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年经济该如何发力?

2023-05-30王莉莉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1期
关键词:利用外资经济工作

王莉莉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全面总结了2022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形势,明确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和重点任务,推出了一系列超预期的政策举措,释放出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强烈信号,为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谋定方向。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2022年经济增长与年初的预期目标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项指标都较好完成,一些面向未来的结构性指标有突出的表现,预计2022年经济总量有望超过120万亿元。

韩文秀从三方面分析了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积极因素:一是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给经济恢复发展带来重大积极影响;二是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三是基数效应。

韩文秀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综合研判,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明显下滑,而我国经济运行状况有望总体回升,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的轨迹。

在部署2023年工作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着力扩大内需放在各项工作之首,要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对此,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表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必须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首先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2020—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但明显低于疫情前2013—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的年均实际增长率,必须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更好地恢复发展,有针对性地增加居民各类收入。

宁吉喆指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支出已占45%左右。从需求侧看,2023年要大力培育发展养老育幼、文化旅游、医疗健康、教育体育、家政服务等服务消费。从供给侧来看,还要积极促进养老、文化、旅游、健康、教育、体育等幸福产业的发展。

扩大内需放首位

“随着疫情冲击的减弱,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务之急。”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

2023年经济工作要持续优化政策组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预计2023年宏观政策力度有望加大,由财政政策担当主纲,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两者相互配合、互为支撑。”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预计2023年财政赤字率有望提升,地方专项债额度总体稳定。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加大力度,财政贴息规模大概率加大,对基建和技改投资保持高增长形成支撑。同时,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进一步扩容,重点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六个统筹”,为新的一年经济工作提供了指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要抓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五大重点工作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付一夫表示,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矛盾。从短期来看,外需回落,扩大内需是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必然要求。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信心比黄金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温彬表示,针对民企,会议强调,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以及“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的政策纠偏,也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民营企业预期。

全国多地已经开始加大助推经济复苏的政策帮扶力度,积极组织“组团出海”,助力企业拓展与海外客户的对接渠道,加大对外洽谈合作力度。比如,浙江开启“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通过包机、拼机、航班等模式,分阶段、分行业,将组织1万家企业赴境外参与经贸活动。2022年11月、12月,苏州接连组织开展了赴日、赴欧包机服务工作,招商成果丰硕,取得了不少大订单。成都高新区组织的“出海招商引智抢订单”商务交流团已于2022年12月8日出发前往欧洲,拉开了“出海招商、出海引智、出海抢单、出海交流”系列商务活动的序幕。

此外,对于居民信心的提振,会议强调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細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从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改善居民心理预期。

“2023年新增毕业生人数将达1158万,再度刷新历史新高,就业压力仍然很大。”温彬表示,降低就业压力,除了政策护航外,还要尽可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平台企业、房地产行业等在创造就业方面的作用。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的部署力度前所未有。要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战略意义,扎实做好利用外资的各项工作,实现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

在吸收利用外资规模方面,我国已经较长时间位列全球第二。但也要看到,我国引资潜力大。下一步做好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工作,首先要牢牢抓住改善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

隆国强表示,具体来讲,一是要改善外商投资的制度环境,还要继续做好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二是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商协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和投诉机制。三是要加强外资企业的金融服务,为外资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内的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创造条件。同时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产品和服务,按照市场化原则,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还要进一步扩大外资的准入,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隆国强认为,在制造业已经基本放开的背景下,下一步要以服务业开放为重点,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力度,并持续做好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的引导和鼓励,突出高端制造业导向,大力做好投资促进工作。

释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指出,近两年来,中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增势强劲,成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力量。2023年要继续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任务,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培育壯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释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强大带动能力,使之成为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新引擎。

王一鸣进一步指出,一方面,要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和治理优势,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在高端芯片、重大装备等领域,攻克一批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保证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另一方面,要继续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基础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工程化攻关,为自主创新产品的应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

连日来,有关部门接连发声,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3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攻难关、稳增长、促转型、强基础”上下功夫,进一步发挥高技术产业在引领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经受住了超预期冲击因素的影响,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潜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经济回稳向好趋势没有改变。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持续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效应逐步释放,我国经济增速有望持续回升。”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说。

猜你喜欢

利用外资经济工作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2018年中国利用外资创新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不工作,爽飞了?
利用外资概况
选工作
利用外资及港澳台资
全国利用外资分行业报表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