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孝道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传承路径探析

2023-05-09刘星宇

炎黄地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子女家庭传统

刘星宇

传统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文化内核,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历经时代的变迁,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传统孝道文化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缅怀先祖、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等方面。深入挖掘传统孝道文化对于提高个人道德水平、构建和谐家庭、解决养老问题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价值。为使传统孝道文化在新时代助力于社会主义强国建设,需从夯实家庭教育、发挥学校教育力量、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探寻传承传统孝道文化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孝道文化以血缘亲情为基础,是子女关心关爱长辈、孝顺尊敬父母的一种文化传统。传统孝道文化根植于人类生命延续与血缘关系的自然逻辑,是孝老爱亲的深层根基。传承和弘扬传统孝道文化,需充分了解其内容,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传统孝道文化的主要内容

要想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传统孝道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对其进行传承和弘扬,就必须深入了解传统孝道文化的主要内容。传统孝道文化的内容多样,必须对其进行批判继承,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敬养父母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亲情,始终强调父母与子女伦理关系的双向性,即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同样子女也有敬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当前有一部分人单纯地认为敬养父母就是在物质上赡养父母。实际上,敬养的重点在于敬,如果只是养,那么这种行为缺少情感上的恭敬,并不是真正的孝。孔子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2]可见,如果只是满足父母物質方面的需求,而不去尊敬他们,那么这种养而不敬的做法就不能称之为孝。给予父母生活上必要的物质支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精神赡养,应给予父母更多的关爱与照顾,在情感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与理解。

生育后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3]在古代,评价孝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身为子女有没有尽到传宗接代的义务,人口的繁衍是社会提倡的道德行为,后继无人是家庭生活的大忌,传统孝道文化把人类生育后代的本能上升为一种道德文化。生育后代在古代被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古代生产力低下,劳动力是最宝贵的资源,家庭的生产劳动需要大量人力,再加上医疗水平低下,人均寿命不长,每个家庭都面临着支离破碎的危机。人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生育后代可以使家族得以延续。当时,每一个家庭的愿望都是人丁兴旺,由此,生育后代就被置于重要的位置。

缅怀先祖

缅怀先祖是生者对于已故者的怀念。每个人都有祖先,我们不能忘记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身为晚辈不仅要继承和弘扬先辈的优良品德,还要承担起传播家族美名的责任。一个人如果能时常铭记先祖为后代的美好生活作出的贡献,常怀感恩之心,积极进取,就会给家族增光添彩。祭祀是缅怀先祖的一个方式,后辈要虔诚地祭拜祖先,感恩祖辈留下的宝贵财富。父母在世时的孝是敬养父母,父母离世后的孝是祭祀父母。可见缅怀先人也是传统孝道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后辈尽孝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父母亲人过世后,作为子女要牢记父母长辈的谆谆教诲,以此鞭策自己注重修身,弘扬和传承优良家风,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忠孝两全

家庭与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孝始于家庭,可以忠于国家[4]。传统孝道文化中的忠孝两全思想强调了忠和孝是相互贯通的。对父母的孝可以转移到对国家的孝,这种孝被称为忠,忠于国家就是孝,对国家不忠就是对父母不孝。从古至今忠臣大多是孝子,由于孝与忠存在内在联系,因此尽孝与尽忠是相辅相成的。家与国本质相通,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忠孝两全从实质上来讲是对“大家”和“小家”都尽到了孝道,“大家”的前途命运关乎“小家”的前途命运,每个人不仅要关爱自己的“小家”,也要关心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努力实现忠孝两全的美好愿景。

推恩及人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5]传统孝道文化中的推恩及人观点将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推广到全社会,倡导子女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关爱他人。推恩及人的观点打破了个人和家庭的界限,将孝提升到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高度。每个人把孝老敬亲和尊老爱幼的美德贯穿于自己的行为始终,在关爱和帮助他人的同时,营造互帮互助、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氛围,进而构建了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与人在相处时应推己及人,不局限于自己的利益诉求,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是传统孝道文化的应有之义。

传统孝道文化的当代价值

传统孝道文化在历史上起到了修齐治平的积极作用,在如今仍具有重大价值,其影响的范围不局限于家庭内部,还延伸到了社会和国家,是提高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抓手,应对养老问题的重要依托,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提高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基础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6]道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古代以来中华民族就十分重视道德的培养,孝为德之本,是影响道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孝道是评判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亦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一个人无视孝道,对父母没有尽到孝的责任与义务,那么他一定是一个道德缺失的人。传统孝道文化中忠孝两全的思想,为个人培养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提供了重要支撑,引导大众增强家国统一体意识,自觉将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可见,传统孝道文化在塑造国民品格,培养良好品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提高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基础。

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抓手

传统孝道文化是以家庭伦理关系为基础建立的道德规范,构建和谐家庭离不开传统孝道文化。构建和谐家庭以融洽的家庭关系为基础,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和睦相处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抚育子女长大成人,子女理应为父母养老送终,子女孝老敬老的过程,就是传承传统孝道文化的过程。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也是尊亲、爱亲的表达和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形成融洽的家庭氛围。受传统孝道文化的影响,家庭中的每个成员要将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孝老敬亲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实现家庭和谐。可见,传统孝道文化是调节家庭关系的“润滑剂”,对构建和谐家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依托

传统孝道文化中的孝老敬老思想对解决当前养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解决现代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孝道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忙于工作,忽视了对父母的关心与照顾,养老成为最核心的问题。传统孝道文化中关于敬养父母的内容对于现代养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敬养父母强调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缺一不可。精神赡养最关键的还是要子女主动地、真诚地去践行,而不是流于形式[7]。子女在给父母提供物质支持的同时,也要给予父母更多的精神慰藉。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可以教育引导人们发扬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使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传统孝道文化对于缓解养老压力具有现实保障作用,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依托。

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8]。传统孝道文化蕴含的优良文化精髓,例如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思想,将孝从家庭层面延伸到国家层面,是对孝的升华。这种小孝于家,大孝于国的理念是传统孝道文化的深层内涵,这一传统孝道文化独具特色。传承与弘扬传统孝道文化是对文化自信的展现与重振。传统孝道文化只有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能展现出勃勃生机。只有结合时代要求传承和发展传统孝道文化,才能进一步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才能使文化自信有更加强大的根基和底气。

传承传统孝道文化的路径

传统孝道文化历经千年,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一个原因是其内核能够被社会所认可。传承和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应从夯实家庭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力量、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規几个方面展开。

夯实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9]。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会影响子女的一生,父母在家庭中应该率先垂范,向子女传递孝亲敬老的意识,营造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家庭氛围。父母还应培养孩子的孝道文化意识,在实际生活中掌握孝的内涵和实质,传承孝道文化。与此同时,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传统孝道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个家长带头推广,使每个家庭成员了解传统孝道文化的积极意义,并积极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家风体现了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长应在思想和行动上为子女树立好榜样,使子女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家风的熏陶,将孝老爱亲的观念入耳入心,进而身体力行,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传统孝道文化的主要阵地。学校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应该重视道德教育,注重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培养敬老爱老的美德,引导学生践行孝道文化传统。学校可以设置传统孝道文化相关课程,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孝道文化的了解。孝道文化的学习不应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应该落实到行动中,学校应提倡学生自觉践行传统孝道,将知识学以致用。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引导学生重视孝道文化并进行实践,比如利用传统节日举办志愿活动,带领学生去敬老院或养老院关心老人或者做义工。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意识,进而在今后的生活中审视自己的行为,不断提升自己,将传统孝道文化发扬光大。

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

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10]。新媒体具备获取信息便捷、无时间限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等优势,受到大众的青睐,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大众学习传统孝道文化理论。要想使传统孝道文化深入人心并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加大传播力度。可以借助网络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孝道文化故事,还可以利用微博热搜不断推广传统孝道文化。

利用新媒体的好处就是能够快速引起社会舆论,大众在讨论中可以交流意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加深对传统孝道文化的思考与理解。认识指导实践,正确理解传统孝道文化是孝道践行的前提。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道德往往依靠个人的自觉和社会的监督来实现,传承传统孝道文化不仅需要道德的支撑,而且需要法律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11]。此条款在一定意义上明确了子女的陪伴对于父母的重要性。但是条款中的“经常”没有界定频率是多久一次,此外,“应当”是指父母生病还是处于什么状态,也没有规定好,这就使得这一条款实施起来相当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12]。此法对传承传统孝道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规定了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因此,应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孝道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并更好地促进传统孝道文化的实践。

尽管时代不同,但是传统孝道文化的宝贵精神品质是永恒不变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孝道文化,是探寻传统孝道文化的基因密码,要将优秀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提炼出来,为人类道德的提升提供文化价值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杜道生.论语新注新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孟轲.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4]郭清香.孝文化的现代价值及其实践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02):75-79+97.

[5]赵缺.孝经正译[M].长沙:岳麓书社,2014.

[6]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李丽容,王净.中国优秀传统孝文化视域下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05):1262-1265.

[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9]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31(02).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1]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EB/OL].(2019-01-07)[2023-03-22].http://www.npc.gov.cn/.

[12]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EB/OL].(2018-03-22)[2023-03-22].http://www.gov.cn/xinwen/2018-03/22/content_5276319.htm.

猜你喜欢

子女家庭传统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家庭“煮”夫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