文章的深度。而选取具有时代性的事实论据,如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人物事迹等,会使文章有时代气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如果写记叙文,可写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挖掘事情所蕴含的哲理,在鲜活的细节和生动的故事中演绎“成功”和“执着”之间的逻辑联系,表达人如何凭着执着精神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的主旨。这样写有真情实感,能获得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

可从以下角度构思:

思路一:记叙执着地追求理想、爱好、兴趣,在追梦途中,曾遇到过无数坎坷、艰险,但都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渡过了难关,取得了胜利。感谢自己的坚持,表达自己追梦路上永不停歇的决心。

思路二:确定观点“执着精神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用具有时代感的论据和名言证明论点,号召同龄人用执着精神实现理想。

温暖的陪伴

请以“温暖的陪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文章不能套作,力求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泄露身份信息的真实校名、班名、人名。

【审题指导】

陪伴可以理解为随行做伴、一起相伴等,可以是人陪伴人,可以是物陪伴人,还可以是某种精神品质陪伴人等。仔细看题目,不仅要写相伴在一起,还要写让人温暖的陪伴,是人、物、精神品质给自己带来的温暖感受,这样的经历才是切合题目的素材。

在文体选择上,如果写记叙文,一定要注意有完整的故事,突出要写的人或物的形象,最后再谈谈这些陪伴给你带来的温暖感受。如果写议论文,要确定正确的观点,还要选取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展开论证,写出独特的感悟。

可从以下角度构思:

思路一:写诗词陪伴自己。古代这些灿烂的文化温暖了“我”的心,充实了“我”的生活,是诗词的陪伴,让“我”孤独的心有了依靠。

思路二:写美好品质“诚实”的陪伴,让自己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可以写自己在面临选择时毅然决然选择诚实的经历,比如,朋友做了坏事,要求自己打掩护,自己毅然选择了诚实。记叙过程中,可以表明自己心理斗争的过程。

思路三:写路灯的陪伴,写每天放学看到路灯默默地陪伴自己,是路灯的陪伴给自己走夜路的勇气,是路灯的陪伴,给自己指明了前进方向,感谢那些为自己指明方向的“路灯”。

我的世界也精彩

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在《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中写道:“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是啊,小草虽然纤弱,却也把自己的点点绿色献给了春天,有什么自惭形秽的呢!

请以“我的世界也精彩”为题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文章不能套作,力求表达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身份信息的真实校名、班名、人名。

【审题指导】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我的世界”,指的是“我”的活动领域或范围,可以是“我”的内心世界,也可以是“我”的现实生活。另外一个关键词是“也精彩”,其中“也”指的是同样,含有强调的语气。这就要求选那些看似普通的生活情境或内心活动,通过独特的视角展现精彩,这样才能突出“也”这个题眼。“精彩” 指的是表现超出一般,或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

可从以下角度构思:

思路一:写学习生活。看似平淡、枯燥的生活却能挖掘出获得知识的乐趣,进而展现学习生活的精彩。

思路二:写兴趣爱好。作文可展示自己的才情。叙事时要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述,突显内心独特的体验,突出其精彩。

关于“航天人”的任务驱动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飞船在太空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

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请从下面写作任务中选取一个进行写作:

任務一:杨利伟的《太空一日》记录了自己在太空中的经历和感受。请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个发生在太空的科幻故事。

任务二:请搜集材料中提到的航天员相关事迹,以“写给XXX的一封信”为题,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任务三: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超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受与思考。

【审题指导】

任务一:完成这一任务,要求符合科幻故事的要求,有故事性,有科学性,设置一定的太空生活的场景,想象大胆合理,富有趣味性,吸引读者。

任务二:可给宇航员写一封信,表达对宇航员的深深敬意,同时也要表达自己向他们学习,决心以后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任务三:看到中国航天技术不断超越,可以写记叙文,记叙自己超越从前的人生经历,也可以议论,表达只有有了坚强的意志才能不断超越的观点。

《中国奇谭》引发的思考

2023年开年,一部以“中国妖怪”为题材的动画短片《中国奇谭》意外出圈,引发关注与热议。豆瓣评分13万人打出了9.4的高分,网友“自来水”似的安利……2023年开年,它就霸屏各大社交平台,被钦定为“年度最佳”。不过,随着关注度上升,这部主打“妖怪”背景的作品也难逃争议。有家长在某平台发文称,孩子被其中的妖怪形象吓哭了,更有家长认为会成为孩子的“童年阴影”。令人意外的是,也有众多网友发声为《中国奇谭》站台。

请结合热点素材,完成以下两个任务中的一个:

一、模拟辩论现场,针对《中国奇谭》辩论盛况,发挥想象,完成作文。

二、请你由此事生发开来,阐明对某件事“利与弊”的探讨,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对事件的看法。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之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泄露身份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审题指导】

任务一:要完成此项任务,可以大胆想象,把针对这部作品的讨论用辩论方式呈现出来。

任务二:可以由对此剧的不同看法,引出人们对事物利弊的评价,然后联系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一件事或者某一事物,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猜你喜欢

校名流行语审题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本刊荣获“广西高校名刊”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三招”学会审题
大学流行语考察
巧借 流行语
七分审题三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