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复述的方式教学民间故事

2023-05-30毛海鹰

关键词:民间故事小学语文

毛海鹰

摘要:用复述的方式教学民间故事,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拟小标题概括情节、绘思维导图展现情节、制表格梳理情节等方式,理清故事脉络,做到简要复述;通过充分理解人物形象、准确把握故事结构、探寻语言规律,原样再现故事,做到详细复述;通过补充留白、转换角色、表演评议的形式,生动演绎故事,做到创造性复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民间故事;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创造性复述

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门类,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民间故事凝聚着人类高度的智慧,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民族之魂的心灵皈依。对于学生来说,生动有趣且思想健康的优秀民间故事是帮助其健康成长的精神养分,是开启其思想、涵养其人格、提高其审美能力的重要凭借。

结合教材对民间故事的教学目标设定,立足民间故事独有的教学价值,笔者尝试用复述的方式教学民间故事。复述大致分为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创造性复述。三种复述形式在中、高年段的教学中可以综合运用,但又各有偏重:中年段,以简要复述与详细复述为主,关注两者的衔接过渡;高年段,以创造性复述为主,但需要以前面两种复述为基础。

一、简要复述,理清故事脉络

简要复述是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学生简要复述的过程,就是提取主要信息、理清故事脉络并记忆表达的过程。相比于其他题材,选入教材的民间故事篇幅比较长。简要复述这些故事的主要情节,对学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在统编教材的有效实施中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实践研究”(编号:Jb/2020/0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而言有一定难度,因此,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拟小标题概括情节、绘思维导图展现情节、制表格梳理情节等方式,理清故事脉络。

(一)拟小标题概括情节

提炼小标题是概括主要内容的重要方法之一,需要从主要情节中提取关键信息,并用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例如,教学《牛郎织女》,可以抓住主要情节概括出“身世凄苦,与牛为友”“老牛相助,喜结良缘”“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织女被抓,天河两隔”“初心不改,七夕相会”的小标题。之后再根据这一串小标题,学生就能连词成句段,简要复述出“牛郎织女”的故事了。

(二)绘思维导图展现情节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联系。学生简要复述故事的难点在于厘清故事层次结构、快速记忆语言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而思维导图作为形象化的思维方式,恰能突破这两个难点。例如,《漏》一文的课后习题,用图呈现故事地点的变化,又以简练的文字介绍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学生以此为拐杖,就能简要复述《漏》这篇两千多字的长文。以此为基,教师在教学下一课《枣核》时,可指引学生同样抓住地点变化的顺序绘制出思维导图(如图1)。学生梳理与地点和与故事情节相关的信息,填入思维导图,便能做到对照图示简要复述。

(三)制表格梳理情节

表格以行和列的形式组织信息,结构严谨,能够简明扼要地展示文本信息,效果直观。指引学生绘制表格简要复述,有助于学生快速地梳理民间故事中的主要事件,以及各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教师执教《枣核》一文时,运用表1帮助学生梳理主要情节,让学生能够顺着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脉络,轻松完成简要复述。

事件赶回牲口斗败县官起因衙役牵走牲口县官带衙役捉人经过吆喝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再吆喝到处蹦又吆喝蹦到县官胡子上结果赶回牲口斗败县官二、详细复述,原样再现故事

详细复述,通俗地说,就是原样再现故事,有助于复现故事较完整的形态,更有利于学生在讲述过程中把握故事表达要素。详细复述,需要学生充分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准确把握故事结构,探寻语言规律。

(一)充分理解人物形象

民间故事塑造了很多特点鲜明的人物,教材选入的民间故事有不少也是以人物命名的,可见“人物”是民间故事的要素之一。详细复述这类民间故事,需要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充分理解人物形象。可以从两个层面着手。第一,以问题导引的形式把握人物形象。如《枣核》一文,教学时可以直接从课题入手,以问题“这孩子为什么取名为‘枣核’呢?他有什么特点?”导引,指引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学生精读课文,便会了解到“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此时,教师再以问题“你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枣核的聪明呢?”导引学生思考,学生很快就发现故事的两个主要情节——“赶回牲口”和“斗败县官”。教师接着以问题“这两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怎样的呢?”导引,学生展开品读,枣核的人物形象便能逐渐树立,相关的描述语言也得到提炼、梳理和记忆,为详细复述做好了准备。第二,以想象的形式描摹人物形象。《漏》一文在第1、2自然段就交代了所有人物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聚焦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围绕“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老公公和老婆婆?”“老虎长什么样?贼又是什么样的?看到胖胖的驴,老虎会怎样想?贼会怎样想?”等问题,想象描摹人物形象,加深对人物的记忆与理解。

(二)准确把握故事结构

民间故事一般包含冲突、行动、结局三个要素,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1],不但便于记忆传播,而且可以让故事情节更加丰满。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故事结构,有助于他们详细复述故事。教学《漏》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老虎和贼相遇了几次呢?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相遇的?三次相遇有什么异同点?”学生厘清老虎和贼三次相遇的地点不同:第一次在老公公家,第二次在歪脖子树旁,第三次在山坡下。三次相遇,学生发现老虎和贼共同的表现是每一次都十分惊恐;继续梳理,学生又发现老虎和贼惊恐的表现不一样。如此,顺着三次相遇的异同复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故事的叙述顺序和主要情节。

《漏》中的“三次相遇”,《枣核》中的“三次吆喝”“三次蹦”,都体现了民间故事文学的“三段式”结构。抓住这样的故事结构,学生便能够有条理、有层次地详细复述。

(三)探寻语言规律

在民间故事产生与流传的过程中,口语是其主要的载体,尤其是淳朴的劳动人民的口语。比如,《漏》中的语气词“哩”为故事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让学生试着用方言读一读,更能深入体会其表达之趣。又如,《漏》一文最大的特色是对称句的使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探寻这一语言规律,分别画出描写老虎和贼心理、动作的句子,品读比较以后,学生就会发现,写老虎和贼的语言句式相同,仅有个别字词的差异。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揣摩细节,抓住一些规律,详细复述也就轻松许多。而且,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民间故事语言的规律,并有意识地关注和积累,也是民间故事独特的教学价值所在。

三、创造性复述,生动演绎故事

创造性复述是指在不改变主题和重点的基础上,根据表达的需要合理加工材料,使内容更完整、更生动。所谓“合理”,是指加工、想象的内容与原材料的内容吻合,前后不矛盾;所谓“加工”,是指对原材料中没有展开的内容,有选择性地发挥,以更好地表现主题和重点。[2]创造性复述可以采用补充留白、转换角色、表演评议三种形式。

(一)补充留白

民间故事活跃于讲述人“讲”与听众“听”的具体情境中,这决定了它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也决定了它一般不会对人物、环境进行精雕细刻。[3]这就让故事出现了较多的留白。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补充留白,做到创造性复述。以《牛郎织女》为例,可“添油加醋”补充有意思的情节,也可以发挥想象添加人物对话等。如“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告诉老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他们会说些什么,商量些什么?”“告诉”“商量”等词是这段情节的关键词,而且很有画面感,可以抓住这些词引导学生想象牛郎和老牛的对话,再添加他们对话时的神态、动作。当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有逻辑地表达,创造性复述就较为顺畅了。

(二)转换角色

转换角色复述故事,能够较好地打开学生复述故事的多元视角,提升学生的言语思维,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消化和活化,实现创造性复述。一般可从主角视角、配角视角、读者视角三个角度转换角色,达成创造性复述。以《猎人海力布》为例,从主角视角复述故事,可以让学生假定自己就是海力布,讲一讲自己劝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站在主角的角度复述故事,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角色代入感,有即兴生成。从配角视角复述故事,可以让学生假定自己是一位乡亲,讲一讲海力布劝自己赶紧搬家的部分;可以让学生假定自己是被海力布救下的小白蛇,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亲人听。从读者视角复述故事,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最后的“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以“你能说说这块石头的来历吗?”“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带着一群游客来到这块名为‘海力布’的文化石前,你会怎样把这个故事讲给游客听?”等为脉络,完成创造性复述。

(三)表演评议

民间故事借助讲述来传播,讲述者往往辅以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听众,并在与听众的互动评议中丰富故事情节。创造性复述民间故事,可以通过讲述者的语气、神态、动作及其与听众的互动评议来实现。有鲜明人物形象和精彩情节的民间故事很适合表演。教材中的民间故事均能以表演评议的形式达成创造性复述。表演评议首先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兴趣,其次能为学生提供二次创作故事的空间,让学生在揣摩剧情、评议角色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乐趣。以《牛郎织女》为例,学生先通过个性解读,围绕主要情节创编剧本,想象出了丰富的人物对话,添加了不同人物的神态、动作等。尤其在道具制作、背景布置中,不但融入了个人的思维加工,还融入了自己的审美想象和同伴的“改良”建议,最终让复述彰显出了较强的创造性。

俗话说:“山歌要唱,故事要讲。”在民间故事的教学中,教师要“识体而教”,不妨围绕“复述”展开教学,依据复述要求之不同,选择适切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杨乾妹.簡要复述—详细复述—创造性复述——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2):76.

[2] 杨建国.语文口语交际概论[M].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2015:159160.

[3] 何春光.民间故事课程与教学价值的时代解读[J].汉字文化,2020(6):119.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小学语文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