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赋权增能视域下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发展研究

2023-05-15张红兵赵丽丽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赋权养老老年人

张红兵,赵丽丽

(1.河北开放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80;2.邢台开放大学,河北 邢台 054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老年人的人口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老年人在我国的人口比重也逐年增大。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安养问题,使老年人能够在新时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这是我国在当前面临的一个社会难题。从社会发展现实来看,新时代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等基本物质需求的层面,而是有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等更高的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但是,从社会供给层面来看,无论是养老还是教育,当前的供给都无法满足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和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的养老和教育服务需求,养老方面的“一床难求”和老年教育的“一座难求”现象突出。养老和教育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基于赋权增能理论分析,结合当前养老和老年教育服务现状,将养老和教育相结合,推动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发展,既是当前解决养老和教育服务供给不足难题,推动老年教育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保障老年人养老和受教育权益,提升养老和教育质量,改善老年人生活现状,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的重要方式。

一、赋权增能:新时代养教结合老年教育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1.赋权增能与老年教育转型发展的融合与统一

赋权增能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所罗门在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也被称为赋权理论。它的发展是受当时的黑人民权运动与女权运动的影响,关注种族和社会工作领域弱势群体的“无权感”,倡导通过提升人们的权能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增长自身能力,从而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后来,这一理论逐步被延伸应用到教育、社会工作和公共管理等众多领域,主要关注和服务于相关领域的弱势群体,强调通过激发个体或团体的权能和自主能动性,帮助他们树立改变现状的信心,增强改变现状的能力,实现从“无权”“失权”到达成个人或团队目标的过程。[1]在赋权增能理论中,赋权与增能是两个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过程。赋权是手段,增能是目的。赋权包括制度赋权、管理赋权和环境赋权等,关注的是公平的发展环境、支持体系和制度保障,强调结果公平。增能包括内在增能和外在增能,即既关注个体的发展和价值提升,也关注外部环境的推动和促进,强调机会平等。

在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和教育供给不足的背景下,探索养老和教育的融合,积极推进养教结合老年教育转型发展,在保障老年人自身权益的同时,提升老年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这既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路径,也是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增进社会福祉的重要方式。根据上述赋权增能理论的分析,结合老年人的特征和当前的社会环境,推进养教结合老年教育转型发展,实际上也是对老年人进行赋权增能的过程,其在内涵上与赋权增能理论是一致的。因此,推进养教结合老年教育转型发展,不仅要注重赋权与增能相互联系、双向互动的关系,也要将其作为双重发展目标,通过赋权,保障每个老年人尤其是弱势老年人受教育的权利,推进教育惠普在老年教育领域的公平和普及,使老年人通过教育增能,提升自身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甚至通过养老互助、社区志愿服务、老年人再就业等方式实现更多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反哺社会。

2.新时代养教结合老年教育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从老年教育的发展目标来看,新时代养教结合老年教育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包括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个体价值主要体现为对个体需要的满足,强调的是教育对个体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社会价值主要体现为个体发展的外溢作用,以及个体通过教育后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个体价值取向: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命价值。个体价值取向注重满足老年人个体需要满足和自身发展促进方面的发展需要,具体来说,包括个体认知、个体发展和个体提升等。新时代,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通过老年教育,可以帮助老年人重新认知自我,明确个体需求和自我提升方向,有助于帮助老年人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交往,减轻孤独感,增强社会归属认知;同时,高质量的老年教育还能有效促进老年人尤其是相对低龄老年人的潜能开发,帮助他们实现提升工作技能,实现再就业或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实现个体在个人价值方面的提升。[2]

社会价值取向:提高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价值取向注重培养和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鼓励老年人尤其是有相关专业经验或管理经验的老年人分享相关知识和经验,促进个体和社会共收益、共发展,共享发展成果。老年教育有利于组织、识别和利用那些虽然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但本身积累了丰富的操作技术、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专家、学者等,激励他们在退休后仍然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分享和传承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二、赋权增能视域下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发展目标追求

1.赋权: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和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按照老年人对养老和教育的需求类型进行分类,其各类需求可分为应付需求、表达需求、贡献需求、影响需求和超越需求。应付需求是指满足日常基本生活的需求,表达需求是指满足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实现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等类的需求,贡献需求是指老年人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等类的需求,影响需求是指老年人知识和经验传递、文化传承等类的需求,超越需求是指老年人实现个体价值、超越已有现实、创造新的价值的需求。从各类需求的内容来看,应付需求和表达需求属于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它关注的是老年人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贡献需求、影响需求和超越需求属于更高层次的需求,它关注的是老年人的社会价值、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贡献等更深层次的需求。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相较于传统的老年教育,不仅在内容和作用上进行了拓展,在教育对象上也坚持了全纳性,即在社区内的所有有意愿参与的老年人都是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教育对象。因此,在具体教学设施策略上,要根据不同老年人的需求特点进行调整。比如,对于低龄健康且没有社会参与意向的老年人,可以采用满足其教育基本需求为主、养老服务为辅的策略;对于低龄健康、文化水平较高且有社会参与意向的老年人,可以实施满足其影响需求和超越需求等相关的策略,帮助老年人进一步发挥作用,实现社会价值;对于高龄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则可以实施以养老服务为主、教育需求为辅的策略。总之,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实施不同的策略,以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的需求。[3]

2.增能:激发老年人潜能和意识,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

养教结合老年教育从形式上看是将养老和教育相结合,满足老年人对养老和教育的双重需求,有效解决我国现阶段养老和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则是通过对现有养老和老年教育资源的整合,创新老年教育方式,提升养老和老年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它在帮助老年人更方便地享受养老和教育服务的同时,实现了对老年人生理、心理、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引导,帮助他们保持身心健康,并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各类事务,增强独立性和主动性,这不仅有助于大大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也有助于挖掘和激发老年人的内在潜力,积极进行社会参与,实现老有多为。所以,这一过程也是对老年人进行增能的一个过程。养教结合老年教育中的“养”不仅仅只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也要培养和提升老年人维护自身健康、积极开展互助、共同维护健康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养教结合老年教育中的“教”除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外,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推动老年人正确认识自身价值,积极融入社会。

3.平衡:整合优化养老和教育资源,平衡养老与教育需求

老龄化加速发展背景下,老年人的养老和教育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现有的养老和教育供给则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一方面,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无法实现对老年人的全面保障,而养老院等专业养老机构则存在费用、床位数量有限等限制,也无法满足实际的养老需求。即便是能够住进养老院的老人,目前能够得到的服务主要还是生活卫生、医疗照护等基本生活照护类服务,很少有在开展养老服务的同时,同步提供老年教育服务的;另一方面,在现有的老年教育机构中,大部分提供的主要也是休闲娱乐类帮助老年人丰富业余生活的基本教育服务,大部分老年教育机构都无法完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能够在提供教育服务的同时也能提供养老服务的则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推进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发展,依托社区,将老年教育和养老服务资源进行充分整合,采取将优质养老服务融合进社区老年教育中,或者将老年教育资源和服务注入养老服务中,促进养教互融、养教互动,实现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平衡养老和教育需求,实现社区老年教育与养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完善:构建老年学习共同体,创建终身学习型社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老年学习共同体,促进终身学习型社区建设,这既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也是促进老年人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充分享受养老和教育权益的保障。一方面,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服务范围主要依托社区,服务对象也主要是社区老年人,因此,社区老年教育是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主要载体。依托社区建立教学点,吸引具有相同学习爱好和学习需求的老年人,发展共学养老共同体,示范推动不同主题的共学养老共同体发展,推进养老和老年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依托社区发展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在服务对象上具有全纳性特点,服务对象不仅是低龄健康老人,也包括高龄老人,甚至失能老人统统都被纳入教育范围,彻底打通终身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和完善。[4]

三、赋权增能视域下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实践困境

1.思想观念陈旧,对老年教育功能拓展认识不清晰

思想观念陈旧是制约老年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当前很多人还保留着对老年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人老了以后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退化了,从社会价值创造群体变成了需要被社会照顾的群体。老年人吃好喝好,保持身体健康就好,不适宜继续学习、工作或开展各种社会参与活动等。其次,从养老院、老年大学等养老和教育服务机构来看,也存在对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发展热情不高,功能拓展意识淡漠等问题。虽然从开展养教结合工作以来,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养”和“教”尚未实现完全融合,还处于探索和磨合阶段。[5]分析原因,养老和教育机构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在工作定位、管理和考核等方面的要求差异较大,在没有考核要求或绩效激励等方面制度安排的情况下,无论是养老机构还是老年教育机构均固守传统的观念定位,创新和合作的积极性都不高。

2.制度建设滞后,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设不完善

为了推动养老和老年教育发展,国家近几年陆续出台了促进养老和老年教育发展的政策和发展规划,但结合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具体条文来看,相关的政策还属于号召和鼓励层面,缺乏具体的实施细节和要求,可操作性不强。比如文件中鼓励养老和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其他机构积极参与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政府应从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配套政策支持,但具体到执行层面,相关的配套政策难以具体化并得到有效实施。另外,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前养老和老年教育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如果发展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就需要有一个牵头的管理部门,能够综合统筹和协调养老和老年教育,以便于统一规划、统筹资源,促进养老和教育的衔接和融合。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管理设计和功能尚未实现,养老和老年教育部门在实践中的功能定位和具体实施还是以各自的传统业务为主。

3.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模式实践尚未成熟

在人口老龄化深度发展和养老及老年教育供给不足的背景下,国内很多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纷纷开展了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点的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模式,比如“一对一”“多对多”“示范校”“四师一体”等,这些经验和模式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展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但总体来看,我国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发展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6]具体体现在:首先,从养老和老年教育机构合作的稳定性来看,由于当前的养老和教育机构还是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尚没有独立的部门能够统一和调剂两类部门的合作关系,因此,两类机构间合作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其次,从两者融合和实施的规范性来看,在养教结合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养老机构还是老年教育机构对于养教结合的具体模式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实践和探索,具有一定的任意性,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规范来指导,在规范性方面难以保障;最后,还存在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实施及管理主体之间信息阻滞和责权模糊,老年教育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都是制约养教结合老年教育规范和推广发展的因素。

四、赋权增能视域下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推进路径

1.加强养教结合理念的宣传引导,用积极老龄观引领老年教育发展

陈旧老龄观、对养教结合老年教育认知不清晰等是影响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要推动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发展,必须加大对积极老龄观、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等相关理念和观念的宣传,帮助老年人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相关的信息,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老龄观,积极参与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各类组织活动。首先,依托社区的各类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宣传,如张贴海报、设置社区宣传报栏、组织专题活动、开展专题片展演等,促进价值引领。其次,可以依托现有的老年学员进行人际传播,比如通过老年学员将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宣传手册发放到其所在的小区,引导周边的老年人充分了解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理念和具体实施模式,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养教结合老年教育中来。最后,可以通过媒体,如电视、微信公众号、抖音和自媒体等大众媒介积极宣传、普及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相关内容,推动该模式及其相关理念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促进新时代老年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完善。[7]

2.健全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和经费投入保障

健全的制度保障和充足的经费投入是促进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科学发展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就需要根据上述各部门的职责,健全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相关工作的有序推进。从经费投入来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要保障老年人的养老和教育权益,就需要保证对老年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比例投入。具体来说,要将老年教育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中,并对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发展重点支持。同时,政府牵头,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主体加大对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发展的参与、支持和服务,丰富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支持资金的来源渠道,促进可持续发展。

3.整合养老和教育资源,促进多元融合和联动发展

在老龄化快速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创新老年教育发展模式,促进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创新发展,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整合社会各类养老和教育资源,促进多元融合和联动发展,改变现有老年教育“学校式”办学形式,结合老年人群对养老和教育的差异化需求,联动社区、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打造围绕老年人家门口的、基于社区的、教养互融、养教兼顾、灵活便捷的老年教育。具体来说,一是可以打造基于社区、社校联动的模式。即以社区为基地,通过加强与社区周边的教育资源整合和联动,满足社区老年教育供给。比如,通过交流合作,将社区周边高校、文化馆、医院等机构的资源引入社区,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文化活动、养老护理宣传、组织学生实践活动等形式,丰富社区老年教育的形式,拓展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8]二是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打造基于企业的企社联动模式。即在社区养老机构或专业社会组织中建立老年教育固定教学点,通过提供上门服务,使那些长期居住在养老院、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也可以接受老年教育服务,在拓展老年教育服务对象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养教结合模式的深化,提高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影响力和服务质量,实现协同联动发展。

4.完善实践标准,推进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模式实践和推广

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是当前解决我国养老和老年教育服务供给不足的有效路径,但对于养教结合模式的具体实践路径还在初步探索中,需要从政策机制、管理体制、实践模式、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和标准,促进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在实践层面上的标准化、专业化和可操作化。具体来说,一是在政策层面尽快出台养教结合老年教育专门政策。尽管近几年在国家出台的各类政策和规划中均多次提到鼓励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发展,但均属于宏观上的倡导和号召,并没有专门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规范的针对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或实施办法,这就给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带来了实践缺规范、合作缺规则、活动缺监督、成果缺评价等问题[9],因此,为促进养教结合老年教育规范发展,需尽快出台专门的政策或指导意见。二是要完善相关管理体制,理顺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各个参与主体管理职责,明确各主体的管理内容和合作机制,解决现有职责不清、管理效能低下等问题,促进相关主体之间的协调、联动和共享。三是将社区作为推进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模式实践和推广的主阵地,根据实践成果,总结提炼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模式的具体实践标准,并在实践和推广的过程中,不断细化和优化相关标准,使其发展既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也贴合社区的实际需求,从而真正能在解决养老和老年教育服务供给不足、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四是加快老龄社会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加快培养医疗、养老和教育等复合型人才,可以依托职业院校设立交叉专业的形式进行培养,也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和培养。同时,在实践中也要重视相关学科的探索,逐步完善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标准。

猜你喜欢

赋权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试论新媒体赋权
基于改进AHP熵博弈赋权的输变电工程评价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