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机制探究

2023-05-30王丽冬

南北桥 2023年7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项目

[摘 要]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下,企业必须有完善的、全过程的管控机制,采取规范的项目管控措施,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这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不仅对投资风险把控、过程中的成本监管、项目的考核评价、管理团队建设各个关键节点要有足够的重视,还应根据各个环节的特点进行协调管控,保证工作的整体性,从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关键词]项目管理;控制机制;工程项目

[中图分类号]TU73文献标志碼:A

[作者简介]王丽冬,男,山西晋中人,四川船重生态建设有限公司,中级经济师、一级造价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项目投融资风险把控、成本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项目管理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模式变革和结构优化机遇。目前,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投资风险过大、管理机制落后、考核体系不完善及专业人才队伍缺乏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制约了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规模性决定了其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组织性及协作性特征。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如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机制体系建设,提高管理层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上的导向性、控制性和科学性,成为当今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1 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机制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1.1 顺应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各类工程项目数量急剧增多,项目管理规模空前膨胀,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同时,各种信息技术融入各行各业,带来了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在这种背景下,工程项目建设更加注重信息化和科学化发展,需要一整套严密系统的管理控制机制把控建设质量和产出效益,从控制机制上提升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1]。

1.2 有效解决工程项目建设的有关问题

传统工程项目建设采用流水线作业,力求各个环节能够相互协调配合,以保证相应的工程质量,但是工程项目建设本身涉及环节较多,规模庞大且细节烦琐,部分工作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体工作实效,带来许多问题和安全隐患。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机制建设,可以有效把控风险,将各个工作环节有条不紊地安排到制度体系的框架里。管理控制机制能够从前期项目投资风险利润分析、中期指标制定和成本风控,以及后期考核验收等全过程进行管理,通过大量的调研和科学的数据分析,辅之以高质量的团队建设和部门协作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地解决当前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从管理层面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益,促进传统工程项目建设的深入改革。

1.3 保障工程项目建设质量

工程项目建设大多是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如果管理不到位,工期和质量等问题都得不到很好的把控。尤其是正处于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工程项目,其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机制,就不能实现对工程项目建设规划、设计、实施及验收等整体质量的保障。完善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机制,能够有效协调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实现管理层对庞杂的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有序控制,增强对项目参与各方主体工作的约束力,从而使得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能够实现有序、协调、高效并统一的发展。

2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隐患

2.1 投资风险过大

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风险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宏观环境上的国家政策变化、自然灾害发生,还包括工程项目建设总过程中潜在的人工、机械、材料、费用等技术项目内部风险。此外,投资者本身、项目建设管理人员、承包商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以及项目建设周边居民干扰等因素都会成为工程项目建设的潜在成本和风险隐患。

2.2 缺乏先进的监管机制

长久以来,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监管工作相对割裂,各有重点,比如施工单位只关注质量控制监管,监理单位只注重最终的质量检验,导致工程项目监管工作漏洞频出,缺乏对相关工作的全方位管控。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缺乏对施工质量的有效管控,施工质量是保证工程项目整体工作质量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目前,很多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施工质量监管工作不到位有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损害。同时,施工质量等细节性工作监管的缺失,还会导致质量验收不合格,造成大量施工资源的浪费,严重降低了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效率。此外,工程项目监管机制的落后,还表现在工作模式和方法不够先进,缺乏复合型人才,导致监管工作无法有效预测隐患,从而使监管工作长期低效运行。

2.3 缺乏完善的考核体系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考核体系不够完善,一方面,工程项目考核制度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执法效果不严,导致施工方质疑项目考核制度的权威性,忽视其考核指标的严肃性,实际施工盲目跟进,也不注重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考核,凭经验施工的现象不在少数,严重降低了项目推进效率和成效;另一方面,工程项目考核体系不完善,考核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考核人员有较大的执行空间,存在应付考核任务的现象,导致考核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发挥考核制度应有的实效和作用。

2.4 缺乏专业管理人才队伍

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工程项目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极度欠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是一项涵盖范围广、涉及专业知识多的综合性管理工作,传统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已然不能满足如今市场经济发展下的项目建设管理需求。一方面,工程管理工作缺乏既懂工程知识、施工知识,又懂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大多具有“偏科性”,在实际管理操作中,难以兼顾工程质量和人员管理;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的很多工作已然实行信息化,部分管理人员缺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能有效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管理工作及相关设计,难以实现更加高效、专业的管理。

3 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机制构建措施

3.1 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措施

首先,要制订项目投资管理整体方案,并预设分案,将分案按照工程项目建设决策投资管理、施工前投资管理、施工投资管理,以及验收考核投资管理等类别进行投资方案设计,确保投资分析能够渗透工程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保证相关成本预设和利润核算的全面性、合理性,让庞大的投资分析工作能够分化细致,统筹运营。其次,要加强方案设计者的经济意识,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利润测算,以及风险评估方面的知识性经验对接项目本身,让设计者勘察现场,收集第一手的勘察数据,从而引导方案设计人员进行更为精准、实际和合理地测算和设计,保證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和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再次,要积极审核各投资方案,管理人员要积极联系会计核算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工程建造者,以及其他专业人员,组成联合审查小组,开展投资方案研讨会,对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存在的显性问题及时解决,重点标注投资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加以重点监控和审核。当然,投资风险管理要坚持多方案并行,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专业经验和数据分析进行科学预设,从而保证施工过程的有序性、流畅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整体效率。最后,投资风险管理尤其要注意施工单位的选择,明确各个施工单位的资质和经验水平,对施工单位以往施工成果进行有效考察,并实地勘察施工单位的整体环境,观察其施工方式和施工规范,对施工单位的整体工作进行定量和定性双重分析,从而严控施工单位质量,减少相关风险成本,从源头上保证工程项目投资风险最小化,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3.2 计划实施管理监控措施

首先,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应当从宏观层面推进监控机制的整体建设,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确定相应的监管原则和工作操作总体规范。然后再从微观层面细化监控体系下各个单位、部门的管理人员职责,并就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关键事务和人员进行重点配置,摒弃多部门、多专业联合负责机制,建立一对多的部门管理机制,将相关环节的工作职责落实到个人,并为领导人员辅助各专业技术人员和监控实施人员,以此优化配置监控机构和人员体系,推动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建立全过程监管机制。管理人员应当以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为依据,制定各部门、各环节的监管工作制度,以及以部门、小组为单位的工作操作规范及准则,将本部门的监管工作渗入部门工作前、中、后三个阶段,从工程项目整体和部分等各个角度加强三阶段控制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此外,工程项目监控机制不能忽视对施工质量的监测。部分传统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只注重最终施工结果的质量好坏,对具体的施工质量缺乏有效监控,导致安全隐患问题频发。所以,必须坚持监控行为落实到点,严格加强对工程各实施主体行为的监督,从而提高监督工作成效,保证工程质量。最后,加强监控机制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要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更新管理工具,将工程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监控工作置于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下,从而将管理人员从烦琐的实地观察工作抽离出来,进行高效监控和统筹管理。

3.3 项目考核控制管理措施

首先,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环境的考核机制建设。施工环境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施工环境的考核机制建设不仅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施工气象及水文等,还包括施工工人的整体劳动环境、生活环境及活动场所等。施工环境是直接考查工人施工质量的关键[2],管理人员必须加以重视,依据施工环境各个方面的不同特点,制定环境标准、明确安全生产条件,保证施工环境的整体文明、卫生,为施工人员的有效作业和施工材料的有效利用创设良好的整体环境。其次,加强工程项目施工工序考核机制建设。施工工序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关键,管理人员要制定施工工序全过程考核标准、规范工作程序,注明施工工序的法律依据、规范流程和国际标准,并根据操作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场所、方法和机械条件等,制订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的考核方案。施工工序考核在保证前期工序操作程序到位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实际操作效果的考核,以实操效果评定工序考核结果,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从而保证施工工序的规范性和灵活性。最后,加强项目施工成本控制考核体系建设。以施工项目成本预算为标准,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各项成本的支出情况。管理人员最好进行职责分工,设置成本风控经理等职位,安排专门人员记录工程项目各环节的成本支出,并实时进行预算比对,通过成本考核监控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3.4 管理队伍建设协作措施

首先,要建立富有层次性的工程管理队伍,将工程项目管理队伍分为管理核心层、管理中心层及管理外延层。管理核心层人员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控制的重点,是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具有直接、紧密联系的工作群体,发挥统筹性、决策性的作用,能够直接决定工程项目的实施方向。管理中心层人员是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人员,他们的工作具有操作性、具体性和针对性,是直接面对施工人员的一类管理群体。而管理外延层指的是对工程项目工作起到间接作用的一类管理人员,他们的工作或许与项目工程联系不那么紧密,但是彼此之间会有一定的交集和影响。其次,工程项目管理最高领导层应该根据管理人员层次的不同,制订不同的管理方案:企业对管理核心层人员的知识综合性要求比较高,因此企业可以重点培养他们的综合管理能力,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管理实践技能,引导管理人员深耕实际,加强统筹,从宏观视角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控制工作;对于管理中心层人员,企业则偏向其技术性能力的要求,要常态化开展工程建设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技能水平,还要着重培养中心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让他们利用更为先进和系统的管理学知识,反观管理人际,在微观工作中增进管理实效;对于管理外延人员,企业要与其加强沟通交流,提高其工程项目管理认识,让外延管理人员能够支持辅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增强各管理人员的协作性。最后,要建立项目建设管理人员内部沟通机制,增强各管理人员的团队意识,营造各管理人员之间、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之间,以及各被管理人员之间的和谐氛围[3]。

4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既要兼顾各个工作环节的细节特点和组织成效,又要保证整体工作的相互联系和彼此协作。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各类工程项目数量的增长都会增加相关管理工作的难度,对项目管理层的工作要求只会越来越严格。为此,要加强构建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机制,提高管理层的项目管理水平,严控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促进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丰敏.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J]. 产业科技创新,2022,4(3):126-128.

[2]王超明. 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 技术与市场,2022,29(1):188-189.

[3]董兵. 分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建筑工程与设计,2018,34(25):2968.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与选择
工程项目与融资
工程项目与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