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儿童生活的建构

2023-05-26孙彩平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德育课堂课程标准

摘要:鲁洁先生的德育思想博大精深,包括对德育本质、功能等基本原理问题的探索,也包括对德育课程与教学高屋建瓴的分析和身体力行的探索与推进。通过参与国家德育课程标准的研制、投身德育教材的编写和推动德育教学过程的改进,鲁洁先生“引导儿童生活的建构”的德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土地上已深深扎根。当下认真落实国家德育课程标准、深入理解德育教材、建设指向领会生活意义的深度德育课堂,是实现鲁洁先生德育思想活态传承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鲁洁;生活论德育思想;课程标准;德育教材;德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05-0033-05

德育课程与教学是鲁洁先生晚年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其德育理论的实践化形态。从已有文献来看,21世纪后鲁先生的思考就集中在德育课程与教学改进上,集中在对知识化的德育信条的打破上,聚焦在生活论德育主张的阐发上。正是在此期间,鲁先生深度参与着中国德育课程改革:①组织和领导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工作;②主编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合作出版)和现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③深入一线德育课堂听课走访,了解德育课堂的实际问题,推动课堂面貌的改变。鲁先生对德育课程与教学的思考,一方面来自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她以上深度参与中国德育实践的经验总结。

2010年,在德育课程标准推行近10年之际,在她所主编的小学苏教版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深入人心之际,鲁先生明确提出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就是引导生活的建构[1]。这一时期,鲁先生的思与行是相互促进的。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的思考带来的德育课堂的真实变化,先生自己认为,对德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与改变是她做得最有意义的事。时至今日,在国家德育课程标准、现行德育教材和德育课堂中,鲁先生之思依然是我们遇到问题时寻求智慧的所在,先生的智慧依然如源头活水般在中国德育的田野间流淌。

一、赋予国家课程标准生活论的专业立场

21世纪前,我国施行的德育课程标准是1997年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2001年,教育部发布了此课程标准的修订版(教基〔2001〕25号),以“重点解决‘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增强时代感,淡化学科体系,强化实践环节”[2]。但这一修订版的课程标准没有进入教材编写环节,而是被2002年6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代替,因而没有对一线教学产生实质性影响。2003年秋,依据实验稿课程标准编写的十多套通过审定的教材进入课堂,开启了中国德育课堂“一纲多本”的新局面。

鲁洁先生是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研制组的组长,也是2011年颁布的相应课程标准修订版的深度参与者,其生活论德育观念转化为国家德育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也成为21世纪国家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这是她建设最有魅力的德育课堂的重要一步。

2002年,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首次明确了小学德育課程为综合性课程的性质。依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品德与生活课程作为小学低段德育课程,性质为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型成为课程实施的鲜明特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依据“道德存在于人的生活中”的生活论现实,明确了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基本走向。“回归生活”被鲁先生作为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线索,也是本课程针对以往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实现的“基本理念上的变革”[3]2。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以前课程设计的思路,明确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课程设计围绕“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条主线,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作为小学低段儿童四个方面的生活目标[4]4-5。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同样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构成课程设计的基本面[4]3-4。儿童生活成为整个课程标准的主要着眼点。《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延续了实验稿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课程设计思路,只针对相关细节问题进行了完善。而这一版的课程标准,也是2017年秋进入全国小学课堂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之一。

21世纪德育课程中的生活化和综合化倾向,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它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对我国小学课程设置状况以及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小学课程改革的一般趋势进行认真审视、比较和反思的结果”[5]。鲁洁先生带领的专家团队为21世纪德育课程标准回归生活提供了理论支撑,彰显了国家课程标准的专业品质。

二、改变德育教材的编写思路

21世纪前的小学德育教材,虽然也出现了走近儿童生活和实践的一些倾向,但“社会英雄人物与同龄伙伴故事,是21世纪前小学德育教材内容的主体部分”[6],在故事后配以练习题,构成教材编写的基本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小学德育教材编写的主要工作是编写好的道德故事。21世纪后的小学德育教材编写,在走近儿童生活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结构,编写方式也因此发生巨大变化,生活逻辑成为教材编写的主要逻辑。

鲁洁、高德胜老师总结说,“我们在编写中的思路是,先理清儿童成长历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生活与品德发展的问题,弄清每一个阶段儿童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所欲所求,在此基础上生成、设定单元和课文教育主题。教材所生成的教育话题和范例,是以儿童的‘生活事件的形式呈现的”[7]19。在这种思路下,教材中呈现的不再是榜样人物的故事,而是生活事件和生活中的片段、环节,而且是儿童自己的生活经验中的事件和片段。教材中生活事件的选择,也特别注意以真实的生活事件、普通的生活事件、日常的生活事件、今天的生活事件、首属群体的生活事件为主[7]19。低段教材采用绘本式的呈现方式,中段教材也配有大量鲜活的插图。翻开教材,学生看到的就不再是大篇幅的文字,而是通过图画讲述的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图画展示的生活中问题。学生在读教材时,如同在回顾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一般。

在促进儿童自主成长的德育思路下,教材编写也特别注意了叙事方式的转换,以儿童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生活事件成为最主要的教材叙事方式。这样做是为了贴近儿童。以往的教材语言特别强调表达的规范性,基本采用书面语呈现内容。这使教材叙事更接近成人化的正式表达,导致教材读起来不够生动,更像是一个成人在给儿童讲道理。由于成人在传统上有着权威性,这样的叙事就容易带给儿童距离感和压力感,导致儿童不愿意亲近教材。鲁先生认为要让儿童获得道德上的自主成长,就要改变儿童与教材间的这种关系。教材不是成人的权威独白,而要与儿童发生互动与对话,成为促进儿童成长的“活性因子”。为重建教材与儿童的关系,鲁先生在教材编写中“始终把儿童当做主角,其意图是要使‘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形成一种‘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中的儿童相依相伴,一起面对并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和烦恼,共同享受成長的幸福”[3]8。正是在与教材的对话中,儿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教材中人类的生活经验融合,生成自己的意义世界,真正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体。

鲁洁先生的这种新教材观在带给小学德育教材崭新面貌的同时,其自身也成为流淌在新教材中的“活性因子”,赋予着教材新的生机。鲁先生德育思想与中国小学德育教材的相互建构,催开了中国德育课程改革与教材编写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艳丽的花朵。2021年,鲁洁先生主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获得基础教育类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

三、探寻生活意义的德育课堂

在课程理论的分类中,课程标准、教材是文本课程,而对儿童成长产生实际影响的是儿童在课堂中经验到的经过教师解读过的课程,是师生在课堂活动中共同实践的课程。鲁洁先生对此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的,因而建构有魅力的德育课堂成为她德育理想的最终指向。

主持完成2002年道德与生活、道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制后,在着手落实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过程中,鲁先生就已经走进小学德育课堂了。南京市江宁区的一所学生半数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是她了解小学德育课堂的主要窗口之一。这所学校的课堂上留下了她听课的身影,会议室里有她与德育课教师、孩子们对话的声音。她在这里了解不同年级孩子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事件,孩子们对这些事件的感受、看法,以及这些事件对孩子们成长的意义所在;她在这里倾听老师们对德育课的看法和困惑,感受到一线德育课教师对儿童成长的赤诚之心和边缘化处境中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无数次的观察与访谈坚定着她重建小学德育课堂的决心,也不断擦亮她对德育课堂使命的理解:“德育课堂,究其根本是一个引导儿童去探寻生活意义的课堂。”[8]21在鲁先生眼中,这也是德育课堂不同于数学等其他课堂的核心所在。

尽管方向明确,真正实现课堂的转变却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由于教材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材料,在编写教材中下功夫自然成为改变课堂的起点。在教材编写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教材每一课中体现出德育的味道、引导学生对生活世界中意义的寻找,这也是推动课堂由知识化教学向意义生成转变的关键所在,当然也是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的难点。鲁先生在这一难题突破上的智慧让人记忆犹新。如低段交通规则一课,按照以往的思路,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辨别交通信号,能够在生活中养成红灯停、绿灯行的行为习惯,因而教材与课堂往往以交通信号知识学习为中心。用心的老师会在课堂上设计“交通信号大比拼”“安全交通我能行”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这些信号的记忆,并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样的课堂虽然看上去热闹,但显然依旧停留在知识学习的层面上,儿童的主要学习活动依然是记忆、辨别和相应的行为训练。所以尽管交通信号是城市儿童生活中的事物,这与鲁先生所言的儿童意义世界建构的课堂还有着明显距离。如何实现这一课的意义世界和德育味道的突破一度成为困扰编写组的难题。一筹莫展之际,鲁先生提出,将交通信号的学习转化为儿童每天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的解决,同时拓展安全问题的视角,引导儿童从上学的安全问题中体会到家人、老师、警察及全社会对学生们安全上学、放学的保护、关心,从而使上学路成为一条充满着温暖和关怀的意义之路。这一突破不只是编写内容的变化,更是儿童在德育课堂上切身感受的转变。对于农村儿童来说,原来的交通信号的课堂跟自己的生活是有距离的,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基本看不到红绿灯,有红绿灯的生活是别人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遥远,所以那样的课堂并没有真的回到农村儿童的生活中去。但农村儿童在上学路上也有自己的安全问题,如行走山路、路过池塘的安全,如在没有交通信号的乡村小路上行走的安全,等等。这些农村儿童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安全这一话题下就被纳入教材与课堂中来,从而使农村儿童能够在课堂上讨论自己生活中安全问题的解决。这样的课堂才真正走进了全体儿童的真实生活世界,因而是实现了对所有儿童的意义引导的课堂,而且立足儿童对自己安全问题的负责、引导儿童意识到周围世界对自己成长的关怀,这才是德育的味道。

从着眼于学生对交通信号的辨识,到落脚到学生通过讨论安全问题对备受关怀的生活的领悟,是从知识化教学到生活意义建构的升华。生活的意义是“过”出来的,是包含在每个生活细节背后的。儿童对生活意义的体会与领悟,是需要引导的。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家长出于“爱”儿童的目的,对儿童提出要求,如果儿童不能领会老师、家长的爱心,所感受到的就是冰冷的外在的要求,甚至混杂着威严的强迫。在这种强迫下他可能会按要求去做,但这样做只是迎合和不得已。这样的行为是没有根基的,没有了威严的压制和好处的诱导,就没有了动力,因而这种行为会随时消失。如果德育课堂引导学生实现对老师、家人的“爱”的领悟,那么这样的要求就不再是外在要求,而会因着内心的感动而变得温暖,这时儿童对要求的执行,就是对老师和家人的爱的回应,有了情义支撑,所以不会轻易消失。从信号识记到爱的意义,是引导儿童对生活的道德意义的理解,它因唤起儿童情义的融入而对儿童具有长久的影响力。

上面的例子是具体而细致的,但这不意味着鲁先生的有意义课堂的建构是个体化的。在鲁先生的眼里,社会意义和文化建构,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层面,甚至可以说是儿童意义建构的重要支撑,是儿童意义世界的深度和广度所在。她说,“课堂要善于把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人类普遍、共同经验契入于儿童个体经验之中,善于找到两种经验的重叠面和连接点使两者能融为一体,使个体经验得以提升”[8]22,只有这样,才能成就走向世界历史、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任的大写的人。

鲁洁先生不只建构了生活德育理论和生活德育的课程理论,开创了解决中国德育问题的理论体系,而且通过深度参与国家德育课程标准研制、小学德育教材的编写以及德育教学实践模式的探索,创新了以儿童生活为基本依据的德育教材编写思路,倡导了儿童主动发展的体验式道德学习模式。这些探索極大地改变了德育课堂与教学的面貌,使德育课堂散发出其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这对于今天指向核心素养的德育课堂深度教学模式的探索,依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5):3-8+29.

[2]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的通知[J].教育部政报,2001(12):543.

[3]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方晓波,陈光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修订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6]孙彩平.小学德育教材中儿童德育境遇的转变及其伦理困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3):163:

[7]鲁洁,高德胜.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国教师,2004(1).

[8]鲁洁.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责任编辑:杨孝如

* 本文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立项课题“小学德育课程核心素养研究”(JDNNU20190303)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2-12-10

作者简介:孙彩平,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学。

猜你喜欢

德育课堂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
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现与超越——《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践与思考》评略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构建绿色生态德育课堂的研究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