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机制带来基层民主新风貌
——惠州市惠城区江南街道推行听民意解民忧“三三制”

2023-05-07郭敏

人民之声 2023年4期
关键词:三三制联络员联络站

文/ 图 郭敏

2020年6月,惠州市惠城区人大常委会江南街道工委在全省率先推行听民意解民忧“三三制”(即“三级联络机制、三条联络主渠道、三种处置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联系群众、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方面的作用,有力推动了辖区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形成街道人大推动解决居民热点难点问题的工作闭环。截至目前,已交办群众诉求事项30多件,阶梯跟进事项15件,召开约请共商会6场,为辖区居民办成实事好事40多宗,调动资金近1000万元,涉及受益群众3万多人。

新机制让群众充分感受到人民民主带来的获得感,民主新风吹遍江南街道的大街小巷,赢得了“小巷里的大民主”美誉。

社情民意联络员助力代表履职

“开一天会、发一次言、画一个圈、吃一顿饭、照一张相”,这是过去群众对基层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的概括,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群众对代表视察走过场的不满。

2020年6月,人大江南街道工委探索推出了“三三制”工作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建立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村居联络站、社情民意联络员队伍三级联络机制;畅通人大代表驻站接待、“江南民意通”网络平台、人大代表主题走访三条联络渠道;落实限时办理制、阶梯跟进制、约请共商会三种处置机制。

2022年10月30日,惠城区人大常委会江南街道工委依托“三三制”,在惠州地方立法公园开展“立法意见大家谈”活动

政策机制支撑不足、载体抓手不多、人员资源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层人大工作的开展。依托“三三制”工作机制,人大街道工作更实更细。

人大街道工委副主任王宗全介绍,新机制力求破解基层人大工作瓶颈,通过紧扣阵地建设和制度创新,解决街道人大工作中载体抓手不多、人员资源不够的窘境,有效提升基层人大工作能量、力度和效果。在横向方面以拓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渠道为抓手,加强街道中心联络站建设,拓展8个村居联络站,从辖区工作生活的老党员、老干部、重点企业单位人大代表、复退军人、热心居民等对象中选聘组建60多人的社情民意联络员队伍,张贴1000多个“江南民意通”扫码标识牌,构建“人大代表—社情民意联络员—选区群众”三方联动格局,把人大代表工作做到群众身边。在纵向方面以限时办结制、阶梯跟进制、约请共商会等制度创新为动力,通过市、区人大代表紧密联系市、区、街道各职能部门,协调各级力量和资源解决基层群众身边事,彰显街人大道工委在联系代表、沟通上下、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

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

与此同时,“三三制”工作机制通过“接待+走访”“线上+线下”等形式构建了多个代表联络群众的渠道。每个月都开展人大代表进驻中心联络站接待群众活动,对群众诉求认真记录、整理分类、跟踪推进,处理情况及时向群众反馈。结合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组织和指导人大代表开展“主题走访”活动。人大代表带着群众意见、揣着民生问题深入基层群众,实地视察访问,提出解题思路并跟踪落实。

除了线下实体活动,依托微信小程序研发移动平台“江南民意通”,设置7个功能板块。通过“分选区留言”“建言献策”“联系代表”3个专栏听民情纳民意,让群众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联系辖区内人大代表;通过“立法意见征求”专栏,网友可以提出对地方立法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通过“民意动态”专栏,让群众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所提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通过“公告栏”“新闻热点”两个专栏,宣传新闻热点和相关政策精神,让人大代表与群众能够“联在云里”“参在掌心”“议在指尖”,实现代表联系群众全天候、零距离。

“三三制”工作机制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为民纾困作为第一要求,通过限时办结制、阶梯跟进制、约请共商会等处置机制,使群众诉求有回应、代表履职见成效、交办工作成闭环,有效回应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

王宗全举例说,针对群众反映老旧小区照明不足问题,人大街道工委启动“亮路灯、利出行、暖民心”约请共商会,人大代表、社情民意联络员、城市照明管理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共同研究协商解决路灯问题。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0年以来共争取投入资金365万元、铺设线路5100多米,安装路灯1318盏,为群众点亮了路,照亮了心。

代表履职更贴近社情民意

“这样的履职方式更加贴近社情民意,让我很有参与感和成就感。”区人大代表徐惠恒说,“三三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职能作用,积极协调市和区有关部门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群众意见集中的问题,得到群众的高度评价。

“现在代表的活动多了起来,以前一年只有三五次的活动,现在忙的时候一个月就有三五次的活动。”在区人大代表关翠花看来,“三三制”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它打破单边沟通壁垒,实现了项目多方的实时沟通。同时,也为人大代表为广大群众发声、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实践途径和平台。

如今,在“三三制”搭建起的工作平台中,经常可见人大代表为民奔走的忙碌的身影。两年多来,通过“三三制”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江南街道辖区里的30多名省、市、区人大代表开展驻站接待活动、主题走访活动40多场次,通过“江南民意通”联系答复网友100多人次,听取和收集民情联络员、社区居民意见建议180多条,助力解决江南街道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乡村振兴“四小园”建设、中堂小学十字路口安全设施建设等一大批群众身边事、烦心事、急难事,人大代表联络站真正成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三三制”从民生“微视角”折射代表“大情怀”,通过不断探索创新代表履职形式,拓宽代表履职渠道,以高质量的代表履职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有了更为丰富多彩的体现。

猜你喜欢

三三制联络员联络站
南通通州区探索建立法制联络员制度
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 展现人大新作为
2021阿斯图中方联络员工作例会在黑河学院举行
大江南北杂志社2020年度先进联络站
《铁路营业线电务施工安全员、联络员、防护员培训教材》正式出版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9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8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2017 年协会联络员工作例会暨军民知识产权融合论坛在榕举行
“三三制”政权下陕甘宁边区基层党建与乡村民意的互动博弈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