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英语课堂学生参与度的有效途径探究

2023-05-30沈艳

考试与评价 2023年1期
关键词:参与度生活化情境

沈艳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的有效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学生的参与度是衡量课堂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提升学生参与度无疑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故此,英语教学时,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也应注重学生参与兴趣的激发,从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怎样才能提升初中英语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是本文论述的主要论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这个问题结合教学案例,进行简单论述。

一、全面了解学情,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让学生积极参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以适切的目标,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在这样的目标引领下,难度才会适中,才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充分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立足学情,定位教学目标,前提是了解学情,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对学生的兴趣、基础、习惯、能力等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学习进行分层,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如进行Detective stories的 reading的教学时,笔者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再设定切合性的目标。如对于学困生,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同学合作学习或者老师的帮助下,能读懂文章大意,基本掌握文章内容;对于中等生,要求他们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如scanning, skimming, inferring等进行扫读、精读和研读,能通过合作自主扫除阅读障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对于学优生,鼓励他们创新阅读方式,能根据文本故事发生的背景进行研读,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复述,并能根据文章的“留白”进行“补白”,如猜想到底谁是凶手,能根据自己的推断以及文章中的线索画出嫌疑人的肖像画,再写一篇缉拿凶手的海报。这样的层次性目标的制定,不会对学生有过高要求和期待,学生也不会感到畏惧和失望,他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目标进行学习,收获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

二、运用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对于新、趣、奇的东西感兴趣,因此,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运用趣味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趣味教学,是创新教学的前提,趣味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产生欲罢不能之效。

设计趣味活动,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有趣的活动,也有助于快乐学习氛围的营建,让学生内心愉悅,促其“其自进不能已”。如,进行七年级上册Unit 8 Task的教学时,以往的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闭门造车”的写作教学模式,不容置辩,学生参与率低,课堂沉闷,学生被动,多数学生也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束手无策,写作教学无趣无味、低效无效。而融入趣味活动,效果将会截然不同。而如果组织学生先开展“Designing clothes”的活动,学生自主设计后,再将自己的作品在班级中展示出来,展示的同时,鼓励他们用英语对自己的设计从款式、颜色搭配、材质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介绍。这个活动,遵循学生好动、爱表现的身心特点,活动的开展活跃了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在、自主互动的积极性,并且他们在设计服装、介绍设计的过程中,会兴奋异常,乐在其中。

三、融入生活化活动,促使学生快乐参与

“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基石。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即教育”理念,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感到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亲切,让学生亲近之、学习之,从而促使其快乐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如进行表示方位的介词的教学时,笔者借助于公园一角的生活画面:树下两个女孩在聊天、几个男孩子在踢足球、树上有几只鸟、水中有几个鸭子、长凳子下趴着一条狗、一间很小的小卖部,里面有许多的饮料和零食……如此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学生就这些熟悉的画面运用in front of, behind, over, under, inside等就位置关系进行自主交流,学生的参与度高、兴趣浓厚,降低学习的难度。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除了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促其快乐学习、自主参与,并且,生活化教学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让教学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让教学充满生命力、绽放异彩。如进行八年级下册Unit 3 Reading的阅读教学时,笔者首先组织学习就电脑进行交流,引领学生对电脑部件的名称和电脑的主要用途进行回顾,达到温故的作用。然后,从电脑的用途search for information而导入新授:Have you ever used computers for travel information? What websites have you visited? 继而呈现出南京旅游景点的图片,结合图片,并给出南京旅游景点的核心词,如Xuanwu Lake, Confucius Temple等后,提出生活情景化的问题,如Have you ever been there? How did you go there? What did you see and what could you do there? 生活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兴趣,情境问题的交流,拉近学生与英语学习和运用的距离,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英语,并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觉英语学习的亲近感,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促其快乐地学习。

生活化教学,除了创设情境,实物、图片等的运用,生活化活动的设计和开展,都是生活为英语教学增趣提效的好方法。如进行DIY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制作的一些工具呈现,以及生活中的一些DIY的情境而引出DIY的主题;教学Pets时,宠物图片的运用,快速吸引学生的眼球,诱发学生畅所欲言的积极性;教学Food and lifestyle时,让学生开展“do a survey”的活动……生活化教学为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成为学生快乐参与的舞台。

四、运用“登楼梯效应”,诱发成功学习乐趣

“登楼梯效应”,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登楼梯效应”可以简单表述为:对人们提出的简单要求,人们很难拒绝,但接受了简单要求后,再向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时,他们心理上就会比较容易接受。“登楼梯效应”,实质上就是认知规律的“由浅入深”的凸显,也是人们渴望成功、喜欢挑战的心理表现。为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登楼梯效应”设计教学活动,以此诱发学生成功学习的乐趣。

如八年级下册Unit 3 Reading教学后,多数教师会设计当堂检测题,以检查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的情况。当堂训练的设计,应从简单着手,不断加大难度,由基础着手,不断增加创新元素,将当堂训练设计为有梯度的挑战的闯关游戏活动:包括单词和短语闯关、文本理解的闯关以及基础知识拓展运用的闯关等,这样的闯关活动,明显表现出低级挑战、终极挑战以及高级挑战等。闯关游戏活动的融入,满足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梯度的训练设计,让学生的训练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并融入趣味元素,大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和了解,可谓一举多得。

“登楼梯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包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层次性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觉犹如“爬楼梯”,从最基础的底层开始,不断向上爬,每爬一个楼梯,就会有不一样的风光、不一样的精彩,收获更多的学习乐趣。如阅读What a brave young man时,笔者首先创设生活中的各种火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畅谈火在生活中的用途以及危害性,由孙太太家失火,而让学生了解文本内容发生的背景,走进文本的阅读中。为了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笔者不断设计梯度的问题和阅读任务,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功和参与的快乐。如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给出若干个诸如The story happened on a Sunday morning等句子,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判断正误,给出T/F的回答;设计Was Mrs Sun at home alone? Was Lin Tao afraid when he rushed into the fire to help Mrs Sun out? 等問题,让学生再次浏览文本,捕捉关键信息,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再设计拓展性的“电视台记者采访英雄救人事迹”的采访稿编写和表演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不会感到突兀,学生不断收获成功学习的自信,不断感受参与的乐趣,从而提升课堂参与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五、优化评价方式,引发学生参与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及时的指导、正面的评价,是构建这种真诚的尊重和值得信任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营建和谐氛围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学中能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以及有效的引导营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产生“亲其师,信其道”之效,从而可以引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自信心,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首先,活动的指令应清楚明白,并且给适当的示范,否则,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游离于课堂之外。如进行八年级下册Unit 5 Integrated skills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运用单元的知识点能自主、大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的指令应明确:根据展示的公共标志的图片,两人一组进行自由、自主问答。为了学生活动更有有效性,教师可以给出对话的模版,解决学生不知所云的困惑,从而提升课堂参与度。如可以给出下面的模版:

S1: Where can you see this public sign?

S2: We can see it in...

S1: What does it mean?

S2: It means...

S1: What does it tell us to do?

S2: It tells us to...

模版的给出,让对话要求更明确,也降低活动的难度,让每一位同学都不会感到对话有难度。

其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慢”教学和激励性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并且,学生在问题思考、活动参与过程中遇阻或产生惰性时,教师除了应给予提示之外,还应给他们语言的鼓励、眼神的暗示,或者为他们搭建台阶,促其失败少、成功多。对于回答正确、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如You did a good job! You never made me disappointed! 等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综上所述,只有运用多元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迎合新课改的要求。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也是一线教师的追求,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新形势下,教师应立足新课改,立足学生学习发展的总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寻找优化课堂的有效途径,提升学生参与率,打造精彩课堂将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参与度生活化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