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单元习作,实施随课微写

2023-05-30王昌珍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母鸡手法习作

王昌珍

随课微写,是伴随课文教学所进行的微型习作训练的简称,意指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根据单元习作内容,结合课文表达特点,有意识地融入相关微型习作训练,以更加有效地达成单元习作目标,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中高年级教材中,大多数单元内部阅读与习作高度相关,体现出“阅读学方法,习作用方法”的关系。这样的单元,我们就可以立足单元习作,将其所需技能分解到随课微写中去先行实践,从而更稳步有序地达成单元习作目标,大幅度提升学生书面语言表达水平。下面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来阐述具体做法。

一、纵向贯通,确定单元习作目标

明确了单元习作的任务和要求,接着对教材中相同题材的习作任务进行纵向比较,就基本可以准确定位本单元的习作目标了。

教材中,关于“动物”题材的习作活动共设置了三次。第一次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写话《我想养只小动物》,要求写出自己想养的小动物的名称,试着写几条理由。写话内容比较简单,重点是把话写通顺。第二次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学习搜集整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信息,准确地介绍国宝大熊猫。这次习作有初步的说明文雏形。第三次就是本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更加侧重于在特定情境中介绍动物朋友的主要特点,其中“朋友”一词透露出感情很深。

这三次关于动物话题的习作之间是有联系的,从主观地表达自己想养一只小动物的理由,到客观地借助资料介绍大熊猫,再到在特定情境中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既有客观介绍,又有主观的情感渗透),可以看出教材的编排是有梯度、有提升的。

这样,纵向比较了本次习作在教材“动物”话题习作链中的独特地位,结合本单元习作内容和要求,可以初步确定以下两个习作目标:

1.根据具体情境,有条理、有重点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动物朋友的主要特点。

2.在介绍中含蓄表达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这两个目标主要包含了这样两个要点:内容上,要写出动物朋友的主要特点,表达出喜爱之情;表达上,要有条理、有重点地介绍。

其中,“有条理、有重点地介绍”是二年级写话《我想养只小动物》要求有条理地写出多条理由的升级版,需要在占有一定量的素材之后,再来安排材料顺序和确定重点材料。因此,可以在本单元的三次随课微写中不断积累素材,为单元习作做好前期准备,降低习作难度。本单元的“表达喜爱之情”,结合课文内容和特点,不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喜爱之情,而是在介绍这一动物朋友的突出特点的过程中,处处渗透自己的感情。比如《猫》《母鸡》和《白鹅》等无不是这样,把对象当作人来写,在对比、夸张地描写对方特点的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它们的喜爱。本单元阅读能力要素就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因而这一目标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实现。

本单元习作能力要素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由此可见,“写出特點”是本单元随课微写需要重点做好、做实的目标。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家是怎样写出动物的特点的,然后在随课微写中迁移仿写,积累方法,提升技能。

二、横向联系,设计随课微写活动

本单元习作能力要素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那么,如何写出动物朋友的特点呢?这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课文,了解作家是怎样写出动物主要特点的,然后将三篇课文的习作方法综合起来考量,以不重复和互相补充为基准,分别选择和设定单篇微写点。

设置微写点时,可以参照课后思考题、课后小练笔来进行微习作,也可以对课文相关语段进行迁移练写或内容补白,核心是要围绕单元习作所需技能来设置,这样使每个单元内部的习作活动形成一个整体,合力解锁一项习作技能,不断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比如在《猫》一文中,作者处处使用对比,将猫复杂的古怪性格描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只既古怪又可爱的猫。课后小练笔以课文第2自然段部分语句为例,让学生读一读,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仔细研读可以发现,这段话用了“说它……的确……可是……就会……”句式,将小猫既乖巧又调皮的复杂性格写得清楚明白。可以看出,对比是本文主要的表现手法,这样,我们就可以结合这个小练笔,让学生确定一种自己的动物朋友,想一想它有没有像老舍笔下的猫这样看似矛盾的性格特点,然后列出关键词,采用这个句式,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一个片段,表现动物朋友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

比如在《母鸡》一文中,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方式写出了自己对母鸡的喜爱。例如对母鸡态度的前后反差进行对比,从“我一向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特点。而夸张手法的运用又使母鸡的一些特点跃然纸上,比如写母鸡下蛋,作者说“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那么,如何设定本课的微写点呢?首先,对比手法前一课已经设置过了,这一课不再重复设置;其次,欲扬先抑的手法虽然是本课的主要习作手法,但它涉及篇章的构思,比较宏大,与随课微写重在一个“微”字不相符合,也可舍去;最后保留下来的微写点就是让学生尝试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动物朋友某一特点,这样更具操作性,习作任务也较简单。

再比如《白鹅》一课,作者运用了对比、夸张、拟人等多种手法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表达了对它的喜爱之情。结合课后思考题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揣摩“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一句的表达特点,感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白鹅,以人的视角来看待鹅,写出来的文章更加富有人情味儿,也更有趣。这样,可以迁移练写自己的动物朋友,赋予它作为“朋友”的“人”的特性,来表现它的某些特点,很有意思,学生会很感兴趣。

这样,通过横向联系单元内容,立足单元习作,结合课文表达特点,设定出每课微写点,整个单元的习作活动就变得丰富立体了。实质上,每一个微写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对比中可以有夸张,夸张中可以有拟人,或者拟人时可兼对比,等等。它们共同为循序渐进地达成单元习作目标服务,使练写更充分,也更简单。

本单元练写活动整体设计见表1:

三、一课一评,设定两类评价标准

对随课微写的评价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考察该课微写目标达成度的“基本项”,二是激励精彩表达的“附加项”(或叫“鼓励项”)。其中,“基本项”的评价重在紧扣微写目标制订评价标准,保持“教—写—评”一致,做到一课一评,使学生明确知道自己的微写是否达到目标,以及改进方向在哪里。这是每课微写的“保底标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员达标。“附加项”的评价侧重于语言表达上的亮点,每处亮点均予以加星鼓励,

以表扬学生个性化的精彩表达。两类标准相结合,使每次随课微写的评价都能做到“下要保底(达标),上不封顶(激励)”,从而有效发挥评价的鉴定、导向和激励等作用。

比如《猫》一课的随课微写,根据微写活动的设计,教学目标定为“根据课后小练笔,使用‘说它……的确……可是……就会……句式,尝试使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动物朋友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根据这一目标,第一种保底型的基本标准可以设定为:

1.采用“说它……的确……可是……就会……”句式写出动物朋友的特点。(两颗星)

2.对比鲜明,动物朋友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突出。(三颗星)

这两条基本项满分5颗星,对标评星,学生只要得到3颗星以上就基本达标。不过,由于训练目标明确,学生仿写难度不高,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满星,激励作用非常明显。

第二类激励性的附加标准指向语言表达,可以设定为:表达上的亮点每处可得一颗星。具体操作时,可在学生朗读、展示作品时,及时画线标注学生觉得精彩的词句,待基本项评星结束后,再将标注的精彩点每处一颗星附加上去,这样上不封顶,学生就能获得更多星星,很有成就感,有利于持续保持随课微写的兴趣,最终形成习惯。

本单元随课微写的评价标准见表2:

(作者单位:安徽广德市教育体育局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母鸡手法习作
母鸡
母鸡下蛋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母鸡
习作展示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