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叙文写作指津 环境渲染

2023-05-06孙超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17期
关键词:凉风柳枝雨点

孙超

名家引路

在烈日和暴雨下

老 舍

正在午后一点的时候,他又拉上个买卖。这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又赶上这一夏里最热的一天。刚走了几步,他觉到一点凉风,就像在极热的屋里由门缝进来一点凉气似的。他不敢相信自己;看看路旁的柳枝,的确微微地动了两下。街上突然加多了人,铺子里的人争着往外跑,都攥着把蒲扇遮着头,四下里找。“有了凉风!有了凉风!凉风下来了!”大家都嚷着,几乎要跳起来。路旁的柳树忽然变成了天使似的,传达着上天的消息。“柳条儿动了!老天爷,多赏点凉风吧!”

还是热,心里可镇定多了。凉风,即使是一点点,也给了人们许多希望。几阵凉风过去,阳光不那么强了,一阵亮,一阵稍暗,仿佛有片飞沙在上面浮动似的。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一阵风过去,天暗起来,灰尘全飞到半空。尘土落下一些,北面的天边出现了墨似的乌云。祥子身上没了汗,向北边看了一眼,把车停住,上了雨布,他晓得夏天的雨是说来就来,不容工夫的。

刚上好了雨布,又是一阵风,墨云滚似的遮黑了半边天。地上的热气跟凉风掺和起来,夹杂着腥臊的干土,似凉又热;南边的半个天响晴白日,北边的半个天乌云如墨,仿佛有什么大难来临,一切都惊慌失措。车夫急着上雨布,铺户忙着收幌子,小贩们慌手忙脚地收拾摊子,行路的加紧往前奔。又一阵风。风过去,街上的幌子,小摊,行人,仿佛都被风卷走了,全不见了,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连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选自《骆驼祥子》)

技法提炼

“环境渲染”是记叙文写作中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是指对写作对象作鲜明、突出、细腻的描写、形容与烘托,其目的是为写人、叙事起到铺垫、伏笔与映衬的作用。恰当的环境渲染,能够化抽象为具体,给读者以生动、形象、可感的想象空间。

在这篇选文中,作者抓住风、柳枝、阳光及天色云雨的变化特征,如:由“柳枝微微动了两下”到“枝条像长出一节”,再到“柳枝横着飞”,写出风势由弱到强的过程;由雨星到雨点,再到雨线,写出了雨势由小变大的过程,细致入微地再现了天气的变化,同时还大量使用短句、排比句,多角度、多侧面对暴风雨进行描写,展示了人物生存的恶劣环境。

渲染环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借助景物描写。这是一种常用方法,能够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传情达意的作用。如《狮子的爱》中的这一段:“进入夏季的非洲大草原,被晒得干裂的土地在呻吟,野草似乎要被太阳点燃,整个草原都被炙热笼罩。一天快要过去,太阳羞答答地从地平线上落下,草原上最危险的时刻来临了。”作者通过这样简短的景物描写,暗示了非洲草原干裂、炙烤的景象,给读者以焦灼、惶恐、惧怕的感受。

2.通过环境描写。如曹禺的《雷雨》中,就通过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如周公馆压抑的环境、夏日沉闷的环境,以及结尾处雷雨的环境,渲染出了作者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3.运用烘托手法。即借描写环境营造特定的气氛,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如鲁迅的《故乡》就是通过对听众、景物等的描写,衬托和渲染出了应有的环境和氛围,对人物个性和作品的主题都起到了有力的渲染和烘托作用。

4.引入反复修辞。即采用形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在文中多次、反复出现,来表达感情,渲染氛围,突出中心,如柯岩的诗作《周总理,你在哪里》。

学子佳作

乡阳下的身影

李承宇

夕阳西下,他走在社区的街道上。风带着丝丝凉意,吹乱了他的白发。他不由得缩了缩手,将外套裹得更紧。“接球!”“投!”声音从篮球场传来。他循声望去,只见三四个年轻人正在那里打籃球。他愣在那里半晌,似是陷入了回忆。或许,他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在篮球场上腾挪、旋转、跳跃、投篮。此时,他的背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那样孤独和疲惫。

一个失误,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飞出球场,重重地落在了他的身边。他双手捡起球,跃跃欲试。夕阳更耀眼了,在他身后散发出漫天的红光,使他的周身都弥漫着暖暖的光芒。

他似乎找回了年轻时的感觉,小跑几步,将球运回场内。但很快,他便觉得累了,大口地喘着气。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皱纹,鬓角也早已被那时光的颜料染白,身体的每一处关节似乎都生出锈来。他来到篮筐下,拍了几下球,手一收,将球抱在手中,双腿微微弓下,抬头,凝神,手上慢慢聚集起力气,臂膀用力,收缩,扔——球向空中飞去,带着他的期望,却如同一只疲惫的鸟儿,虽憧憬着湛蓝的天空,却力不从心,飞不高了。球“砰”的一声砸到了地上,也砸在了他的心里。

他脸上刚刚出现的神采转瞬间消散而去,“唉,终究是老了。”他神情落寞,无奈地笑了一下,转身朝家的方向走去。

此刻,一轮夕阳还挂在天边,但它的美太过短暂,只稍稍停留一会儿,便匆匆离开。而就在这样的匆匆之中,却教会了世间万物两个字:惜时。

是啊,岁月不紧不慢,没有温度,没有表情,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人们在时间里痛苦、纠结、悲伤、挣扎,但这些只和自己有关,而与岁月无关。每个人都曾年轻、充满活力、光彩夺目,每个人都曾有过人生中闪耀的时刻。我们在有限的青春里,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时间,做自己想做的、该做的事。而当青春逝去,我们便要学着和自己和解,接受不再完美的自己、逐渐老去的自己。

“学着和自己和解吧,接受不再完美的自己、逐渐老去的自己。”在社区的街道上,他瑀瑀独行。晚风拂过,他不由得再次裹紧了衣服,加快了脚步。

夕阳下,他的身影变得笔直……

【江苏盱眙中学】

点评

时间匆匆流逝,没有谁能够抵挡岁月。人生当惜时,当努力奋斗,绽放出自己的光和热。作者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并通过对环境的渲染强化了主题,意在表达“莫等闲,白了少年头”,青年更需加倍努力。

猜你喜欢

凉风柳枝雨点
清洁牙齿的柳枝
——现代牙刷的由来
周袓毅雨点釉艺术
柳枝柳枝 变变变
生命力
凉风有信 风月无边
生命力
雨点会说话
雨点落下来
高凉风
凉风轻轻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