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淋巴细胞占比及DD/Fib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

2023-05-10杨如玉段丽娟王瑞娟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难治淋巴细胞研究组

李 超 杨如玉 段丽娟 王瑞娟

白血病在临床中的类型较多,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最为常见的白血病类型,而对于此类型的白血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1]。有研究报道,AML主要是由骨髓造血干出现累积性获得性基因改变,从而引发正常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异常而导致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若不及时诊治,将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有效明确诊断对AML患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近年来,虽然移植预处理方案得到优化,抗排斥技术及临床新药快速发展,但绝大多数AML患者的预后仍较差且复发率较高,其根源在于微小残留,因此最大限度地清除微小残留对改善AML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3]。随着对肿瘤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在实体瘤中常存在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异常,且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但在造血系统肿瘤中,特别是AML中相关研究仍较少[4]。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T淋巴细胞占比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D/Fib)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旨在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临床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8年5月至2021年8月我院190例AML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8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性120例、女性70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为(55.6±6.1)岁;而对照组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19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为(54.9±5.8)岁,上述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另外研究组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组(82例),未缓解组(78例),难治复发组(30例)。完全缓解组男性51例、女性31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为(54.3±4.9)岁;未缓解组男性49例、女性29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为(56.8±6.0)岁;难治复发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为(55.1±5.2)岁;3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经相关诊断标准[5]诊断为AML;②所有患者均排除合并其他肿瘤、免疫及凝血障碍性疾病等病史者;③均具备手术指征;④所有患者均排除伴有严重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⑤所有患者入组前均未行相关治疗;⑥所有患者临床数据完整。

1.3 方法

AML患者入组后均行标准诱导方案治疗,主要包括IA方案、DA方案、MA方案、HA方案,根据病情及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治疗,并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给予输注悬浮红细胞、血小板及常规抗菌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分别采取研究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晨起空腹静脉血4 ml,经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处理,取100 μl置于流式检测管,同时加入相应荧光单克隆抗体(20 μl)混匀,避光孵育15 min,而后加入红细胞裂解液(2 ml)混匀,避光孵育10 min(室温),1200×g离心5 min(4 ℃),去上清,加入PBS振荡混匀,洗涤2次,后加入500 μl的PBS混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并计算CD4+/CD8+。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及对照组受试者的DD、纤维蛋白原(Fib)由我院检验科常规检测。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2组T细胞亚群及DD/Fib指标的差异情况;②比较研究组中完全缓解组、未缓解组及难治复发组T细胞亚群及DD/Fib指标的差异情况;③比较研究组中死亡组与生存组的T细胞亚群及DD/Fib指标差异情况;④采用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2组以上比较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T细胞亚群及DD/Fib指标的差异情况比较

除CD8+外,研究组的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而DD/Fib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T细胞亚群及DD/Fib指标的差异情况比较

2.2 研究组中完全缓解组、未缓解组及难治复发组T细胞亚群及DD/Fib指标差异情况比较

研究组中完全缓解组、未缓解组及难治复发组CD8+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CD4+、CD4+/CD8+逐渐降低,DD/Fib则逐渐升高(P<0.05),见表2。

2.3 研究组中死亡组与生存组的T细胞亚群及DD/Fib指标差异情况比较

随访一年,死亡患者36例。死亡组CD4+、CD4+/CD8+均低于生存组,而DD/Fib则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见表3。

2.4 影响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髓外浸润 、CD4+、CD4+/CD8+及DD/Fib均为影响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2 研究组中完全缓解组、未缓解组及难治复发组T细胞亚群及DD/Fib指标差异情况比较

表3 研究组中死亡组与生存组的T细胞亚群及DD/Fib指标差异情况比较

表4 影响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AML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且近来数据显示AML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但其详细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AML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药物、遗传因素、放射及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等密切相关,此病主要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左右,若不及时诊治势必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6]。尽管部分AML患者可行化疗或骨髓移植来治疗,但其生存率仍不想理,因此积极寻找可在AML发病早期发现病情变化、评估疗效并判断预后的指标对此类患者的生存率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临床意义[7]。近来诸多研究发现,机体免疫功能及凝血异常对于AML的发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且随着对肿瘤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T淋巴细胞及凝血/纤溶系统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进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相关研究仍较少[8]。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T淋巴细胞占比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D/Fib)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以期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进一步提供临床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除CD8+外,研究组的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而DD/Fib则显呈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表明AML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及凝血/纤溶系统显著异常,可见T淋巴细胞减少、功能不全及 CD4+/CD8+比例失调,极易导致T淋巴细胞介导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同时高凝及纤溶亢进也影响AML的发生[9-10]。同时研究发现,研究组中完全缓解组、未缓解组及难治复发组CD8+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CD4+、CD4+/CD8+逐渐降低,DD/Fib则逐渐升高(P<0.05),此结果进一步表明随着AML病情的进展,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受到抑制,且高凝及纤溶亢进状态愈发明显[11-12]。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CD4+、CD4+/CD8+均低于生存组,而DD/Fib则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这进一步说明T淋巴细胞亚群及凝血指标可反映AML的预后情况[13]。最后,我们采用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现髓外浸润、CD4+、CD4+/CD8+及DD/Fib均为影响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4]。

综上所述,随着AML病情进展,其T淋巴细胞亚群逐渐受到抑制,且高凝及纤溶亢进状态愈发明显,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预后情况,同时发现髓外浸润、CD4+、CD4+/CD8+及DD/Fib为影响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难治淋巴细胞研究组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难治的病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阿糖胞苷联合VDLD方案诱导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DCE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