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技能人才培养 打造“技能濮阳”高地

2023-05-30李涛峰李二杰董万红

职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濮阳濮阳市高技能

李涛峰 李二杰 董万红

高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之后,濮阳市结合技能人才发展实际,以促进企业发展为导向,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扩面提质、产教融合、乡村振兴,推动技能强企、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兴农,培训各级各类技能人才26万人次,技能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38.6%,“技能濮阳”打造初见成效,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强化平台构建  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濮阳市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训方面的主体作用,赋能企业,依托企业建立培训中心,建立行业职业培训学校,将培训中心、行业培训学校纳入目录清单,如依托隆港服饰有限公司建立隆港职业培训学校,仅1年时间培训技术工人1 000余名,不仅为隆港服饰提供了技术人员,还为本地服饰行业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依托主导产业,明确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培训机构,如清丰县家具产业,形成全国性的产业聚集,吸引全国100多家家具企业到清丰家具产业园落户。依托清丰家具研究院,成立家具职业培训学校,半年时间为全市家具产业培训技能人才832名,有力促进了家具产业发展。围绕特色产业,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如南乐县会展产业遍布全国各地,从业人员数万名。为此,南乐县建立了蓝天职业培训学校,专门为会展产业培训高技能人才,几年时间为全市培养会展人才5 000余名。

开展校企合作,在技工院校(职业院校)中普遍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实现校中厂、厂中校。如海洋服装学校,把加工厂办到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内,充分利用学院资源,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探讨新形势下的师带徒新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3 000余名。

鼓励濮阳优势产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建立产业学院。生物基是濮阳新兴产业,河南生物基研究院与濮阳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合作,开设生物基产业学院,创全国生物基产业先河。另外,濮阳市还建立了氢能产业学院、羽绒产业学院等,服务濮阳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工匠培育计划,打造濮阳“乡村工匠园区”。集濮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特色产品于一体,打造了濮阳乡村振兴产业园区,集挖掘、开发、培训、推广于一体,充分发挥民间工匠作用,带动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濮阳市筹措10多亿元,建设濮阳市公共实训基地,设置50多个实训专业。同时,围绕绿色化工产业,建立河南绿色化工公共实训基地,仅2022年下半年就为绿色化工产业发展输送了500多名绿色化工高技能人才。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依托濮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濮阳市建立农业实训中心,仅2022年下半年就对1 000多名农业技能人才进行了培训,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稳岗提质增收  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

紧盯稳岗增技,助力实体企业发展。围绕“万人助万企”活动,实施“订单式”培训,用工企业下单、培训机构接单、政府统一买单,累计开展“蔚林班”“金慧班”等多班次“订单式”培训,培养技术骨干265人、研发骨干127人、新型学徒3 382人、熟练工1 625人,订单、定向式为企业培训急需人才,培训专业、课时、实践等均根据企业需求设置,学员学习结业、考核合格后可到企业上岗,实现了“技能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加强培训基础建设,推动中原油田、中原大化、蔚林化工、宏业控股等龙头企业,聚焦化工产业新材料、新技能、新工艺,全面开展企业职工岗前培训、技能提升、转岗轮岗、安全操作等技能培训。围绕企业职工增收,健全企业薪酬分配体系,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为例,全面推进企业构建“1+N”技能人才成长与薪酬激励体系,企业技能人才普遍实现持证增收,营造了技能成才的良好氛围。

坚持扩面提质,提高民生服务水平。扩大培训覆盖面,将可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员条件放宽至年龄在16至59周岁,以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尚未按月领取职工养老金的非财政供养人员、非政府购买服务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2万人次。将大学毕业生列为重点培训对象,充分发挥公办职业院校技能培训主阵地作用,学生考证共计13 185人,技能等级认定12 861人,其中高级工221人、中级工11 640人,涉及互联网营销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无机化学反应生产工等20个职业工种,实现“毕业即持证”。加强以赛促训,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家政从业人员、月嫂护工、美容美发从业人员技能大赛,涌现出一大批“金牌家政”“金牌月嫂”“金牌理发师”。针对濮阳市特色产业创新工种,编制开发整理收纳师、农产品互联网经纪、濮阳凉皮、濮阳壮馍、清丰烧饼等多个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评价规范,促进现代服务业水平提高。

对接市场需求,促进居民就业增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在家政、就业创业、月嫂、美容美发、餐饮等行业协会建立评价组织,明确各行业从业人员培训、评价、薪酬要求,提高服务业人员的培训率、持证率、增收率。推进产教联盟,遴选57家“体量大、实力强、品质优、口碑好”的民办培训机构,要求培训机构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培训主体、培训机构、用人主体三方联动,全年通过培训实现就业创业3.98万人次,实现“出校门、进工厂”。实施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六个一”行动,面向濮阳报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发放一张培训券、推荐一次培训机会、提供一次技能培训、推介一次就业岗位、组织一次技能评价、给予一次培训补贴,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贴近转型主要方向和未来社会最需要的劳动技能、工作技能,开展护理、康复、幼儿托教、烘焙师、护工等社会急需工种的培训,突出康养照护、幼儿托教等社会急需工种人才培训,有效应对“一老一小一青壮”社会需求。

深化产创融合,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结合濮阳市农业发展特点,加强种植业、养殖业技能培训,重点扶持西红柿小镇、依禾农庄、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赵家村食用菌等涉农企业,加强瓜果栽培等农作物种植技术员、农村经理人等工种培训。全面发展“一村一品一店”农村电商模式,构建“一村育一品、一品响一店、一店富一片”的“农业+互联网”新业态,支持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展“助农促发展”培训沙龙活动,实现农村地区电商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围绕整村推进的思路,着眼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劳务输出优势,按照“参训农民+专家教授+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政策扶持+跟踪服务”集成培育模式,着力打造濮阳县“禽蛋之乡”“清丰红薯”“南乐秋梨”“范县水稻”“台前大蒜”等特色品牌,培养懂技能、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农村实用人才1.86万人,1.2万人实现增收。

优化管理服务  创新人才评价使用机制

按照国家职业技能评价制度改革的要求,近年来,濮阳市先后设立社会评价机构17家、院校评价机构19家、企业自主评价机构316家、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30家,涵盖近1 000个职业(工种),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拓宽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配合中原油田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在中原油田开展设置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等级序列试点。目前,已有10多人晋升为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职位。 大力推行企业自主评价。创新企业自主评价备案模式,简化备案流程,最大限度地满足用人单位的职业技能评价需求。打破學历、资历、年龄、比例等传统条件限制,对在生产实践中能够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技能人才,可以直接认定为技师、高级技师。充分发挥具有技师、高级技师培训资格的院校、企业的作用,培养技师、高级技师1 500余名,有力促进了全市高技能人才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引领作用。共举办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100多场,授予300余名获奖选手为濮阳市技术能手,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的有2 000余人。把职业技能竞赛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力进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先行开发了互联网销售经纪、数字化营销、可编制逻辑控制器应用技术等相应的专项职业能力标准,报省、国家有关部门备案,填补了国家职业标准的空白,有效地服务了当地经济发展。

开发高技能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创新高技能人才共享使用机制。自主研发高技能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对濮阳市技能人才全部实行信息化管理,分级、分类信息共享。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允许技能人才通过兼职、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方式更好发挥作用。目前,已有15万多名高技能人才。

完善高技能人才使用政策体系,引导企业制定高技能人才岗位薪酬制度,让技能人才劳有所获,鼓励高技能人才在关键、核心岗位上发挥作用。濮阳市自来水公司制定“人人持证 岗岗技能”实施方案,以技能岗位设置为依托,全面改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推行全新的薪酬体系,实现多劳动者多得,技能高者多得,充分调动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在全公司营造出人人提高技能的良好氛围。

完善高技能人才流动机制,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引进目录,与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同时,针对氢能、绿色化工、生物基等产业制定特别的政策,给予科研资金,建立相应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相应的启动资金,在入编、住房方面特事特办、一事一议。同时,鼓励引导本地高技能人才通过兼职、合作、服务等多种方式,向基层、企业、农村流动,满足基层、企业、农村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濮阳濮阳市高技能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
濮阳市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濮阳实践”
濮阳: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落地有声
郑大文当选政协濮阳市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濮阳市
濮阳市乡镇人大作用发挥情况调查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