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评价

2023-05-25靳红景晓芳

贵州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等待时间成功率病情

靳红 景晓芳

(1.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陕西 咸阳 712000;2.宝鸡高新医院放射科,陕西 宝鸡 721000)

创伤性事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1]。严重创伤不仅致残风险高,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需要医护人员在短时间之内给予有效抢救,如果不及时控制患者病情,就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大患者出血量,导致患者休克、死亡[2]。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高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抢救质量以及抢救效率,挽救患者生命,临床意义重大。创伤急救护理模式新颖,要求护患有效配合,为全面落实抢救工作夯实基础[3]。本文旨在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应用创伤急救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抢救质量的实际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3~76岁,平均(49.4±13.8)岁;创伤部位:胸腹部伤13例,四肢伤15例,颅脑损伤8例,脊柱伤4例。常规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2~76岁,平均(49.5±13.9)岁;创伤部位:胸腹部伤14例,四肢伤16例,颅脑损伤7例,脊柱伤3例。入组标准:外伤史明确;18周岁以上成人;无血液系统疾病;符合手术指征;主要指标齐全完整。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病史或智力障碍;中途转院或死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辅以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辅以创伤急救护理,(1)急诊室收到患者之后,护理人员主动与意识清醒的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属交流、谈话,询问患者用药史、既往病史、过敏史等,根据心电图监护情况以及患者症状表现,明确患者病症。对于病情确诊的患者,协助患者平卧,持续低流量吸氧,全程心电图监测,床旁备好除颤仪,以便于医护人员立即心肺复苏。对于心包填塞、血胸或气胸等创伤较为严重、病情多变、发展较快的患者,立即抢救,为后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夯实基础。(2)若患者需要抗休克以及循环治疗,立即创建静脉补液通路≥2条,给予0.9%氯化钠输注,帮助患者液体复苏,若患者输入平衡液、胶体溶液,需要立即扩容干预,胶体溶液输入时,晶胶比例严格控制为3:1。液体输注能够为手术治疗夯实基础,确保各项抢救工作落实到位[4]。静脉采血量一定要足够,只在检测患者凝血功能、心肌功能、血常规,为后续评估抢救疗效、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3)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评估结果开具相应的药物处方之后,护理人员立即备好患者所需要的相关药物,另外联系急诊抢救室,让急诊手术患者尽快获得有效治疗。若是患者颅脑创伤,使用甘露醇控制颅内压;若患者四肢体表创伤,立即清创缝合。(4)抢救患者全程需要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变化,若是患者创伤程度相对较轻,立即提供呼吸支持、抗休克、清创缝合,确保患者呼吸顺畅;抢救全程需要加强心电监护、呼吸监测以及血压监测,急诊救治创伤程度相对较重的患者[5]。为严重创伤患者开启绿色急诊通道,先治疗、后缴费,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1.3观察指标 抢救成功率判定标准:各项体征平稳,脱离生命危险,可以转送到普通病房。抢救效率,主要包括等待时间、分诊时间、转运时间、抢救时间。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导管滑脱、导管堵塞、输液渗漏。满意度使用护理部自制问卷去调查患者对临床抢救工作的满意度,包括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100%-不满意率。

2 结 果

2.1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 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5.00%(38/40)高于常规组的80.00%(32/40)(χ2=7.929,P<0.05)。

2.2两组抢救效率比较 研究组等待时间、分诊时间、转运时间、抢救时间均短于常规组(t=13.197、6.586、12.892、15.04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效率比较

2.3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出现导管堵塞1例、输液渗漏1例,发生率为5.00%;常规组出现导管滑脱2例、 导管堵塞4例、输液渗漏3例,发生率为22.50%。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χ2=8.710,P<0.05)。

2.4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26例、基本满意13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7.50%;常规组患者非常满意23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7例,满意度为82.50%。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χ2=7.803,P<0.05)。

3 讨 论

临床抢救严重创伤患者过程中,急救护理人员要确定配合要点,明确专业定位,以提高急救护理效率,保证急救系统性;临床医师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急诊抢救能力,具备评估患者病情以及改善患者病情的能力,根据急诊规范,落实相应的抢救工作,以确保临床评估以及抢救工作更加合理、连贯[6]。考虑到患者实际需要,急诊抢救期间应当保证各项操作有序进行,实现系统分工、指挥统一,尽量在短时间之内了解患者创伤程度,确定抢救重点,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到位,应当简化部分抢救流程,以提高抢救有效性、时效性[7]。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而且等待时间、分诊时间、转运时间、抢救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说明创伤急救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抢救质量。原因分析:以挽救患者生命为主要目的的创伤急救护理,医护配合默契,与常规护理不同的是,创伤急救护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分诊、等待以及转运时间,从而获得更多的黄金抢救时间[8]。另外,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始终以人为本的创伤急救护理,能够有效的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需注意的是,患者伤势严重,病情多变,急诊抢救过程中应当提供心理安慰、疏导,医护人员面对患者时,需拥有高度责任心,不断鼓励、安慰患者,稳定患者身心状态,提高患者治愈信心[9]。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创伤急救护理备受患者认可。因为绿色急诊通道启动,简化了部分程序,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了有效治疗,缩短了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故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10]。

综上所述,对于严重创伤患者而言,创伤急救护理作用重大,能够显著提高抢救质量,值得现代临床广泛借鉴、普及。

猜你喜欢

等待时间成功率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给学生适宜的等待时间
——国外课堂互动等待时间研究的现状与启示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意大利:反腐败没有等待时间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