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限制性液体复苏用于救治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及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3-05-22齐蕊张清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5期
关键词:性休克限制性补液

齐蕊,张清华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重症监护室,河南 南阳 473000)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创伤性休克发生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创伤性休克具有起病突然、病情复杂等特点,临床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充分液体复苏,以改善其缺氧情况[1]。但有研究[2-3]表明,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充分液体复苏治疗易出现呼吸及凝血功能障碍,同时会升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整体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限制性液体复苏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液体复苏概念,是指控制液体输入速度和输入量,保证机体重要器官可得到基本血流灌注,直至彻底止血[4-5]。基于此,本研究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2 月至202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98 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 例。对照组男29 例,女20 例;年龄18~70 岁,平均年龄(43.44 ±5.12)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2 例,高空坠落伤17 例,其他10 例。观察组男30 例,女19 例;年龄18~70 岁,平均年龄(43.32 ± 5.08)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2 例,高空坠落伤18 例,其他9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经创伤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创伤性休克;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17 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既往存在重大手术史;入院24 h 内死亡;入院前服用过血小板相关药物。

1.3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休克治疗:保持患者气道畅通,监测其生命体征,明显出血部位进行止血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充分液体复苏治疗,以早期、快速、足量补液为原则,输入的复苏液体的晶体液与胶体液之比为2 ∶1,以乳酸盐林格注射液作为晶体液,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作为胶体液,复苏过程中将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80~100 mm Hg。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补液速度先快后慢,先补充适量液体至MAP 维持在60~70 mm Hg,然后减慢补液速度,限制补液量,输入的复苏液体的晶体液与胶体液之比为2 ∶1,成分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入院7 d 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MODS 发生率及死亡率,并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前及复苏12 h 后的凝血功能指标 [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救治效果观察组7 d 内的ARDS 发生率、MODS 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救治效果比较 [n(%)]

2.2 凝血功能指标复苏前,两组的PT、APTT、T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复苏12 h 后,两组的PT、APTT、TT 长于复苏前,观察组PT、APTT、TT 短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复苏前比较,*P <0.05。

3 讨论

创伤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循环功能紊乱,因而需及时给予液体复苏,以改善其组织灌注与供氧[6]。临床广泛应用的液体复苏方式是充分液体复苏,维持患者生命体征,而限制性液体复苏是进行小容量液体输入,仅保障重要脏器血液灌注的基本需求,将血压维持在较低水平范围内[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7 d 内的ARDS 发生率、MODS 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与充分液体复苏相比,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更佳,与吴泽华[9]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在于,充分液体复苏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使血液的凝血功能出现障碍、携氧能力下降,造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情况加剧,从而导致患者并发ARDS、MODS,而限制性液体复苏则可避免出现上述情况,进而提高患者存活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复苏12 h 后的PT、APTT、TT 短于对照组,提示与充分液体复苏相比,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维持创伤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稳定,与何姗姗等[10]、韩力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在于,限制性液体复苏补充的液体最大限度维持机体内环境及血容量稳定,减少凝血因子的流失,对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限制性液体复苏用于救治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显著,且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性休克限制性补液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补液盐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
骨科手术术中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的对比观察
髁限制性假体应用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创伤性休克的安全输血与中医护理探讨
头孢哌酮钠联合低渗补液盐对重型福氏志贺菌性痢疾的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