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合集》13399中的“”

2023-05-23许锦晶

殷都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武丁甲骨乌云

许锦晶

(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文学院,西班牙 萨拉曼卡 37003)

本文将谈及的这块甲骨为《合集》13399,原骨现存于北京大学(1)胡厚宣等:《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上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52页。。这块甲骨属于传统分期上的一期甲骨,也就是属于第二十三任商王--武丁在位的时期,依“断代工程”即约前1250年至前1192年。他是商朝历史上一位大有为的君主,在位50余年,平定叛乱,开疆扩土。他的巨大影响还体现在出土的甲骨数量上,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在已发现的甲骨中近六成都属于武丁的时代。

一、原文转写及译文

原文转写

正面

反面

译文

正面

反面

王解读说:根据这个占卜,庚日会下雨。

二、解析

这段契文的内容并不长,整体来说也不难理解,而且包含了前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前辞告诉我们,占卜的日子是“己亥”日(干支第36位),负责贞问的贞人是永。通过命辞我们可以知道占卜的内容是是否可以在一天后的庚子日(干支第37位)那天进行荐酒之祭。由于该甲骨并不完整,酒祭的目的并没有得到保留,但根据上下文应该是为了祈雨。占辞中,告诉我们占卜的结果是那天会下雨。

图1 《合集》13399中的“”字

三、诸家之见

“白”(伯)在商朝可以称敌对方国的首领(10)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书局,1988年,第58页。,如:

□亥卜:羌二方白其用于且丁、父甲?(《合集》26925)

也可以称臣属方国的首领:

□□卜,贞:白□……典執?四月。不玄。(《合集》5945)

〔贞〕尞于四云?(《合集》13401)

……尞〔于〕云,一羊?(《合集》13402)

我们可以看出上面三例皆以“云”为祭祀动词的宾语,为受祭对象,故将逗号置于“三啬云”后似乎更符合其他相关刻辞的用例。但是如此改动,则“族”就失去了主语,那么如果这个“族”是一个泛指的动词,而不是特指云的话,那么其在这里表达的意思就不是十分明了了。

另外根据上下文,我们知道举行祭祀的时候就已经在下雨了,那么天早就阴了,而之后将进行祝祷,祝祷结束就该放晴了。在这个时间段突然来说“云聚天阴”也不是很合理。

四、试解

在雨将停之际,在天空密布的乌云间突然出现了一个缝隙,阳光从那里透出,并在其照耀下,成为了整体依然被乌云遮蔽、昏昏暗暗的天空中最明亮的一小片。光线也从其周围的其他小孔中逸出,形成光柱,射向地面。

也许有人要问,在汉字的创造中,会不会出现这种用抽象比拟的方法来表现一个具体的现象呢?我们的回答是:“可能的”。因为在已识别的字中就有以类似方法构建的字,例如“虹”字,古人就是用的一个双头龙的形象来表现彩虹。毕竟,在3000年前,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还是与我们不同的。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在此基础上认为,上部的“眉”字同时有表音的作用,故该“”字或许与表“清晨、黎明”意的“眉”“湄”同源。我们知道甲骨文中的“眉”或“湄”通后世的“昧”,有时组成“湄日”“眉日”“旦湄”“旦眉”等词。“昧”,《说文》中解作:“爽,且明也。”《注》曰:“且明者,将明未全明也。”《说文》又言:“一曰□也。”《注》曰:“□者、闭门也。闭门则光不明。”刻辞中的“眉”“湄”亦为此意,指天将明而尚未明之时。而上文中的“”似乎也符合这个描述,其所描述的天气变化节点正好是雨将停而未停,云将开而未开,天将明而未明之时——黑压压的乌云终于出现了一些缝隙,已透出一些阳光,但天空还没有完全放晴。故而我们认为“”或与“湄”同源,皆通“昧”,但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可能“湄”仅指清晨的“将明而未明”,而“”则是专指大雨之后的“将明而未明”。其区别在于,清晨的天明,太阳是从地平线往上升,不会出现一束束阳光穿破层层乌云,从上而下射向大地的景象,而白天大雨之后的天明,太阳已经在天上了,在云开的那一瞬间,就会有阳光一缕缕射向大地,上窄下宽,像一支支箭矢立在大地,直指苍穹一般,故从三矢。

五、小结

当然我们解释也只是诸家众多试解和假设中的一个。至于这个词的真实含义,我们认为仅凭一个例刻辞是不够的,我们只有耐心等待更多的相关契文的发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材料和证据。

猜你喜欢

武丁甲骨乌云
商君梦感贤相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乌云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乌云小黑
乌云忘记了
说甲骨新缀所见的“南孟”与“奠子方”
甲骨释字四则
武丁盛世(二)
武丁盛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