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不远人,人无异国”

2023-05-30杨乐

友声 2023年1期
关键词:庆州崔氏新罗

杨乐

崔致远(公元855—949年),字海夫,号孤云,唐朝时代新罗国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人。韩国崔氏宗亲尊崇的先祖,也是中韩友好交往的“文化大使”,为中韩友好做出了卓越贡献。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中韩经济界午餐会上演讲时曾特别提到:“新罗文学家崔致远长期在中国扬州生活和工作,留下了著名的《桂苑笔耕集》。在千百年的中韩历史交流中,崔致远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崔致远出生于新罗文圣王十六年(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年),12岁时(866年)随商船入唐求学,至30岁时(884年)返回新罗,在中国学习、生活、工作达18年之久。公元866—884年的18年间,崔致远先后在唐朝首都长安学习、在洛阳游历、在溧水出任县尉,唐广明元年(880年),崔致远26岁时来到扬州,投于淮南節度使高骈的幕下,自称“桂苑行人”。唐中和元年(881年)被任命为馆驿巡官,唐中和二年(882年)升任都统巡官,奏唐僖宗授“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职、赐“绯鱼袋”。

在扬州生活工作的5年(公元880--884年),是崔致远一生中至为重要的时期。崔致远在扬州担任的主要官职是馆驿巡官,职司主要是传递消息、报送公文、转运官物以及按品级供给来往官员行旅食宿所需。但由于高骈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就把撰写奏章等公文的重任也交给了他,而崔致远也想借此施展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抱负。史载其“专委笔砚军书,竭力抵当,四年用心,万有余首”。其唐中和元年七月所作《檄黄巢文》,震动朝野,名满天下。据传黄巢读其檄文,竟“惊而堕于椅下”。

在扬州期间,是崔致远文学创作的巅峰岁月,其名扬后世的《桂苑笔耕集》(20卷)大部分完成于这一阶段。《桂苑笔耕集》是朝鲜半岛的第一部汉文诗文集,被后代学者称为“东方艺苑之本始”。《桂苑笔耕集》不但存留了许多晚唐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珍贵史料,同时也是研究唐代扬州历史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比如其中《进漆器状》《进金银器状》《进绫绢锦绮等状》《进御衣段状》所记述的大量上乘物品,主产地为扬州,说明了唐代扬州手工业的发达;又如《谢新茶状》中说:“伏以蜀冈养秀,隋苑腾芳,始兴采撷之功,方就精华之味”,并赞赏蜀冈茶“不假梅林,自能愈渴。免求萱草,始得忘忧”,是茶中精品,指明了扬州蜀冈自古就是上佳的产茶之地;而对于其生活工作的扬州的四时风光,崔致远这样描写道:“花铺露锦留连蝶,柳织烟丝惹绊莺”(春),“藜杖夜携孤屿月,苇帘朝卷远村烟”(夏),“远树参差江畔路,寒云零落马前峰”(秋),“僧寻泉脉敲冰汲,鹤起松梢摆雪飞”(冬),充分表明了崔致远对扬州这“第二故乡”的赞美和热爱。

唐中和四年(884年),崔致远以“淮南入新罗兼送诏书‘国信使’”的身份回到新罗。崔致远的文学成就备受尊崇,被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和“百世之师”的尊称。高丽显宗十一年(1020年),朝廷追赠他为“内史令”,十四年(1023年)又赠谥“文昌侯”,至今韩国人民还在先圣庙供奉他的塑像。

作为崔致远的第二故乡,扬州一直致力于保护崔氏遗迹、研究崔氏文化、促进中韩友好。2001年10月,扬州市举办“中韩经济文化交流周”期间,召开了“中韩崔致远学术研讨会”,并举办了“来自新罗的友好使者——崔致远与扬州”史料陈列等活动,韩国前总统全斗焕、前总理姜英勋、社科院理事长金俊烨、二十一世纪友好协会理事长金汉圭、韩中亲善协会理事长李世基等政要分别前来参加活动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活动期间,拥有200万之众的“韩国庆州崔氏中央宗亲会”首次组团来扬祭奠先祖,拉开了扬州与韩国庆州友好交往的序幕。此后,崔氏后人每年10月15日都来扬举行祭奠活动,“10月15日”这一天,也被扬州定为“中韩友好交流日”。韩国崔氏宗亲会会长崔炎为之感叹说:“扬州是所有韩国崔氏人的第二故乡!”

鉴于崔致远是中韩关系史、中韩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在中韩友好交往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扬州市人民政府决定设立一座“崔致远纪念馆”以作为两国人民永久的纪念。2005年崔致远纪念馆项目获外交部批准并开工建设,至2007年中韩建交十五周年时项目落成。“崔致远纪念馆”选址于唐城遗址博物馆东部片区,这里不仅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遗址,同时也是崔致远当年在扬州供职的所在地。馆内主要建筑有集中展示崔致远在扬州活动场景的“崔致远纪念堂”和“中韩友谊纪念碑”“崔致远纪念碑亭”等。2007年10月15日举行了“崔致远纪念馆开馆暨崔致远塑像揭幕仪式”。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邱国洪、韩国驻沪总领事金扬、扬州市政府市长王燕文、韩国崔氏宗亲会名誉会长崔炎等共同为纪念馆开馆剪彩。金扬先生致辞说:“扬州与韩国有一千多年交往基础,双方因崔致远而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这将进一步增进韩国与扬州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开馆仪式后,中韩代表及崔氏宗亲会成员共同种植了“中韩友谊林”,以表达中韩人民世代友好的愿景。

自2001年起,每逢10月15日的“中韩文化交流日”,除崔氏中央宗亲会来扬开展祭享仪式外,扬州亦同时举办纪念崔致远的专题活动。如2013年举办的“第三届孤云国际学术大会”;2015年举办的“崔致远研究暨中韩学术交流展”;2016年举行的“崔致远先生立像及生平事迹主题浮雕揭幕仪式”等。

2019年10月15日,300多名崔致远后人在韩国庆州崔氏中央宗亲会会长崔孝锡率领下,来扬参加“人百己千碑”揭幕活动和祭享仪式。此次祭享活动是自2001年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当天上午,300多名崔氏后人身穿民族传统服饰,按照韩式礼仪举行了隆重的祭享仪式,并为代表崔致远在长安求学时“人百之吾千之”刻苦勤奋精神的“人百己千碑”揭幕。崔孝锡表示,“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崔致远来到扬州供职,现在崔氏后人又沿着他的足迹来到了这里,我们也将继续努力,为中韩两国友好交往作出自己的贡献。” 专程前来参加活动的韩国驻沪总领事崔泳衫表示:“扬州举办纪念崔致远活动,以传承崔致远精神为纽带,为增进韩中两国的交流、扩大各个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希望两地延续崔致远结下的千年友好情缘,推进中韩友好关系不断发展。”

2020年至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崔氏宗亲会未能来扬祭奠先祖,扬州崔致远纪念馆与崔氏宗亲会采用“云直播”的方式,远程举办了崔致远“告由祭”活动。

庆州是“新罗文化圣人”“中韩文化交流史第一人”崔致远的故乡。与古城扬州一样,庆州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庆州市位于韩国东南部,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城市,是新罗时代的千年首都。1995年庆州的“佛国寺”和“石窟庵”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庆州城遗址”也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庆州市现有世界文化遗产52处,被誉为“没有屋顶的博物馆”。扬州作为崔致远的第二故乡,与庆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情感维系,2001年以来,两市以崔致远为纽带,在经贸、议会、学术、人文、旅游、教育等各领域交流频繁。

2008年11月24日,庆州市市长白相承率“韩国庆州市友好代表团”一行专程来扬参加扬州与庆州结好签字仪式及相关活动。白相承和扬州市市长王燕文分别代表两市签订了《中国扬州市与韩国庆州市正式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协议书》。签字仪式上,王燕文表示:2007年中韩建交15周年之际,扬州与庆州签署了“友好交流备忘录”,两市在旅游、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友谊。希望以正式结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友好交往和经贸往来,积极推动两市关系发展,将中韩友谊发扬光大。白相承表示:非常高兴看到两市之间友好的交往,希望进一步加深相互间的理解和友谊,续写韩中两国人民友谊的新篇章。25日晚,庆州市代表团在扬州举办了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古丝绸之路的经由地----韩国千年古都庆州市旅游推介会”,表达了两市结好、旅游先行的美好意愿。

2013年是扬州和庆州正式结好五周年。10月14日,以庆州市市长崔良植为首的“韩国庆州市友好代表团”一行来扬访问。扬州市长朱民阳在迎宾馆会见了崔良植市长一行。朱民阳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崔致远的千年情缘让大家相聚在一起。朱民阳回顾了扬州与庆州多年来的友好交往情况,期待进一步推动双方经济与文化合作。崔良植表示,崔致远是双方人文领域交流的先驱者,将以崔致远为纽带,共同推进两地人民深入交流、城市之间广泛合作。五周年活动期间,举办了“跨越千年的记忆—崔致远与扬州”图片展,韩国驻沪总领事具相灿,庆州市市长崔良植、议长郑锡镐,崔氏宗亲会会长崔炎和扬州市领导及各界群众一同观看了展览。“跨越千年的记忆”图片展分为“开放的唐代扬州”“新罗的友好使者”“延续的千年情缘”三个单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崔致远的非凡人生和在中韩交往史上的深远影响。

2019年11月13-14日,由庆州市议长尹炳吉率领的“韩国庆州市友好代表团”一行到访扬州。13日下午,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忠盛会见了代表团一行。李忠盛表示:扬州与韩国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扬州与庆州因崔致远而结缘,2001年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崔氏宗亲来扬拜谒崔致远,扬州还修建了中国第一个以外国人命名的纪念馆----“崔致远纪念馆”,在中韩关系上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希望进一步密切扬州与庆州的友好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市议会、人大间的交流合作,携手为中韩友好作出应有的贡献。尹炳吉表示,自2008年两市结为友好城市以来,双方在各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友好交流,衷心希望议会、人大携手合作,在两市合作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形成长久而紧密的联系。14日上午,扬州市副市长余珽会见了代表团一行,着重向代表团介绍了扬州成功申报“东亚文化之都”的主要情况,并希望进一步加强两市在文化、旅游以及经贸方面的交流。尹炳吉议长表示,扬州是一座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此次专程来学习扬州在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方面的经验,争取庆州申报“东亚文化之都”成功。尹炳吉说,将延续崔致远先生与扬州结下的友好情缘,为两市友好交往作出更大的贡献。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2020年扬州发生新冠疫情之后,作为扬州的国际友好城市,庆州市立刻向扬州伸出援手,助力扬州抗击疫情。除捐赠KF94防护口罩等大量防疫物资外,并发来了庆州市长朱洛荣的亲笔慰问信:“祝愿扬州人民能早日摆脱疫情,恢复健康幸福的生活。”同样,扬州也高度关注着国际友城的疫情发展情况,当庆州市出现抗疫物资短缺时,扬州随即决定向庆州回赠医疗物资,与友城人民共同抗击疫情。市长张宝娟代表460万扬州人民向庆州人民表示慰问并送上祝福。发往庆州的物资捐赠箱上还特地写上了崔致远著名的诗句“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以表达崔致远的第二故乡----扬州对庆州人民的牵挂与深情。与此同时,崔致远纪念馆所在地的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也紧急筹集了20000只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寄往庆州,随物资一同寄去的还有《共看明月皆如此,江南江北春水长----致韩国庆州市民朋友的一封信》,信中用“两州人民同风雨,携手抗疫盼春来”这样朴素的话语,表达了对崔致远家乡人民的美好祝愿和两地共同战胜疫情的信心。庆州市市长朱洛荣激动地回信感谢说:“你们的慷慨相助、雪中送炭,显得如此弥足珍贵。你们捐赠的物资中包含的友谊对庆州全市市民都是極大的鼓舞与鼓励。衷心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庆州和扬州能携手共度美好春天”。

2021年4月29日下午,应庆州市市长朱洛荣邀请,扬州市市长张宝娟参加“庆州-扬州市长线上会谈”,共商扬州和庆州两市未来发展方向,深化友好交流。会谈中,张宝娟表示:庆州和扬州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同为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和“东亚文化之都”,在城市品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市间开展友好交往以来,互助共进、携手发展,作为“国际友好城市”名副其实。张宝娟介绍了扬州当前疫情防控、文化旅游以及正在举办的“2021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等情况。张宝娟感谢庆州市积极参与“世园会”展园展位建设,为“世园会”增添了丰富的韩国元素,也向市民、游客展现了友城庆州市的城市魅力。张宝娟说,“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疫情没有阻断两市之间的深厚情义。相信在后疫情时代,两市一定能够开辟友城交流新渠道,推进全方位、各领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朱洛荣感谢扬州市在庆州疫情严重时雪中送炭,积极筹备捐贈的抗疫物资。他介绍了庆州市当前疫情防控情况和“樱花马拉松比赛”“新罗文化节”等传统文化活动。他表示,庆州是崔致远的故乡,庆州与扬州结好以来,以崔致远为纽带开展了丰富的交流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两市开展更多交流合作,共同谱写两市合作新篇章。

每年的6月8日是公元前57年朴赫居世创建新罗王国的建国日。庆州作为新罗王朝千年古都,自2007年开始将这一天定为“庆州市民节”。2022年6月8日,应庆州市代市长金昊珍邀请,作为2022年“庆州市民节”唯一受邀的中国地方城市, 扬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锴竑在“第15届庆州市民节”开幕之际向友城庆州人民送上视频祝福。他说:“扬州与庆州同为‘东亚文化之都’,都是两国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又因崔致远而结缘。两市文化相通、民心相融,多年来交流合作不断、硕果累累。期盼疫情过后两市市民你来我往、增进友谊。祝愿庆州市民日活动圆满成功,祝愿庆州、扬州两市携手并进,友谊长青!”

2022年6月30日,江苏省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友城交流周”活动。应扬州市邀请,庆州市市长朱洛荣以视频方式参加开幕式并致辞。致辞中,朱洛荣市长深情回顾了庆州与扬州的友好交往,他说:“新罗大学者崔致远先生曾于唐朝在扬州为官,庆州市和江苏省扬州市因这位历史人物结缘,于2008年建立友城关系。同时,庆州和扬州分别为代表韩中两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两市基于这些共同点,在文化、旅游、体育、行政等领域积极开展各项交流。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两市守望相助、共克时艰,通过互赠防疫物资和书信往来、举行市长视频连线会议,相互关心、鼓励与支持,展现了‘患难见真情’这句话的真谛。庆州市愿与扬州市‘对话合作、共享未来’,共同为增进韩国和中国、庆州和扬州的友谊添砖加瓦。”

扬州与庆州自2001年开展友好交往以来,厚植传统友谊,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2008年正式缔结友城以后,更是深挖合作潜力,在经贸、人文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愈加广泛而深入;在疫情和后疫情时期,友城人民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分享经验,合作抗疫。多年来,两市以崔致远为纽带,共铺发展之路,共享合作之果,生动诠释了“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的千年情缘。2023年是扬州与庆州正式结好十五周年,两市必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拓展两市间的交流与合作,携手推动友城关系“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庆州崔氏新罗
域外汉诗:新罗新生代诗人崔匡裕的汉诗研究
娄新罗
庆州白塔与庆陵、庆州城初探
崔氏腹部八法治疗儿童便秘的教学应用
高句丽灭亡后遗民的叛乱及唐与新罗关系
Biotechn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Betelvine (Piper betle L.): A review on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rospects
天安新罗舒泰酒店正式开业
性格命运,皆在六笑一哭中
人性的自我觉醒与救赎
——谈大型古装淮剧《马前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