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牙槽嵴严重吸收下颌无牙患者经改良闭口式印模法全口义齿修复的效果评价

2023-05-2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0期
关键词:闭口全口义齿印模

姜 珊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341000

牙列缺失是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上颌或下颌牙列全部缺失,发音不清,咀嚼功能下降,面部容貌苍老,出现牙槽嵴吸收及软组织改变[1]。据统计,25%~33%的无牙颌患者出现牙槽嵴严重吸收[2]。此类患者常规全口义齿修复难度大,义齿固位较差,影响其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恢复,而种植义齿修复效果虽好,但费用高昂,多数患者无力承担,常规全口义齿修复仍是无牙颌治疗的主要方式[3]。对老年牙槽嵴严重吸收下颌无牙患者,在常规全口义齿修复中,有效增强义齿固位力是保证义齿修复效果的前提。开口式印模法是常用印模方法,是在患者半张口时取得的印模,但较难与口腔环境完全契合,义齿固位力减弱,戴牙后患者易感觉疼痛不适。而改良闭口式印模法是指导患者在颌正中位以正常咀嚼力主动咬合,获取压力印模,获取的印模更符合生理状况,最大限度模拟咬合时牙槽黏膜状态,减少压痛发生。研究显示,试牙后闭口式印模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既可提高低平牙槽嵴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又可减少戴牙后黏膜压痛,从而获得良好的全口义齿修复效果[4]。本文选取我院80例老年牙槽嵴严重吸收下颌无牙患者,旨在探究经改良闭口式印模法全口义齿修复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80例老年牙槽嵴严重吸收下颌无牙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开口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13±4.38)岁;缺牙时间3~22年,平均缺牙时间(12.36±3.14)年;牙槽状况:Ⅲ类24例,Ⅳ类16例。闭口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1.56±4.69)岁;缺牙时间3~21年,平均缺牙时间(11.91±3.03)年;牙槽状况:Ⅲ类25例,Ⅳ类15例。两组性别、年龄、缺牙时间、牙槽状况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下颌无牙;牙槽状况Ⅲ~Ⅳ类;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口角畸形、歪斜;精神异常;颞下颌关节异常;系统性疾病;视听说功能异常;免疫系统疾病。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无效:安静时义齿固位较好,咀嚼时存在松动、脱落,影响发音,需重新制作;有效:义齿固位较好,咀嚼时偶尔有疼痛、义齿松动或移位,不影响发音;显效:义齿固位良好,咀嚼时无疼痛,舌头灵活,不影响发音。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咀嚼效率: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评估比较两组咀嚼效率,取烤熟花生米5g,咀嚼20s,吐在容器内,漱口将口内残渣也吐在容器内,用2.0mm孔径筛子过筛,将未过筛花生米残渣干燥,并称重。咀嚼效率=(咀嚼前花生米重量-花生米残渣重量)/咀嚼前花生米重量×100%。(3)生活质量: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14(OHIP-14)评分评价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5],包括口腔疼痛(12分)、身体机能(12分)、独立能力(20分)、心理状态(12分)4个维度,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越高。(4)义齿修复满意度:自制义齿修复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外观、舒适性、固位效果、咀嚼功能、语言功能。非常满意:咀嚼时不脱位,能正常进食,无不适及压痛,说话、大幅度咀嚼肌运动时不脱位;较满意:吃黏性食物或大幅度咀嚼肌运动时脱位,咀嚼富含纤维食物时较差,长时间佩戴义齿有压痛、不适;不满意:安静时固位较好,咀嚼、说话时可能脱落,仅可咀嚼软脆食物,佩戴义齿会出现压痛、不适。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闭口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较开口组(7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n无效有效显效总有效闭口组402(5.00)11(27.50)27(67.50)38(95.00)开口组409(22.50)8(20.00)23(57.50)31(77.50)

2.2 咀嚼效率 治疗前两组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12周两组咀嚼效率较治疗前升高,且闭口组咀嚼效率高于开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咀嚼效率比较

2.3 OHIP-14评分 治疗前两组口腔疼痛、身体机能、独立能力、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闭口组口腔疼痛、身体机能、独立能力、心理状态评分较开口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OHIP-14评分比较分)

2.4 义齿修复满意度 闭口组义齿修复满意度(92.50%)较开口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34<0.05)。见表4。

表4 两组义齿修复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调查显示,65~74岁人群牙列缺失发病率达10.51%[6],龋坏、牙周炎是牙列缺失的主要发病原因[7]。义齿修复是牙列缺失治疗的主要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近年来,种植义齿受到广泛关注,具有稳固持久、方便舒适、保护牙槽骨等优点,但技术要求高,费用高昂,全口义齿仍是牙列缺失治疗的首选方法[8]。印模是决定义齿固位稳定及咀嚼舒适度的重要条件,若牙槽嵴条件好,则义齿具有较大范围承托区,印模制取方便,对操作精准度要求较低,预后良好。而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牙槽骨变窄、变低,承托区范围狭窄,会影响下颌全口义齿的固定性,预后复诊较多[9]。因此,制取精准的印模对老年牙槽嵴严重吸收下颌无牙患者全口义齿修复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开口式印模法制取印模,患者半张口,口底、唇颊沟处于非自然位置,印模边缘存在伸展误差,边缘伸展过度会造成所制义齿压痛黏膜。另外,开口式印模法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需患者积极配合医生,且医生要精准掌握采模方式、力度、方向等,准确整塑肌功能[10]。对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开口式印模法采模难度大,义齿基托容易出现误差,不利于义齿固位。研究显示,老年全口义齿修复治疗中,改良闭口印模法的应用效果好,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与实践价值[11]。而改良闭口式印模是在正确颌位关系、垂直距离时,患者用正常咀嚼力压取的印模,可排除压力不均匀、托盘放置偏差等因素干扰,提高印模精确度。改良闭口式印模法获取的印模,依靠自主功能修整,获取的印模符合患者口腔运动状况,提高了义齿固位性,在自然咬合力下无牙颌印模能最接近患者咬合时牙槽黏膜状态,从而减少压痛的发生。研究显示,相比于传统开口印模法,改良闭口印模法对老年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且安全可靠,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12]。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闭口组咀嚼效率较开口组高,口腔疼痛、身体机能、独立能力、心理状态评分较开口组低(P<0.05),提示与开口式印模法相比,经改良闭口式印模法可提高老年牙槽嵴严重吸收下颌无牙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的咀嚼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原因可能在于:改良闭口式印模法在承受力差的牙槽嵴部位打孔,印模材更符合咀嚼习惯分布,使患者感觉义齿使用时舒适[13]。义齿稳定、基托符合口腔解剖环境,可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有利于患者发音清晰。此外,义齿基托边缘若被磨改,基托形态发生变化,基托边缘封闭性被破坏,义齿固位力会下降,改良闭口式印模法可尽可能减少义齿磨改量,获得较好义齿固位力,患者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好,故生活质量较高[14]。本文结果还显示,闭口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义齿修复满意度较开口组高(P<0.05),说明与开口式印模法相比,经改良闭口式印模法用于老年牙槽嵴严重吸收下颌无牙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疗效显著,患者义齿修复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与开口式印模法相比,经改良闭口式印模法用于老年牙槽嵴严重吸收下颌无牙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疗效显著,可提高咀嚼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义齿修复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闭口全口义齿印模
口腔传统种植印模精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现状*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老年微创种植国家级学习班通知
500 kV输电铁塔金具闭口销锈蚀原因分析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通知
科学去闭口
无牙颌种植修复不同印模技术精度的研究进展
口内数字化印模技术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①
转子闭口槽在高效电机中的应用
义齿稳固剂改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临床研究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