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创伤感染患者负压引流术的集束化护理配合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2023-05-22李东琪唐晓红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5期
关键词:负压骨科创面

李东琪,唐晓红

(新里程安钢总医院 烧伤整形外科,河南 安阳 455004)

骨科创伤通常会造成较大面积的皮肤组织、肌肉组织及软组织缺损,不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而且容易造成感染。负压引流术(VSD)是目前治疗骨科创伤的有效方式之一,其主要是通过持续负压吸出创面的坏死组织和脓液,可刺激组织新生,促进创面快速愈合,有助于降低交叉感染风险[1-2]。但在临床工作中,VSD 操作过程较为复杂,需要配合科学的临床护理措施。本研究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骨科创伤感染患者VSD 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我院收治的7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按照双盲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 例。观察组男21 例,女14 例;年龄23~63 岁,平均(37.36 ± 10.28)岁;致伤因素:交通事故17 例;坠落摔倒11 例,机械损伤5 例,其他2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2例;年龄21~60 岁,平均(36.81 ± 9.89)岁;致伤因素:交通事故19 例,坠落摔倒10 例,机械损伤4 例,其他2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接受VSD 治疗;②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③具备正常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④临床资料齐全,且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②患有糖尿病或难以控制血压的高血压疾病;③存在血液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④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

1.3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体位护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等,并密切留意创面恢复情况,记录引流液性质、颜色、引流量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具体如下:①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方式,结合既往骨科创伤感染护理经验制定集束化护理措施。加强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培训,讲解集束化护理工作的主要环节、操作流程及要求,确保VSD 敷料、负压设置、引流管管理、引流袋更换等流程标准化。②采用图文、视频等方式向患者和家属阐述骨科创伤感染的相关知识,并告知其VSD 治疗的方式和目的,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水平,积极解答患者和家属的提问,提高患者配合度。③加强VSD 护理,确保VSD 固定妥善,引流袋水平位置应低于创面60 cm 以上,并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VSD 系统处于封闭状态和持续负压引流,避免引流液逆行引发相关并发症,降低治疗效果;密切留意VSD 敷料性质,以防敷料变干变硬,在缝合敷料时要确保周围组织清洁干净,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④加强疼痛护理,定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通过语言鼓励、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患者疼痛,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的临床恢复指标,包括感染控制时间、总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②采用VAS 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 d、7 d、14 d 后的疼痛程度,评估方法为:告知患者VAS 评估方法后,将一根标有刻度(0~10)的标尺背对患者,患者根据自我主观疼痛选定某一刻度,医护人员读取该刻度数值记为VAS 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③记录两组患者VSD 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引流不畅、引流管堵塞、负压过低、封闭不严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恢复指标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总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恢复指标比较(,d)

表1 两组的临床恢复指标比较(,d)

2.2 疼痛程度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4 d 后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3 d、7 d 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VA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的VAS 评分比较(,分)

2.3 不良事件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5.7%(P <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骨科创伤患者发生创面感染的风险较高,不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也延缓创面愈合速度。临床上通常使用VSD 治疗骨科创伤感染,可持续负压吸引坏死组织和渗液,并通过负压产生的物理压力促进细胞增殖,加速创面愈合[3]。研究[4]表明,VSD 使用的敷料功能与皮肤类似,为创面愈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更适合伤口恢复。但由于VSD 操作流程相对复杂,通常需要辅以科学、优质的临床护理,提高治疗效果。集束化护理是基于循证医学理论将一系列护理措施进行筛选、分析、融合、整理形成的一种护理模式。既往常规护理模式主要依赖于临床经验和主观判定,而集束化护理措施遵循循证思想,可执行性高,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护理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总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提示集束化护理可改善骨科创伤感染VSD 患者的整体状态,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与陈智慧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黄晓春等[6]的研究也指出,集束化管理辅助VSD 治疗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3 d、7 d 后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表明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缓解骨科创伤感染VSD 患者早期疼痛程度。既往研究[7]表明,集束化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水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临床施护,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提示集束化护理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与杨自蓉等[8]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可促进骨科创伤感染VSD 患者创面愈合,缓解疼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负压骨科创面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