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脐灸预防去甲基化治疗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3-05-19莫杏仪柳静静牛国敏林雪秋曾梓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8期
关键词:恶心甲基化白蛋白

莫杏仪 柳静静 牛国敏 林雪秋 曾梓韵

去甲基化药物作为低强度化疗药物,在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中使用十分广泛,但其多数属于中危致吐药物,易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即CINV[1]。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CINV 后,可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营养流失及机体免疫力降低,还会增加患者化疗排斥性,导致焦虑抑郁情绪发生,不利于后续治疗[2]。目前,临床主要使用托烷司琼等西医药物对CINV 进行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恶心呕吐症状,但长期应用容易产生抗药性。中医药对癌症化疗的支持类研究日益深入,其认为CINV 属于脾胃气虚证型,可以通过调理脾胃等方式进行治疗从而缓解相关症状发生。脐灸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方法之一,脐部即神阙穴,与任脉、督脉及冲脉的经气通达、血脉相承,且皮肤屏障较薄,药物可经脐部迅速进入机体微循环,从而有效提升药物利用率[3]。本研究以此为背景,选取了本院进行去甲基化治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脐灸预防CINV 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22 年5~10 月进行去甲基化治疗的60 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 例。实验组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25~68 岁,平均年龄(57.35±10.79)岁;病程1~3 年,平均病程(2.01±0.52)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 例,慢性白血病4 例,急性白血病18 例。对照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21~73 岁,平均年龄(56.94±11.98)岁;病程1~3 年,平均病程(2.09±0.55)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9 例,慢性白血病5 例,急性白血病1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符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诊断标准[4],能够进行化疗;②患者均进行去甲基化治疗;③患者化疗期间出现了CINV[5];④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内容知情且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有消化系统疾病,本身存在恶心呕吐等症状;②患者免疫缺陷严重,或者有其他重要器官器质性疾病;③患者对脐灸所用药物成分过敏,不耐受;④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无法有效跟踪完成研究。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给予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山东益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418)静脉滴注,4 mg/次,1 次/d;同时根据患者身体状态及饮食习惯等进行饮食指导,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避免呕吐加重,同时也要注重患者心理变化,避免情绪、心理波动加剧恶心呕吐。根据患者情况设定疗程,通常至少要在患者化疗期内使用。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脐灸疗法治疗。脐灸配方包括桂枝、白芍、高良姜、香附、延胡索、木香和小茴香,磨粉后,按1∶1∶1∶2∶2∶2∶1 比例充分混合,随后制作好面碗及艾柱。施灸时,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铺洞巾,使用75%酒精消毒,随后将上述药粉填满脐部,铺上纱块,将面碗圆孔对准脐部并放置于脐部,取药粉填满面碗圆孔后,将艾柱覆盖住碗面圆孔,点燃艾柱施灸,待其燃尽后,更换直至3 壮,完成后继续于脐部敷药粉2 h。施灸时间为化疗开始第1~7 天。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治疗前后恶心、呕吐及进食量评分:根据本院自制评分量表对患者的恶心、呕吐和进食量进行评估,从化疗开始当天至化疗结束第5 天。评分标准见表2。②NRS2002 评分:使用NRS2002[6]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量表由3 个部分构成:疾病严重程度、营养状态及年龄,各项得分0~7 分。当NRS2002 评分<3 分时,代表被测试者暂不存在营养风险,当NRS2002 评分≥3 分时,则代表被测试者存在营养风险。③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抽取患者治疗前后的静脉血,离心处理,留取血清,使用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溴甲酚绿法)处理,并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M6000)进行测定,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在无菌条件下操作。④临床疗效,判定标准[7]:参照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评估疗效,完全缓解:0 度,无恶心、呕吐;部分缓解:Ⅰ度,能够食用适合的食物,24 h 内呕吐1 次;轻度缓解:Ⅱ度,进食明显减少但能进食,24 h 内呕吐2~5 次;无效:Ⅲ度及以上,明显不能进食,24 h 内呕吐≥6 次。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表2 恶心、呕吐及进食量评分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恶心、呕吐及进食量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恶心、呕吐及进食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及进食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恶心、呕吐及进食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恶心、呕吐及进食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NRS2002 评分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NRS2002 评分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RS2002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白蛋白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NRS2002 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的NRS2002 评分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的NRS2002 评分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主要侵犯机体血液、骨髓和淋巴结等部位,在全球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难度大,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癌症治疗与防控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问题[8],其中DNA 甲基化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和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去甲基化治疗是当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的核心疗法,但其带来的副作用也十分明显。从本院血液科以往数据分析发现,有至少72.5%的化疗患者会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其中进行去甲基化治疗的患者发生上述反应更是高达75%。上述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营养缺失、免疫力急速下降等状况,而且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焦虑与恐惧情绪,不利于后续化疗的开展。盐酸托烷司琼可以有效缓解化疗药物对患者胃部产生的刺激,降低胃肠道黏膜上的嗜铬细胞被激发的可能性,避免肠壁内迷走神经受刺激后将冲动传递到呕吐中枢神经,从而达到止吐的目的[9],但长期应用疗效较为有限。中医外治法是目前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临床实践发现脐灸疗法能够预防去甲基化治疗患者CINV[10],不同脐灸方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多与正气亏虚、气血不足、脏腑失调相关,呕吐的病机则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且可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者可因痰湿阻滞、肝气郁结等导致;虚者多由正气亏虚、脾失健运、胃失濡润所致。治疗应以降逆止吐、健脾理气为原则[11]。本研究使用的脐灸中药配方中,桂枝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白芍可柔肝止痛;高良姜可散寒止痛,温中止呕;香附可止痛散寒,回阳救逆;延胡索可活血行气,镇静止痛;木香可疏理肝气,健脾和胃;小茴香可疏风散寒。整方合用,共奏祛寒止吐之效。同时此法选取神阙为施灸穴位,此穴为人体之命门,先天之根蒂,可交通阴阳,培补先后天之本,于此穴施灸可扶助正气、调理三焦、救逆回阳、温散寒邪,且将灸脐药物封存于脐内,可持续治疗[12]。再加上艾灸的双重刺激,药性可随艾灸温热通十二经、达脏腑,且艾灸本身有补阳之功,可缓解化疗药物导致的寒凉,从而修复脏腑功能[13]。

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及进食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恶心、呕吐及进食量评分分别为(3.95±0.67)、(3.12±1.02)、(3.16±0.54)分,低于对照组的(4.68±0.91)、(4.29±1.24)、(4.04±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RS2002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3.25±0.39)分低于对照组的(3.95±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血清白蛋白(38.95±3.33)g/L 高于对照组的(35.89±5.3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脐灸对于进行去甲基化治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可促进患者脏腑功能恢复,有效控制CINV 的发生和进展,提高其免疫力,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患者化疗耐受性,提高临床疗效。从现代医学方向分析,脐下静脉网丰富,又与大小肠解剖位置最近,脐下药物吸收后,能够快速扩散到静脉网或腹下动脉分支,进入体循环后可直达病灶[14-16]。同时,将灸脐药物封存于脐内,可以延长治疗时间,疗效更好。但去甲基化治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本身机体免疫力较低,若遇到过敏等问题要及时停止使用。

综上所述,对进行去甲基化治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脐灸疗法,可降低其CINV 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恶心甲基化白蛋白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鼻咽癌组织中SYK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分析
胃癌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基因组DNA甲基化及组蛋白甲基化
全甲基化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