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开展的策略

2023-05-30袁兰兰

天津教育·上 2023年1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材料

袁兰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每天为幼儿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由此可见,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每天都要展开的活动,更是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在园内的重要工作,在玩耍中获取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对其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如何让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展开自主游戏,是教师们长期探讨的难题。

本文基于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环节,对幼儿游戏状态及活动情况展开分析与探讨,从场地调控、材料投放、教师介入、自主创设四个视角出发,以发展幼儿自主游戏意识为教育目标,以期对一线幼儿教师有所帮助。

一、场地调控——科学规划户外游戏环境

通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越是对场地进行布置与规划,幼儿的活动兴趣越低。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并询问幼儿的游戏想法后,教师充分了解到:过于繁琐的装饰与无法连接的游戏区域对幼儿的游戏活动造成了阻碍,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思维。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其脑海中有着无数古灵精怪的想法。因此要想保证户外游戏活动的质量,促使幼儿形成自主游戏意识,教师要对户外场地进行调整,科学规划户外游戏环境,满足3—6岁幼儿的活动需求,让其在环境中获取良好的学习体验,做好自主游戏活动前的准备。

第一,创设满足幼儿年龄发展需求的游戏环境。3—6岁幼儿对户外环境具有极强的兴趣,对自然类的物品具有极强的探索欲,常常会询问教师有关自然现象的问题。基于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要对户外自主游戏区域进行改革,取消过于繁琐的“装饰”,让户外自主游戏“回归自然、回归本真”,让幼儿与自然环境展开互动,通过探索自然中的元素构建其喜欢的活动,既能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又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达成活动的教育目标。

第二,环境的创设要突出“动静结合”的原则。“动静结合”要求教师将“动态区”与“静态区”划分开来,满足不同幼儿在游戏中的需求。幼儿对跑、跳类的活动具有极强的兴趣,与一个个小型的区域游戏相比,幼儿更喜欢在宽敞的操场上与同伴跑来跑去。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将一些大型的器械、区域移至活动区的边缘,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敞的活动空间,实现“动态区”的划分。而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会有部分幼儿产生疲惫的状态,教师可创设“静态休息区”,在户外的角落或各个区域间创设小型的“休息补给站”,满足幼儿的休息需求。将动态区与静态区巧妙结合,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同时使户外自主游戏更具趣味性。

第三,环境的创设要具有“混龄游戏”的特点。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属于集体性的活动,在游戏活动展开时,小、中、大班幼儿会在同一个空间内展开游戏,在共同游戏中获取全新的游戏体验。根据幼儿户外活动的这一特点,教师要对户外游戏进行调整,突出“混龄教育”的模式,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幼儿的需求。如在区域活动展开时,教师要调整游戏材料,既要投放一些难度较高的素材,满足中大班幼儿的需求,也要投放难度较低的材料,满足小班幼儿的想法;在操作台、玩具的选择上,要根据幼儿的高度投放不同大小的材料,满足每一个阶段幼儿的需求,保证混龄游戏活动质量。这样的游戏方式能让幼儿感受到活动的趣味性,让其对户外自主游戏产生更高的热情,在玩中实现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二、材料投放——立足幼儿户外游戏需求

材料是决定活动质量的关键,也是吸引幼儿活动质量的根本。在展开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要注重材料的投放,将幼儿对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需求放在首位,通过材料的有效引导,激活幼儿的创新思维,让其在活动中产生更多的热情,从而实现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一)差异化投放,契合幼儿需求

受年龄、经验、个人能力、基础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幼儿能力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面对同一项活动时会产生不同的情况,不同能力的幼儿对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教师投放材料应做到“差异化”投放,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观察其在活动中對材料的应用状态,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感。

首先,教师要观察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对某一项材料感兴趣,其对材料的消耗较多,会搭建出各种各样的物品。教师可在活动前和活动后统计材料数量、使用情况及幼儿体验,及时补充材料,为幼儿的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如在统计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对某一项材料的使用情况不理想,便可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总结材料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作出调整,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从而在操作中实现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活动特点,投放具有差异性的材料。如部分幼儿精细操作能力较强,教师便可适当地提高游戏难度,让幼儿在操作中实现能力的突破;部分幼儿对“手工类”素材较为感兴趣,教师可在材料区中准备一些“低结构性”材料,丰富幼儿的游戏选择,更好地推动幼儿自主游戏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各方面能力。

(二)需求性投放,满足游戏所需

在幼儿的自主游戏过程中,其对材料的需求是展开活动的根本。在展开户外自主游戏前,教师要询问幼儿的材料需求,使用“师幼共集”或“教师投放”两种方式,与幼儿在活动前做好游戏准备,确保后续游戏活动的质量。

在游戏活动展开前,教师可询问幼儿一些问题:大家今天想要玩什么游戏?需要用到哪些材料?需要老师帮你们做些什么?直接抛出活动问题,让幼儿自主讲述活动中所需要的材料,教师观察区域中的素材,出现空缺及时补充,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确保后续活动的有序进行。针对一些“好收集”的材料,教师可带领幼儿探索自然环境,与幼儿一同收集活动素材,为后续的游戏内容做好准备。而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活动展开分析,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状态,若出现材料短缺的情况,第一时间补充,保证幼儿游戏的秩序,让其产生更加浓厚的游戏热情,获取更好的游戏体验感。

(三)分层次投放,分析年龄特点

“分层次”投放要求教师立足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的发展阶段和成长速度投放具有“阶级性”的材料。以中班幼儿为例,该阶段幼儿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在这一年中幼儿的能力会突飛猛进,对材料的应用与选择需要不断地更新交替。因此,教师投放材料时要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更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素材。

在中班幼儿初期阶段,教师投放的材料要便捷、易操作,该阶段幼儿能力有限,难度过高的材料会让其获得不好的游戏体验,为避免幼儿出现消极情绪,教师要选择一些简单的游戏材料;在中班中期,幼儿能力有所提升,对各种新奇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探索欲,教师可投放具有操作性的材料,在满足幼儿操作需求的同时发展幼儿的学习能力,保证户外自主游戏的质量;在中班后期,幼儿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挑战心理越来越强,教师可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自我突破,在趣味学习中让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加入游戏中,激活幼儿的主观意识,使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效果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幼儿的成长和学习中。

三、介入指导——给予幼儿有效活动经验

幼儿的能力是在不断应用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主要工作,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自主解决问题,而能力较低的幼儿遇到问题时常常出现退缩心理,玩着玩着便放弃了,影响了自主游戏活动的质量。针对幼儿的不同情况,教师应当选择合适的介入与指导方式,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状态,给予其一些有效的活动经验,推动幼儿的游戏进程,提高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效率。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状态和实际情况。针对部分遇到游戏瓶颈的幼儿,教师要观察其在活动中的状态及对材料的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其引导。如幼儿对某项材料操作不明白时,教师可出示操作使用图,帮助幼儿突破困难;观察到幼儿间沟通出现问题,教师可使用相同的游戏身份,扮演幼儿的游戏同伴,及时介入幼儿的争吵,如你们在玩什么游戏,老师可以加入进来吗?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展开对话,巧妙地介入幼儿的矛盾与争吵中,同幼儿一起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后,教师便可悄悄地退出游戏,以推动自主游戏发展,促进其更好地成长。

四、自主创设——引导幼儿自主规划游戏

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要求幼儿能自主规划游戏过程,对游戏内容有自己的想法及计划,能准确、清晰地说出自己的需求。基于此,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开展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幼儿树立“规划游戏”的意识,逐步加强幼儿的自主游戏意识。

(一)活动前规划

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展开前,教师要引导幼儿做好活动前规划。活动前规划要求幼儿对今日活动自主设计、自主规划,通过教师的积极询问与引导,准确地说出活动计划与方向,对游戏内容有着明确的目标。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利用更衣环节或活动准备环节询问幼儿一些问题,并观察其对问题的回应及态度,引导幼儿自主展开游戏规划与设计。

活动开始前,教师可针对本次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提出一些问题。如:今天的活动大家想做什么?有什么想法或计划吗?教师在活动前抛出问题,引导幼儿主动对活动进行规划与设计,并对幼儿的计划给予肯定。幼儿讲述自己的活动计划时,教师要观察不同幼儿的状态,针对一些不爱讲话、活动兴致不高或没有明确目标的幼儿,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如:上次活动你做了哪些事情?还有哪些没做完的工作吗?要不要再次挑战一下?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此类话语能给予幼儿别样的肯定与鼓励,既能调动幼儿的游戏意识,使其在教师的鼓励下找到游戏方向,也能尝试一些更具挑战性的事情,在趣味玩耍中实现能力的提升,学会自主展开户外游戏。

(二)活动后总结

通常情况下,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常常忽略总结这一环节,几句话匆匆带过,忽略了其蕴含的教育价值。基于此,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开发总结环节的功能,让幼儿学会归纳、总结经验,引导其展开第二次活动计划,为下一次户外游戏活动做好铺垫。

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不要第一时间带领幼儿收队,可以利用户外环境中的休息区域,与幼儿们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教师率先提出问题:今天大家都玩了什么游戏?完成自己心中的目标了吗?通过问题引导幼儿回顾自己活动前的计划,说出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积极地与同伴分享活动过程。教师要对幼儿的讲述给予积极回应,并提出下一问题:看来大家今天的游戏都很有趣,那么下次游戏大家想做什么?有什么全新的游戏计划吗?通过问题再次引导幼儿进行规划,在自主总结的基础上学会自主设计,围绕幼儿的兴趣共同探讨,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与此同时,针对一些能力较差、表达欲望较低的幼儿,教师要对其展开差异化引导。如在活动间隙教师可单独询问此类幼儿:今天的活动你完成任务了吗?有没有挑战成功?单独询问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幼儿的活动情况。幼儿讲述完,教师要给予其肯定性、鼓励性的回应,如:我就知道你可以做到,你可真厉害!或没关系的,下一次老师陪你一起,我们一起战胜困难!此类话语能给幼儿带来学习成就感,也能使幼儿对下次活动充满期待,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幼儿自主计划游戏的意识,达成教育目标。

五、结语

总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与幼儿的自主探索,在游戏中获取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身为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幼儿在活动中的状态,从材料上进行调控,投放更适合幼儿发展的素材,引导幼儿学会自主计划游戏内容、目标、方式,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将游戏的决策权交到幼儿手中,让幼儿真正地成为游戏的主人,将户外自主游戏环节的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

(宋行军)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材料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