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探究

2023-05-30池秀花

考试与评价 2023年1期
关键词:题目文章英语

池秀花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往往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课堂氛围差、学生学习情况两极分化等现象,而教师要解决上述问题,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就需要从改善课堂气氛、传授学习技巧、加强文化理解以及了解学生差异、优化课堂模式等方面入手来提升教学质量。

一、传授英语阅读技巧与方法

英语有着一套与中文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许多学生学习英语感到十分吃力,往往是因为受到中文学习的思维限制,总是下意识地以中文思维解决英语问题,也就出现了常说的“中国式英语”。实际上,想要提升英语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语感,通过分析英语句式体会“主谓宾”“主系表”结构,而初中生往往在阅读英语文章时缺乏经验与技巧,遇到长难句或是不认识的单词时不知道是该先查证单词释义还是先分析句式结构,在进行阅读理解时难免“手忙脚乱”,这就更需要教师传授必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点拨思路,在学习时做到事半功倍。

在课堂上开展教材内容阅读时,教师要教给学生细读的办法,例如:先通篇浏览,再读每一段的首句,再细读每段文字。在遇到不熟悉的生词或是长难句时,不要着急翻阅词典,因为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在考场上面对生词与长难句时由于缺乏詞典,可能会感到束手无策,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猜词,根据故事发展理解词汇在本句中所表达的含义。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Our World时,学生对appear一词含义不理解,教师就可以举例“In the past, we dont have a computer. But now, we have. So we say computer appeared.”然后让学生猜解词义。当学生实在难以理解时,再允许学生利用词典查证并记录。

在面对题目时,由于时间有限,往往做不到精读细读,这时就需要使用更多的阅读理解技巧。例如:先审标题,判断文章总体走向;其次,快速浏览,对文章主体内容有一个总体感知;然后是对题目进行细读,带着问题再去文章中寻找答案,重点是对信息进行筛选。当然也可以选择先读问题再进行阅读,从文章中寻找答案,通常文章每一段的第一句会对本段内容进行总领,只要确定好所找信息的位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进行阅读理解。在细读文章时,可边读边用铅笔做些记录,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起因(即五个W:who what when where why)标注出来。可以对文章内容理解更为透彻。通常而言,英语阅读会设置3-5个题目,题目难度由浅入深,涉及对文章表义理解的题目往往可以直接选定答案,而需要二度思考的题目则应反复阅览原文,而反复阅览并不是简单地重新阅读,是需要学生找出自己做选择的对应依据,再将答案内容带入到原文里,查看意思是否发生改变。而有时题目中会替换掉某个关键词以混淆视听,也许是与原文原词有着相近含义的,也许是完全相反的,学生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不要望文生义,而是用全文的主题思想统率各思考题,研究其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并依次审核那些未获解答的题,对照题目,推测判断,确保理解无误。对一具体问题不要局限于一词一事,而应从短文整体考虑,从主线向外扩展,打开思路,前后上下对照。

二、创设良好的英语阅读环境

许多初中生英语能力之所以难以提高或是遇到瓶颈,往往是因为他们只掌握了应试的技巧,但由于缺乏英语使用的环境,所学知识都浮于表面,难以灵活运用,也就难以获得实质性的提升,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阅读环境。在平时的课堂中,从初一到初三,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变化逐步调整教学方式,从中文教学到中英夹杂,再到全英课堂,为学生创造听读英语的环境。同时,在阅读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有效率地阅读,例如,进行阅读趣味比赛,要求学生默读文章,并讲清楚作者叙述了怎样的一件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再如,要求两位学生站起来读出声,比赛谁读得又快又准。总之,无论使用何种方法,目的都是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提升课堂活跃度。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群文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扩大英语阅读量。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Food Festival时,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阅读并掌握课内词汇的基础上,为学生科普其他常见食物的名称,然后组织学生串演小型美食节的对话,让学生在提升语用能力的同时扩大阅读量。教师也可以创建班级英语角,组织线上或线下的英语互动阅读活动,为解决学生选择的文章难度偏低或偏高的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方向,或是在线上班级群中上传英语阅读资料,督促学生每日完成打卡,在线下则开办流动阅读活动,每周抽取一节课的时间抽学生上台分享自己阅读到的英语文章,分享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新的句式、短语、固定搭配、文章内容、文章中涉及到的外国文化等。在设置英语角互动的同时,也是教师有意地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为初中学生往往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在面对长篇的英语文章时难免会感到枯燥无聊,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开展阅读分享会的形式更加新颖,更加适用于初中学生,也可以一人读一篇进行分享,相当于全班每人多读了许多篇的效果,更利于拓宽视野。

三、为学生进行文化差异科普

许多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遇到障碍,或许不是由于词汇与语法的不理解,而是来源于文化差异,对文中所描述的内容或是主人公处理问题的方式不理解。例如,在英文中,swan一词本意为“天鹅”,但也可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这是源于一个希腊传说,但由于缺乏文化理解,学生在面对一些词汇或句子时往往只能理解其表义,而不明白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时为学生科普必要的外国文化知识。

在选择课外拓展读物时,教师可以选择著名的英文文学作品或是文学名著等,因为这类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学生在阅读途中可以感受到西方语言与文化与中式思维中存在的差异。再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模拟情景制造对比,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Making Friends时,教师可以组织两组学生进行中英文的打招呼对话对比,中文小组在好友见面时会用:“你吃饭了吗?”进行打招呼,而同样的话翻译成英文“Have you eaten yet?”却显然不适用于打招呼,而英文小组打招呼采用的是经典的:“How are you?”。另一组中文小组在打招呼时询问对方:“你这是要上哪去呀?”但同样的话“Where are you going?”却并不适用于泛泛之交的陌生人,因为外国人更加注重隐私,强调自我支配,对于外来干涉会感到反感。再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China and the world时,教师可以有意地介绍一些西方与中国存在的不同,例如,为什么同样是西方国家,美国的电热水壶订购量就远低于英国?是因为英国人爱喝茶,而美国喝茶的人群则少得多。或是为学生科普西方节日的渊源,进而谈到中西方在信仰上存在的差异,以及信仰上的差异导致不同国家的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多发现这类文化现象,发掘文化内涵,目的是增强对英汉两种文化的敏感性,在进行阅读理解时可以以英式思维看待问题。

四、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

即使是在同一个教室中共同学习的学生,也往往存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而教师若不对此现象加以管理,往往会使得班级学情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例如,教师可以开设英语学习小组,按照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平时作业完成度、学习成绩等进行科学分组,最大程度规避小组学习的“搭便车”行为,而是让课堂表现积极活跃的学生对其他学生形成带动作用,集中小组的智慧,共同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障碍,然后教师再通过小组长汇集每组通过讨论无法解决的障碍,对重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更加抓住学生的“痛点”。针对部分作业完成度较差、英语学习吃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他们相对简单的问题,并在他们回答问题后予以鼓励与肯定,如果回答正确,就要带头鼓掌;如果回答错误,也要对勇于开口发言的行为进行肯定。总之,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指挥者,要让全体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并鼓励他们开口用英语回答问题,克服心理难关,才能为将来的深度学习与进行高阶阅读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教师要利用好课上的生成性资源,灵活调整教学节奏。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Our school life时,除了课本上的阅读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学习生活,并以学生讨论的议题为切入点结合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不断拓展课堂的深度,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灵活的,自己是课堂的主体。

另外一种依据学生情况调整课堂方案的解决办法是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也就是让学生上台讲课,这类“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有一定要求,所以更加适用于高年级学生。例如,教師可以将某单元文章教学进行拆分,将不同的教学任务拆分给不同的小组,由小组代表上台进行教学。某学生负责课文单词领读与讲解,某学生负责某一段教学等,侧重点各有不同。而教师作为课堂节奏地把控者,更多的是要起到从旁指导的作用,并对学生讲错或是少讲的内容进行纠正与补充。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对于上台讲课的学生来说,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体验备课与讲课,体会到教师备课的不易,从此形成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另外也可以促使学生提前预习,更加全面地了解要学习的内容;对于台下听讲的学生来说,学生充当教师进行讲课的形式足够新颖,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其次,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明显的距离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理压力更少,并且因为同龄人之间的英语水平类似,也更容易听懂课堂讲解的内容;最后,对于教师来说,在观察学生组织的课堂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所喜爱的课堂教学方式、环节,对之后的教学进行调整,更有利于打造学生所喜爱的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在英语学习中,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而教师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就需要做到了解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弹性化的教学方案,多维度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扩大英语阅读量,加强文化理解等。总之,英语本身是一种交流工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词汇与句式处理,做对题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对英语阅读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展英语学习。

猜你喜欢

题目文章英语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读英语
追根求源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