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视域下建构游戏的有效开展

2023-05-30沈梦辰

考试与评价 2023年1期
关键词:建构深度游戏

沈梦辰

深度学习相较于浅层学习而言更具有目标性和拓展性,它是让学习者以高级思维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和思想,从而融入原有知识结构中且能够实现知识迁移目的学习过程。在深度学习下构建游戏活动,一方面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另一方面让幼儿能够运用建构游戏体验生活,从而在建构游戏中不断地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让幼儿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那么如何在深度学习中开展建构游戏呢?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建构游戏的开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操作过程,以期让更多的教师注重建构游戏的开展,进而帮助幼儿在幼儿园期间能够健康成长,提升自我。

一、建构游戏对学生深度学习的价值体现

1. 提高幼儿的生活经验

游戏是幼儿学习迁移的主要活动,也是将实际生活中的认知进行投射,与社会环境对话的关键环节。所以在开展建构游戏时,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对游戏进行改进和优化,让更多的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对生活经验进行迁移,从而提升幼儿的生活技能,最终让幼儿在深度学习中积累生活经验,为日后的成长奠基。

2. 培养幼儿的多元品质

游戏是幼儿接触社会、参与集体活动的主要手段,也是锻炼幼儿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建构游戏时可以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指导幼儿树立团结的意识,并且能够在深度学习中学会互帮互助,懂得分享和尊重,以此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教会幼儿如何做人、做事,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为日后的发展提供保障。

3. 丰富建构游戏的内容

深度学习下建构游戏,一方面让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拓展,另一方面将建构游戏的内容得到了丰富,让原本以玩耍为目的的游戏转变为学习和探究的游戏模式,让幼儿的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幼儿的整体水平得到锻炼和强化。总之,深度学习下建构游戏的开展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实质性的帮助,是一种符合幼儿成长需求的教学活动。

二、深度学习视域下建构游戏的开展策略

1. 创设建构游戏情境,增加幼儿的深度思考

建构游戏的开展需要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能够让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所以教师在开展建构游戏时注意游戏情境的创设,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游戏的乐趣,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对游戏进行独立思考,深度学习游戏的规则,并在游戏的指引下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例如,在开展“玩积木”这一游戏时,笔者给幼儿创设了如下情境:大家都见过什么样的桥、什么样的标志性建筑?这时候幼儿开始进行思考并进行了回答:有的说我见过长江大桥,宏伟壮丽;有的幼儿说我见过北京天安门,那里有中国的历史;有的幼儿说我见过长城,我还爬了半天呢。经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幼儿投入到这一游戏中来,并结合自己的回忆运用积木拼出不同的建筑,从而让幼儿在积木的拼接中去思考如何才能搭建不同的建筑,让建筑能够牢固不倒,以此在深度学习中感知力与平衡间的关系,让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锻炼。再如,在开展“玩橡皮泥”建构游戏时,笔者给幼儿创设了以下生活情境:将一个家庭的缩影进行了展示,让幼儿边思考边通过橡皮泥制作板凳、书桌、床等起居用品,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深度学习橡皮泥的制作方法,进而在生活情境中去学习手工艺品的制作,从而增加幼儿的深度思考能力。

2. 结合生活实际经验,增强幼儿的迁移能力

建构游戏的开展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构建游戏时注意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经验对游戏内容进行优化和改进,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的技能,并且增强幼儿的迁移能力,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让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总之,建构游戏的内容是激发幼儿深度学习的关键,教师务必结合幼儿的成长需求对游戏内容进行整合和建构,以此达到建构游戏开展的目的。例如,在开展“区域材料手工制作”建构游戏时,由于幼儿对材料的认识比较欠缺,所以笔者首先给幼儿讲述了区域材料,如光盘、纸筒、木块等,让幼儿能够联想起生活经历,将废品进行二次利用从而制作出不同的作品。如利用纸筒来制作小企鹅和笔筒,利用饮料瓶来制作小猪,利用塑料来制作一些桌摆,利用瓶盖和冰糕棍来制作风车等等。让幼儿将生活中的一些认知和经验进行迁移,在想象力的帮助下能够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作品,在建构游戏中不断拓展自身的思维。再如,在开展“你来画,我来猜”游戏时,笔者就让幼儿回想生活中见到的美丽风景或者实物,之后将其搬运在画板上,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绘制,让大家能够看出画的是什么。这一建构游戏的开展让幼儿能够准确地将生活实例进行绘制,并在游戏中开展猜一猜活动,瞬间让幼儿来了兴致,并且将自己的认知进行了迁移,实现了建构游戏的开展目标,让每一位幼儿的想象力和迁移能力得到了锻炼。

3. 以开放性游戏为主,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深度学习背景下開展建构游戏的原则是坚持开放性,目的是让幼儿的思想变得开放,能够在开放的游戏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发展自己,感悟游戏的乐趣。所以,教师在建构游戏时要鼓励幼儿大胆地参与游戏的设计以及开展,让幼儿的创新能力、想象力都能获得提升,以此在建构游戏中深度思考和学习,为步入小学而做好铺垫。例如,在开展“包饺子”这一游戏时,为了让幼儿能够在建构游戏中体会游戏的开放性,并且不断地进行创新,于是笔者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己利用提供的材料包出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饺子。这个建构游戏的开展不仅要求幼儿发挥想象力,还让幼儿能够在饺子的制作过程中对材料的柔韧性以及粘合能力进行思考和分析,并且总结影响饺子外观的因素,在建构游戏中发挥创新,制作出各式各样的饺子。这个游戏的本身具备开放性和文化性,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学会中华美食的制作方法,并且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制作更多的美食。再如,在开展“你问我答”这一建构游戏时,笔者同样让幼儿发挥想象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具体的玩法如下:两名幼儿面对面,A幼儿用一只小手像蚊子一样叮B幼儿的小手,并问道:什么红?B幼儿用另一只小手往上叮B 幼儿的小手说:苹果红。A幼儿继续以蚊子叮的形式提问,如:什么黄?B幼儿回答:香蕉黄。游戏依次开展,如:什么长,什么短,什么大,什么小等,答不出来输掉的幼儿就要学一声小狗叫。就这样在这一建构游戏中让幼儿体会游戏的开放性,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结合生活实际去创新问题,回答问题,提高自我认知。

4. 借情感化游戏活动,促使幼儿获得成就感

建构游戏的形式是多元化的,有娱乐性游戏,有成长性游戏,还有创新性游戏。为了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不断地进行自主探究,并且获得成就感,教师可以将游戏情感化,以此让幼儿的情感产生共鸣,最后在游戏的帮助和指导下能够不断地刷新自己的认知,在建构游戏的开展中肯定自己,树立成长的信心,为今后的发展树立美好的愿望。例如,很多幼儿对游戏“情有独钟”,原因在于游戏可以带给幼儿乐趣,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应用能力和团结意识,但是一些幼儿会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很少参与游戏,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幼儿的兴趣,开展情感化建构游戏,如将游戏的材料设计为亮色、暖色,给幼儿以温暖的感觉,并且在游戏中树立成长的信心,以此不断地提升自己。或者教师可以将游戏道具中贴上不同的图片,如在运动材料“刺球”上贴上嘴巴,打扮成“妈妈”的样子,建立幼儿与游戏材料间的亲密感。具体的游戏玩法为:让幼儿躺在干净、柔软的垫子上,告诉幼儿“刺球妈妈”要亲吻你们的身体了,之后教师推着“亲吻球”滚过幼儿的各个部位(胸、肚子、腿、屁股等),让幼儿感受“亲吻球”,并能够消除对父母的依赖,用语言和眼神与“亲吻球”进行交流,最终喜欢上建构游戏,获得自我成就感。再如,在开展“动物毛线衣”这一游戏时,笔者指导幼儿为各种小动物的布偶穿衣服,并介绍动物宝宝外衣的颜色,之后让幼儿在游戏的参与过程中强化自身的生活技能,提高颜色的辨识度。最后,笔者展示幼儿给小动物穿衣的成果,并以小动物的口吻表示感谢,激发幼儿帮助小动物的情感,让幼儿的成就感得到满足。可见,情感化建构游戏的开展不仅让幼儿进行了深度学习,还让幼儿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实现了全面发展,所以情感化游戏的开展值得被推广。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构建游戏一方面让幼儿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培养,生活经验得到了积累,还让幼儿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应注意建构游戏的构建,结合幼儿的成长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有趣的游戏,并建立游戏规则后鼓励幼儿参与其中,并在游戏中不断地升华自身的思想,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完成启蒙教育的目标,为日后步入小学而奠基。为了能够进一步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接下来仍需教师再接再厉,对游戏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去,将游戏的育人价值得以体现。

猜你喜欢

建构深度游戏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建构游戏玩不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