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优化

2023-05-30姜晶

考试与评价 2023年1期
关键词:批判性导图深度

姜晶

深度学习概念是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于1976年提出的,要求学习者拥有积极的探究欲望并主动开展学习,以批判性思维面对知识,将新的知识和思维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并联系相关的思想方法,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依据。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能整体设计课程内容,主题、语篇、知识、技能及策略等缺乏整合;教学方法不能着眼于思维能力发展;阅读课堂上“没有让阅读真正发生”等。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化、思维呈现碎片化特点,思维深度缺失,教师关注的仅仅是文本所传达的表面信息,没有挖掘文本渗透的情感、文化和价值观。因此,学生的阅读水平停留在浅表层次,没有进行深度阅读,其思维品质不能得到提升和发展。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设计与优化。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置教学目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品质。加涅认为任何设计和教学在开始之前,都必须能够回答“经过教学后学习者将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的问题。深度阅读教学的目标基于新课程标准,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批判、创新等思维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思考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力求提高他们思维的多元性和思考的深度。

二、巧妙设计问题,促进深度思考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设计开放性强、梯度分明的问题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深度阅读能力至关重要。首先,对文本生词的处理,可以通过设置有梯度的问题进行层层铺垫,学生根据上下文能猜测并理解词义。其次,通过设置一系列关联的问题,促进学生对语篇的认知与理解不断深入。设计多维度、有深度、广度和难度的问题,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信息。再次,要跳出单元板块来設计问题,整合学生已学知识。具有开放性且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才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在阅读前,教师针对文本标题、插图等提出 1-3 个有效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则会让阅读变得更有效率。同时,问题的设置也要注意新旧知识和内外知识关联起来,在对学生提问的时候进行及时地追问,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深度阅读模式中。还可以通过问题设置,解决文本的生字词,分析、归纳段落大意、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在讨论分享环节,教师要设计开放性、有深度、广度和难度的问题,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思维空白。在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从多个角度、全面地进行思考探究,进行自我判断反思,并且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

三、培养批判思维,促进深度探索

在深度学习的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出发,对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意识的灌输和训练,让学生形成深度思考和探索。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是鼓励质疑,让学生树立起批判的意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过程,只有先树立起批判的意识,才能够在不断批判中培养起批判性的思维。而这种思维培养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质疑,这一步至关重要。因此,在英语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就有必要让学生学会质疑,通过质疑来形成批判的意识和思维。这种质疑,往往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情境或者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打开质疑的大门。

其次是引导思辨,培养起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深度学习下,批判思维是重要的学习环节。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讨论。针对阅读中的某一问题开展讨论,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批判性思维的引领下培养起思辨能力。

四、运用思维导图,促进深度发散

在深度学习的视角下,要求学生能够形成思维的发散和扩展,能够从阅读的文章中发现文章之外更多的知识,并且架构起对文章的整体认知。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种有效的手段来帮助学生建构这样的认知和思维。这其中,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借助图像来进行思维辅助的工具。它在图文结合的基础上,将不同层级主题关系用相隶属的图示加以表示,有时也可以添加图形或颜色加以区分,从而实现主题关系的记忆性链接,从而帮助人们进行思维与记忆。这也契合了深度学习对于深层次记忆的要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可以对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首先,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在英语阅读中,阅读的文章根据文章的体裁,是具有特殊的文章结构的,而理解和理清文章结构,对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度理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的结构,来理清文章的脉络。通常情况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章大致分为记叙文、传记、说明文几类体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对这些文章进行结构上的梳理。而在结构的梳理中,为了实现深度学习的效果,除了教师针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还需要让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结构,在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思维发散,找到更多的文章关键点,从而促进深度阅读的实现。

其次,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关键知识。深度学习的基础是浅层的学习,要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基本知识、关键知识的学习是必备可少的,但是一篇文章的阅读是具有很多关键的知识点的,学生在浅层学习中很容易忽略掉其中的关键内容,就不能够形成深度有效的阅读和学习。而阅读的文章中,关键知识点例如关键的单词、关键的句子,对于学生深度把握文章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对这些关键的词句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在浅层记忆的基础上,实现深度的学习和跨越。

五、开展读写结合,促进深度拓展

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学生可以通过读后写作将知识进行迁移,培养重构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当学生通过阅读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续写的任务:What will happen after...?让学生续写这个故事,可以与主旨相同,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让故事反转、丰满等等。通过写作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想象。在读写中,培养学生更深层的思维模式,形成更有深度的文本理解和学习能力。

此外,在英语阅读中,读写结合的形式是深度学习的重要模式,除了前面所述的续写,还可以在阅读中开展更多形式的读写结合。例如,可以采用仿写的形式,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在学习了文章的主要表述形式后,让学生模仿文章写出一篇类似的文章,并且不同体裁的文章仿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深厚的写作思路。通过对记叙文、书信、传记、说明文等各种文章的仿写,可以让学生在作者写作思路的牵引下形成自我的认识和创新,这也是深度学习需要实现的良好效果。再如,还可以通过改写的形式,如将一篇记叙文改写成书信,一篇说明文改写成记叙文等。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形成写作上的创新和突破,从而达到深度学习和深度拓展的目的。

六、优化教学评价,促进深度反思

首先,评价语言要有深度。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通常需要进行一些语言性的评价,如:Good, Great, Well done, Wonderful, Good job, Perfect等。而在深度學习视角下,教师的评价语言需要进行进一步升华,从深度的反思上让学生形成对阅读学习的进一步思考。不能只将评价语言作为形式,而是要深入学生的内心,找到能让学生形成反思的关键点。例如,加入You can do better. Maybe more than this one. Maybe you need to think more about it.等语言。让学生形成进一步的思考,思考在自己的表现中,能否有进一步的提升。

其次,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是建立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的。如,可以运用档案袋评价形式。可以为学生设立课外自主阅读档案,在档案中,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的形式。教师不定期抽查学生的阅读成果,写下积极的评价语言;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成果,在档案袋中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自己阅读的收获、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阅读情况,形成良好的学习反馈。

再次,让学生采用自评和互评等不同的评价形式。自我评价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形式,也是提高评价有效性的主要手段。例如在学生发言后,教师可提问 Do you think youre good?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在这样的提问中,不仅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思考,也会对接下来自我的评价语言进行思考,这对于学生思维的激发具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互评,就是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和语言的积累。这些都是通过评价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反思,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形式。

七、围绕主题精心选材,促进自主阅读

不同体裁和题材的阅读材料,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得到的培养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单元主题帮助学生选取体裁多样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内容新颖的阅读材料,如英文报刊、英语文学作品、选材新颖的阅读专项练习等。通过阅读英语经典作品如国外名著,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形成语言学习共同体,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促进交际活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批判性、分析性和创新性思维。专项英语阅读练习选材广泛,话题新颖,题目设计科学合理,对学生答题能力的训练、英语综合知识的运用、思维的拓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好的阅读材料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深度探究的欲望,也为他们提供了好的语言学习机会,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深度学习理论的引入,让学生在阅读中读出文本深度,在阅读中寻找作者的认知过程,在阅读中与文本进行对话,对他们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和个人生活的丰富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批判性导图深度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