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大学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023-05-15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全民办学高质量

任 波

(沈阳开放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3)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战略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需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以上要求为开放大学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如何明确战略定位、创新体制机制、补齐发展短板,用促进转型发展和助推深化改革的策略破解高质量发展的难题,是新时代下全方位推进开放大学系统提质转型、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切实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

一、开放大学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的背景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到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同时进一步提出,强化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开放大学作为继续教育的主体之一,在现代教育体系完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要充分发挥其功能,保障功能“外溢”,促进开放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1.全民终身教育高水平发展,对开放大学提出新要求

“十三五”时期,全民终身学习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各教育类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基础能力不断增强,分别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等120 个、750 个。现状表明,开放大学已经成为承担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任务不可替代的主体之一。“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推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与社区治理相融合,这对开放大学的发展定位和战略选择提出了新要求。

2.开放大学规模扩张,对其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开放大学是利用远程技术手段实施具有开放属性的独立自治的大学。近年来,一大批地方广播电视大学转型为开放大学,面对转型后开放大学办学规模以及生源规模的增大,开放大学的话题热度持续升温。转型后,开放大学应如何定位,如何用新方式和新理念推动改革向终身推进,如何确定合适的发展战略,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区域开放大学转型,迫切需要确立科学的发展战略

区域开放大学在所属省份建立学习型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区域开放大学,既有“开放”的特征,也有“大学”的本质,需要有合理科学的战略定位,整体推进、系统部署,更加重视创新体制、机制和完善办学体系,形成合力,切实发挥体系办学的优势,保障高校人才培养核心功能的发挥,对于推动开放大学转型与发展、助力全民教育素质的提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开放大学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时代变迁,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时代到“互联网+大学”时代,再到“数字化大学”时代,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教育公平、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等方面,开放大学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各类学习者对于教育的供给提出了高质量的要求,开放大学必须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及时作出反应,切实提高办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继续教育的需求。

1.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是开放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

开放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主体之一,必然形成“社会服务”这一职能。开放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包括教学、科研、场所提供、公益活动举办等。开放大学不仅需要在学历教育方面服务社会,也要拓宽办学途径,扩大办学空间及领域,开展各类型的继续教育,充分发挥辐射及带动的作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开放大学应改革传统办学思路,更新教学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适应学习体系,为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提供更多辅助,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切实服务社会,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不同学习主体的活动,创新活动形式,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更好地体现开放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

2.开放大学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放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历史视角看,开放大学的产生,源于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旺盛需求,源于人民大众对知识、能力、素质快速提升及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需求,旨在通过教育服务,解决社会从业者面对的工学矛盾等问题。因此,开放大学作为开展学历补偿的类型教育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主体之一。开放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教育的旺盛需求,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开放大学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了“时空分离、自定节奏、异步互动”的全新学习模式。相对于传统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更加灵活、更加便捷,适应了时代需求。与此同时,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的内容实用化、形式多样化,为社会从业者在职能力提升提供碎片化、自主化的学习选择,受到广泛欢迎。

开放大学是新时代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开放大学入学标准适宜,办学模式灵活,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机会。因此,在构建高等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框架时,应将开放大学纳入其中,统筹考虑和布局,协调发展、分工协同,推进教育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三、开放大学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是准确、完整、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推动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2]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的新部署、新要求,大力推进全民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必需,也是客观要求,特别是在开放大学转型融合发展的关键期,发挥体系办学优势,全系统共同推进全民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更具现实意义。

1.确立高质量社会人才培养战略,推动教学体系高标准建设

(1)推动高质量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促进均衡发展。开放大学积极建立省校、县区分校以及其他办学机构教学标准和特色学院的建设标准,健全考核评价和准入退出机制;新时代,开放大学各级办学机构的垂直业务指导关系应该非常明确,分工协作地承担人才培养任务。[3]开放大学积极建立健全办学、管理、标准及评价体系,构建原则是与发展相适应,完善分工协作机制,明确总部—分部—学院—学习中心四级办学定位,保障各级部门相应功能的发挥。学习中心作为实施教学的主要载体、体系办学的“终端”,是开放大学系统办学的基本单位。因此,开放大学要更加注重建设学习中心,包括学习中心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构成要素、办学条件、功能作用发挥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2)打造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构建高质量课程体系。高质量的课程,是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开放大学发展坚持课程引领,紧紧围绕开放大学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课程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加快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模式创新。[4]开放大学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以重点公共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践创新课为重点和切入点,加大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及建设示范课程的力度,切实优化课程体系、拓宽教学空间。

2.顺应全民教育的浪潮,构建高质量社区教育服务

(1)完善服务体系。开放大学要发挥系统办学、机构分布广泛等优势,以社区为单元,构建布局合理、教学能力领先的办学体系;应确立高质量社区服务发展战略,有效解决不平衡、不充分、数量不足等问题;大力完善覆盖全市城乡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最大程度地均衡覆盖全市,同时加大推行力度,构建优质均衡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依托开放大学优势,开发和汇集优质学习资源,推动资源共享,扩大资源供给能力,强化教学服务能力;创新运行机制,探索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依托开放大学平台优势,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手段,内联外拓,共建、共享、共治,满足全民终身学习的需求。开展精准服务,形成资源共享、多媒体融合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2)加强内涵建设,提供社区教育大数据服务。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必须按照大学的标准加强内涵建设,要有与办学任务相适应的学科、师资、教学实验设施、基本设施等条件,具备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要有自己的“大师”。建立年度社区教育发展报告,开发社区教育发展指标,以岗位胜任力为维度,广泛开展继续教育,有效提高工作人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为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针对社区教育特点,制订专门的课程质量标准,面对教师、管理者、学习者,形成有效的督导、评价、激励制度,建设一批优质的教育资源。

(3)发挥公共服务功能,积极打造有影响力的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围绕新农民、产业工人等新业态人群需求,聚焦助力乡村振兴,整合优质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课程资源,形成资源库。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集资源库、项目库、师资库及学分银行“三库一行”功能于一体的全民终身学习课程超市,为人民群众终身学习提供“智能化、开放式、超便利”的服务。同时,在区域范围内积极推进各类促进就业的培训项目,例如乡村文化旅游、电商营销、生态与环境保护等,切实推动社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实施高质量教育研究,创建开放教育新局面

(1)明确科研目标,建立高质量组织管理机制。开放大学应秉承创新驱动,遵循扬长补短的方针,在创新制度安排、体系完善、政策保障、环境营造等方面下狠功夫,强化科研全过程科学管理;开放合作,着力构建创新研究生态,鼓励开放式创新,支持包容性创新,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在知识、资本、人员、技术等方面的协同创新,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在相关行业中积极开拓新的市场;搭建科技创新创效平台,发挥“产学研用”一体化优势,体系化构建条件平台,提升创新能力、创效水平。坚持以成果转化为目标,深入推动两级管理,搭建平台,快速提升科学研究工作水平。

(2)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正确导向。注重发挥政策制度在管理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作用,不断优化政策和制度建设,激励、规范、约束教师科研行为。突出两个导向:一是强化目标导向。开放大学应强化科研工作的顶层设计,通过定期规划推动科研工作开展,促进转型改革。二是强化突出效果导向。开放大学应注重及时修订学校科研成果管理及奖励办法,从厚积成势再到协同高效,切实使各相关工作更加有章可循。

(3)集聚科研队伍,打造高水平团队。转型的开放大学要优先发展重点及特色专业,坚持服务专业课程建设的科研定位,有针对性和侧重点地汇聚人才,组建专兼结合、跨专业、跨单位、部门合作的高水平科研团队,集中整合优质资源,有效提升科研服务能力。建设高水平教师和科研队伍,实施名师培养计划,着重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带头作用,同时引进知名专家,储备重点专业青年博士。围绕社区教育、学习型城市等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发挥办学体系优质资源优势,提升科研成果的实践性和学术性。

猜你喜欢

全民办学高质量
全民·爱·阅读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