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赓续千年风雅 点亮宋韵今辉

2023-05-25滕瑶静

杭州 2023年6期
关键词:宋韵海塘书房

滕瑶静

山川形胜,风景清丽,杭州市上城区不仅具备揽湖、拥江、走运、环山的独特优势,也孕育了丰厚的人文景观。作为南宋皇城遗址核心所在地,上城区是全国南宋文化积淀最为深厚、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兼顾原汁原味与基因解码,兼顾寻根恢复与创造创新,兼顾寸土寸金与城市“留白”,上城区持续擦亮宋韵文化标识,努力打造“宋韵最上城”的文旅融合品牌。

读在宋韵,品阅馥郁书香

西湖边的酒店大堂,也能书香满溢、颇有意思?如果你走进杭州新侨饭店一楼的“新侨·有意思书房”,定会被这里独特的空间设计、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而驻足。

行走在西湖边的晚风中,偶遇一间书房、捧读一本好书,从中得到精神滋养。这里,就像是一卷赠给旅人们的西湖手记,带着纸质书特有的质感与温度,赋予生活浪漫情境。

“新侨·有意思书房”是由新侨饭店与华云文化协力打造的全市第一家文旅主题书房。“遇见有意思的人和事”,是书房的核心表达。选址在西湖之畔,坐落于山水之间,自有一派好风光。在这优越的地理位置之上,书房聚焦酒店客群,书房配备了五千余册包含红色经典、文学、艺术、旅游、社科以及名家名作、浙籍作家作品等在内的各类读物。同时,配有与图书馆联通的借阅设备,方便看书、借书。

与常规概念中书店含蓄内敛的气质不同,“新侨·有意思书房”内的空间装置多为层次错落的波浪形,宛如山海起伏,延绵不绝,大开大合的线条极具现代感。以“流动的书卷”为风格主题的装置设计,由象限艺术团队为书房量身打造,也是来自保加利亚的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与雕塑学院教授阿萨杜尔·马克洛夫的作品。

橱窗艺术文字的设计则出自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副主任阮悦来之手。以宋词的词牌名为灵感来源,将词牌中的汉字拆解为风格化的艺术装置,以独特的视角重新诠释了宋韵风雅。

通过空间艺术的构造,“新侨·有意思书房”不仅是一家书店,更形成一个可以展现多元风格的艺术场域。在这里,许多传统风物得以呈现,如淳安八都麻绣、台州木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房还会不定期举办非遗展演、文化沙龙等活动,为宋韵、非遗技艺等传统文化搭建了传播平台。

此外,还有由书房原创宋韵IP形象萌童“宋伢儿”延伸出的文创产品,可作为旅游伴手礼,让读者带回家。在这样的情境下,文化得以通过各种形式面貌贴近大众,传统非遗技艺得到融会与赋新,焕发出艺术能量。城市的风土人情、历史内蕴不再是抽象表达,而是融入日常的触手可及。未来,书房将持续致力于文旅融合,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成为杭州市对外展示文化、旅游、非遗的重要窗口。

行在宋韵,解码文化基因

你知道文化也有基因吗?如同人类基因,文化基因储存着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人文气质、生活品味和审美情趣,是高度浓缩的精神要素集合。

自2020年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工作启动以来,上城区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地区,共列出757个基本文化元素,重点解码“德寿宫遗址”等宋韵文化元素38个。立足辖区内历史遗迹、古井古街、人文流传等丰富文化资源。上城区设计策划了10条“宋风·微旅”文化基因解码精品游线,串联起285个文化基因,每条线路都能给市民群众带来不同的文化体验。

在“皋亭回望”中,可一访拥山揽水忠孝廉德之地;在“紫阳坊巷”里,探寻原汁原味的老底子杭州味道;在“皇城宋韵”中,追溯南宋皇城的昔日盛景……每条线路全程都有文史专家对各个文化元素进行讲述解读。“这样的文化活动很有意义,杭州有众多风景名胜,平时自己去逛就只是走马观花,有了专家的讲解,对于景观背后的历史也能有更清晰的认识,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一名文史爱好者在游览后收获颇丰。

遍寻古迹,探知古今,用脚步丈量杭城历史,在欣赏中感知上城文化魅力。上城区文化基因解码精品游线每周推出2条线路40个名额,每次报名都异常火爆,探寻者们年龄不等、职业各异,但相同的是对上城的历史文化充满浓浓的兴趣和好奇。现场有不少小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参与走读活动,虽然对专家讲解的某些内容,他们还只是一知半解,但可以肯定的是,经此一行,心中定会种下历史文化的种子。

“我难忘和激动的是杭州不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还‘记得起乡愁。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灵家园,而我的心灵家园就是杭州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们是杭州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双重载体,弥足珍贵,是每个杭州人的‘乡愁。”在历史文化学者仲向平看来,杭州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有机更新,在保留历史文化的同时,也为生活保留了旺盛鲜活又持久延续的生命力。当建筑老去,也许所有市民和游客都应该听一听杭州是怎样说的。

学在宋韵,传承历史根脉

关于博物馆令人上头的画面,你能想到哪些?是看到文物再配上“穿越千年的眼泪”,一朝回到前世的自己,还是蒙娜丽莎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在画像里的神秘?假期里让孩子们沉迷于博物馆的原因,远远不止这些。猜杭帮菜菜名、制作皮影、干冰小實验……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开展的“风雅宋韵 筑梦海塘”研学活动,真正让孩子们体验了一把穿越古今、留香宋韵。

海塘遗址是在2013年九堡文体中心施工建设时被发现,经过在原址基础上开发保护,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于2020年正式建成。宋代时,钱塘江江道笔直,呈现一道顺直的喇叭口形状,每当潮水涌起,从杭州湾溯水而上,直奔定山、浮山,势力巨大。可以说,杭州建城两千多年,繁华逾千年,这其中,钱塘江古海塘以及历代海塘人功不可没。

研学活动第一站,便是参观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在“海塘小筑手”小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一起走进海塘文化厅,观看海塘相关实物、模型、动画,了解海塘历史演变历程。

第二站是制作皮影与演绎宋朝故事。在老师的细致教学下,孩子们分工合作,制作人物剪影、撰写故事剧本、彩排节目,在心灵手巧的小队员们共同努力下,《岳飞传》《苏轼吟诗》《司马光砸缸》三场宋朝皮影大戏应运而生。

第三站是走进科学。在云雾缭绕的教室里,隐约看到一些身着汉服的仙童,衣袂飘飘,儒雅温润。那飘飘的是“仙气”吗?研学活动的带队老师用科学知识告诉大家,那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成气态的现象。

在博物馆四楼的宋韵文化体验空间,还设有杭绣、点茶、方回春堂膏方、知味观饮食、扇艺、宋代钱币、南宋官窑瓷器、南戏等展陈,孩子们还可以体验花草拓印、手绘团扇等手工活动,以及宋式斗拱搭建、投壶等游艺项目。

“海塘是古人和大自然斗争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人定胜天的思想智慧,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学习海塘文化、发扬海塘精神,宣传家乡杭州独特的宋韵之美!”研学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博物馆是承载历史的场所,也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走读+研学”的模式拉近了青少年和博物馆间的距离,激发了孩子们对于历史文化、手工制作等多方面的兴趣。只有让广大青少年走进文博、爱上文博,才能更好地传承历史根脉,传递宋韵声音。

作者单位:杭州市上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猜你喜欢

宋韵海塘书房
宋韵如水 浸润千年
论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生成原因
寻诗入画
寻诗入画
把自己关进书房
浅谈新时代古海塘文化面貌“蝶变”的启示与思考
童年的小书房
品鉴书房
大师们的书房
浙江杭州五代吴越捍海塘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