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性肺结核早期检验中荧光定量检验PCR 与涂片抗酸染色法的价值分析

2023-05-22袁桢张云杰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5期
关键词:染色法抗酸活动性

袁桢,张云杰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化验室,2 结核病防治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的慢性传染疾病,其发生主要与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结合杆菌感染密切相关[1-2],患者患病后多呈现咳嗽、咳痰、发热等基础症状。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飞速发展,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方式逐渐增加,其中痰涂片检查被作为肺结核鉴别诊断的 “金标准”,但考虑其所需操作时间过长,且样本收集方法、染色剂类别等因素会影响检测结果[3]。有相关研究[4]表明,荧光定量检验PCR 与涂片抗酸染色法对活动性肺结核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本研究对比荧光定量检验PCR 与涂片抗酸染色法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我中心收治的80 例肺结核患者,其中男性46 例,女性34 例;年龄27~70岁,平均(43.15 ± 4.52)岁;病程2~9 个月,平均(4.86 ±0.57)个月。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肺结核;②意识状态较好,对研究中各项检测配合良好;③知晓研究目的,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传染性疾病;②机体多器官功能障碍;③严重感染性疾病;④危急重症;⑤因中途转院或其他原因导致病例脱落。

1.2 检测方法①荧光定量检验PCR:在无菌吸管辅助下采集患者1 mL 痰液标本,加入处理液并封管震荡5 mL,室温环境下放置15 min,促进痰标本充分液化。将获取样本转移到锥型离心管予以10 min 常规离心处理,将去除上层清液的样本加入2 mL 处理液,充分震荡后进行荧光定量PCR 检测,仪器选择Prism 7000 型荧光定量PCR 仪(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生产)。荧光定量检验PCR 阳性结果判定标准:扩增曲线Ct 值30~36为 弱阳性,25~29 为 “+”,20~24 为 “++”,15~29 为“+++”,<15 为 “++++”。②涂片抗酸染色法:常规获取受检对象痰标本后进行固定与加热操作,取金胺 “O” 染色剂滴加于载玻片上,染色时间为30 min,后使用流水洗片,待染色剂完全清除后另外滴加脱色剂并直至整个样本均被覆盖,待痰膜呈现无色状后继续使用流水洗片,上述操作完成后重复滴加染色剂-流动自来水冲洗,并在室内温度下风干,利用低倍显微镜对处理后样本进行筛查,后使用高倍显微镜再次确认检测结果。显微镜下50 视野观察到1~9 条抗酸杆菌为弱阳性,10~49 条为 “+”,显微镜下1 视野内抗酸杆菌1~9 条为 “++”,10~99 条为 “+++”,≥100 条为 “++++”。

1.3 观察指标以最终的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荧光定量检验PCR 与涂片抗酸染色法诊断效能,并分析两种检测方式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 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 100%;准确度=(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一致性采用κ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荧光定量检验PCR 与涂片抗酸染色法的诊断结果80 例肺结核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活动性肺结核70 例,非活动性肺结核10 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荧光定量检验PCR 诊断敏感度为100.00%(70/70),特异度为90.00%(9/10),准确度为98.75%(79/80)。涂片抗酸染色法诊断敏感度为75.71%(53/70),特异度为20.00%(2/10),准确度为68.75%(55/80)。κ 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荧光定量检验PCR 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κ =0.940,P <0.05);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中等(κ =0.591,P <0.05)。见表1。

表1 荧光定量检验PCR 与涂片抗酸染色法的诊断结果(例)

2.2 不同检测方法诊断效能比较荧光定量检验PCR 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涂片抗酸染色(P <0.05)。见表2。

表2 荧光定量检验PCR 与涂片抗酸染色法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痰标本是诊断肺结核的 “金标准”,但该检查手段相关操作较多,且易受到痰液收集质量的影响,因此大规模应用于筛查并不现实[5]。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高效检查手段,在实施染色-洗片-复染操作后能对不易着色的痰液标本进行标记,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结果可信度[6],但结果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因此部分患者在应用该方法筛查时并不能获得理想效果,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荧光定量检验PCR 应用荧光化学物质对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实时监控,整个检查过程均在仪器支持下进行,且整个反应过程中的Ct 值在各时间点均与起始拷贝数呈线性增长关系,可有效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荧光定量检验PCR 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涂片抗酸染色法(P <0.05),表明荧光定量检验PCR 对活动性肺结核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可提高诊断准确度,为患者疾病早期治疗提供诊断支持。李艳红等[7]选择88 例肺结核患者,收集痰标本后分别进行荧光定量检验PCR 与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果显示荧光定量检验PCR 对肺结核的诊断效能高于涂片抗酸染色法(P <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李苏梅等[8]的研究也认为,荧光定量检验PCR 在痰标本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优势明显,可测量与标记多个荧光信号,为Ct 值相关曲线建立与分析提供更多数据参考。

综上所述,荧光定量检验PCR 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优于涂片抗酸染色法,可作为早期筛查手段予以推广应用。但在获取痰标本时可能存在抑制因子、标本处理方法不当、DNA提取不当等因素导致结果准确率降低,临床上可针对上述因素予以改善,最大程度提升荧光定量检验PCR 的临床诊断效能。

猜你喜欢

染色法抗酸活动性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金属活动性应用举例
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血小板参数、D-D检测的临床意义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在肺结核病理学诊断中应用比较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痰标本替代物的抗酸染色效果分析
酶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在肿瘤组织脉管新生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