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在井隅,心向星光”,两位乡村医生的22年

2023-05-26田祥玉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卫生室医生

田祥玉

有人为了理想奔赴远方,还有人愿意留下默默守望。

“身在井隅,心向星光”说的就是像余桂勇、李才连夫妻这样的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被誉为“行走山村的120”,负责村民的常见病诊治,精神类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管理和日常保健。在农村医疗救治的第一线,他们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因为身处僻壤、工作辛苦、待遇低且没有节假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乡村医生群体正以每年5万人左右的数量锐减。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关坝镇双坝村,有一对夫妻却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又伟大的岗位上坚守22年依然初心未改。他们在生活中同德同心,相濡以沫;工作上携手共进,桴鼓相应,被全国妇联推选为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

乡村医生的一天

5月1日早上7点,离上班时间还有半小时,双坝村的卫生室就开门了。“假期看病的人更多,这两天我们都会早上班,晚下班。”余桂勇正说着,从门外走进来两个人。20岁出头的小伙子搀扶着白发苍苍的奶奶。“嬢嬢,您还头疼吗?是不是又忘记吃降压药了?”一旁的小伙子说:“奶奶好像有点儿烧,我估计快39℃了。”

“体温咋能靠猜?快过来,我给嬢嬢量一下。”说话的是穿着白大褂的李才连,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余桂勇的妻子。

给老人量体温,测血糖,开药,拿药,余桂勇和妻子李才连相互配合,不到20分钟就看完病。“还没吃早饭吧?赶紧去吃点儿东西,糖尿病人不能饿肚子。”余桂勇一边嘱咐老人一边看向妻子,“我们今天吃早饭了没?”李才连笑了:“哪里有空儿吃早饭哦。”

“我不怕忙,就怕他们有病不来看,也不给我们打电话……李大爷、余嬢嬢,你们两位好久没测血压了吧?先休息一下喝口水,我一会儿来给你们检查……”门外还有病人不断进来,每个人都会亲切地喊一声:“余医生!李医生!”他们笑着应声。如果问完病情还有时间,余桂勇就会和他们拉拉家常:“吴嬢嬢,您今年还去市场卖泡菜吗?”“陈叔叔,您的幺儿结婚没有?”

被问及家事,患者仿佛忘记了病痛,都笑逐颜开地跟余医生、李医生细说点滴。有好几位老人背来还沾着露水、泥巴的新鲜蔬菜,“上次,余医生上门给我看病没收钱,这些东西不知道他看不看得上……”

余桂勇笑了:“这都是最好的东西,我咋会看不上?谢谢老人家!”他说的是真心话,他不收贫困患者的药费,对方拿来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回报,这是对医生的尊重。“小时候,老师翻山越岭来家访。我的父母很感动,总会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如土鸡蛋、腊肉招待老师。”余桂勇说,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那种被人信任和尊敬的人。

忙碌的上午很快就过去了。中午12点,门外传来清脆的呼唤声:“爸爸妈妈,吃午饭喽!”李才连应声出门,15岁的女儿走在前面,怀里抱着一个大饭盒,“妈妈,猜猜里面装的啥?”12岁的儿子提着一只保温桶,说:“奶奶昨天晚上就说今天中午吃炖猪蹄,姐姐你居然让妈妈猜。”听到他们的对话,余桂勇哈哈大笑了起来。

孩子们将保温桶、饭盒放在门诊室的办公桌上。饥肠辘辘的夫妻俩不到10分钟就吃完午饭。吃完饭,李才连给婆婆打电话,说今天的猪蹄炖得特别软烂,自家种的小白菜吃起来有甜味。“妈,您和爸爸帮我们照顾两个孩子,还天天给我们做饭。真的辛苦了!”

儿子收拾碗筷,女儿洗碗,姐弟俩麻利地收拾好后,又不约而同地给父母捶背。中午12:30,孩子们回家了,卫生室重新忙碌起来。直到晚上7:40送走最后一位病人,余桂勇夫妇才下班。好在家离卫生室不远,10分钟后,他们去一楼的父母家吃晚饭。晚上8:15,夫妻俩终于回到家。

夜里11点,刚睡着的余桂勇被电话吵醒,有位脑梗患者突然腹痛难忍,希望他上门看看。余桂勇挂掉电话,发现妻子已换上白大褂,备好药箱,站在门口等着他……

这就是一对乡村医生夫妻的日常,22年间一直如此。

22年初心不改

“父母一直默默支持我们,孩子也都品学兼优,作为子女和父母,我们都是不合格的。但我们从不后悔选择乡村医生这个职业……”余桂勇说的是肺腑之言。

余桂勇是土生土长的双坝村人,第一学历是中专,专业是社区医学。1998年7月,20岁的他被分配到重庆市丛林镇卫生院工作,端上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工作中,他经常发现上坝村(现双坝村)的老乡来看病。他大惑不解,双坝村明明有卫生室,他们为什么舍近求远来这里看病?

一打听,余桂勇得知村卫生室由两名乡村医生(赤脚医生)经营,他们有经验但知识面较窄。比如,多数医院都在用的流通输液技术,他们都不会;农忙时,卫生室也动不动关门。这样一来,病源就慢慢流失了。卫生室难以为继,经营者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不忙的时候也不按时开门。

这样一来,当地人没有享受到就近医疗,小孩和腿脚方便的老人会去医院治疗,但腿脚不便和贫困的老人,只能躺在家里熬。这些人都是余桂勇的老乡,也都是看着他长大的长辈,他很是心疼。周末、节假日回老家,他会去附近的邻居家转转,问问他们身体怎么样,也有乡亲找上门来让他看病,哪怕是住在山里的老人请他,余桂勇也从不拒绝。辞职回去经营村卫生室的念头,也慢慢在余桂勇脑海里升起。

当时,村卫生室都是个体经营,自负盈亏,国家没有补贴和扶持政策。2001年,得知村卫生室马上就要关停而且无人接手,余桂勇辞去丛林镇医院的工作,接手村卫生室。“回来好,吃住都在家里,还能帮助乡里乡亲。”通情达理的父母没有责怪余桂勇。

与此同时,余桂勇比邻的另一个地方—重庆市綦江县石角镇欧家村卫生室里,20岁的李才连已当了3年学徒。14岁时遭遇母亲患病离世,16岁考上重点高中却因家贫不得不辍學,李才连是个不幸的孩子。辍学后,她来到二叔在村里开的卫生室。李才连家祖辈行医,祖爷爷、爷爷和父辈们都懂中医,二叔在部队当过卫生员,退役后开了一家卫生室,规模比余桂勇的大得多。

得知双坝村有个小伙子辞去铁饭碗回到村里当医生,而且还是单身,李才连的二叔赶紧托人上门帮侄女提亲。李才连大眼睛、长头发,笑起来很好看,余桂勇对她的第一印象很好,李才连也觉得二叔相中的人不会太差。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就这样确定了关系。余桂勇的卫生室刚刚起步,两家人一商量,让李才连过来帮忙。

当时,关坝镇中心卫生院缺外科医生,极力请余桂勇过去,他犹豫了。李才连却鼓励他过去:“你去那儿学几年经验,等他们招到人后再回来。这里有我呢。”在关坝镇中心卫生医院工作之余,余桂勇还去重庆进修全科医生,李才连独自值守卫生室,用她的热情和敬业慢慢赢得乡亲们的尊重与肯定。

2003年,余桂勇结束了学习,下班后、周末和节假日,他都回村卫生室坐诊,这样女友也能轻松一点儿。2004年,在男友的鼓励下,李才连利用周末时间去重庆市袁家岗医学院进修,两年后拿到中医学的中专文凭。

从2001年到2006年,两个年轻人轮流值守村卫生室,也互相配合、鼓劲儿,见缝插针地去学习、深造,你追我赶,共同成长。2006年,相恋5年的两人登记结婚。

从此以后,他俩就坚守在双坝村卫生室。除了大年三十、初一两天外,卫生室没再关过门。2008年、2011年,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李才连两次都忙到临产前一天才休,坐完月子就回去上班。

因为两口子医术好、人品过硬,来卫生室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但时至今日,两人还不如同村年轻人外出打工挣得多。医者仁心,病情轻微的,余桂勇能不开药就不开药,能少开绝不多开;有的家庭很困难,用红薯、白菜当药费,他们也不拒绝;对于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往往只收个本钱。

诠释医者仁心

双坝村征地拆迁之前,道路泥泞崎岖,住在山里的患者不方便出来,余桂勇夫妇就不分白天黑夜地送医上门。天气好的时候骑摩托,不好的时候就步行。晚上去山里得打着火把,夏季,还要注意蛇从草丛里突然窜出来。

“每次晚间出诊,她都非要跟着我去。没有她的支持,我可能坚持不到今天。”余桂勇对妻子李才连感激不尽。她却说:“我跟着你也学了不少。”

余桂勇和妻子每年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婚前,她去读中专,拿到中医学专业文凭;他进修大专,学外科专业。婚后,她考了助理医师资格证,他拿了医师资格证。今年5月接受采访时,李才连正在准备考中医资格证。夫妻俩打算在明年拿下全科医生资格证。“乡村医生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地扎根基层,服务于患者。”

2016年,国家医改政策出台,村卫生室改由公家出资,余桂勇夫妇不用再自负盈亏。夫妻俩特别开心,干劲儿更足了。村里征地拆迁,村村通了公路,最远的路程一个小时也能到达,晚上出诊不用再打火把,担心被蛇咬了。余桂勇说,尽管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乡村医生离开这个岗位,但他和妻子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因为有太多牵挂让他们割舍不下。

91岁的罗玉珍老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儿子、儿媳双亡,孙女远嫁湖北,小儿子单身还有病。余桂勇十几年如一日定期上门为老人看病,听她说心里话。82岁的刘大爷因脑梗偏瘫、行动不便。余桂勇每隔一天就给他打一次电话:“您的血压、血糖都正常,平时试着走走路,饮食上一定要注意清淡。”电话那头的老人连声回应:“好好好!听余医生的!”

來卫生室看病的患者以老人居多,还有一部分是不远千里来这里打工的外乡人。余桂勇说,他们因为病痛来到这里,但更多的却是讲述人生。烟火日常,冷暖人生,病人喜欢讲,他们也会认真地听。听得越多,他们越割舍不了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

双坝村卫生室下辖3个村居、两个社区,还有发电厂、化工厂。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共有7727名常住人口,其中608名高血压病人、165名糖尿病人和34名重精病人。每个数据,余桂勇夫妇都熟记于心;每季度一次的上门随访,他们保质保量地完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上级卫健委成立考核组考察),夫妻俩也都名列前茅。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美国医生特鲁多博士的座右铭,也是过去22年来,余桂勇和妻子一直默默践行的人生准则。

“他们工作忙,现在我们身体还能干得动,能帮他们分担一点儿是一点儿。”余桂勇的父母总让儿子、儿媳把心全放在工作上,为群众好好服务。为此,老两口多年来承担了买菜做饭等家务,帮忙照顾孙女、孙子,张罗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却从不抱怨。两个孩子从小就以父母为榜样,女儿成绩优异、性格开朗,儿子是学校的主持人和合唱团领唱。姐弟俩都能写一手好文章,家务活儿也干得很棒。

“我的爸爸、妈妈是扎根基层的乡村医生,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出门,经常会打着火把去给山里的老人看病。他们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乡村。我曾抱怨他们没有带着我和姐姐去大城市,但他们说‘我们是党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现在,我好像理解了‘医者仁心这4个字的含义了……”

15岁的大女儿告诉记者,打她记事起,每天晚上爸爸都会出门急诊,“尽管爸爸蹑手蹑脚,但还是常常把我惊醒。时间长了,我也习以为常了。去年,我们家被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我特别骄傲!爸爸、妈妈是我心中的榜样!”

“不为功名所累,不受情绪所控,永葆初心,心中坚定,沉默亦如雷。”眼科医生陶勇在其著作《目光》里的一句话,是对余桂勇、李才连这对乡村医生夫妻最好的诠释!

(感谢重庆市妇联、万盛经开区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卫生室医生
听医生的话
最美医生
会拔牙的“鞋医生”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内蒙古: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
村卫生室设备“一配了之”可不行
湖北:村卫生室费用纳入财政补贴
资金落地 村卫生室脱胎换骨
强行合并村卫生室带来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