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的深层透视与引领路径探究

2023-05-03贾文静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成因分析表现形式大学生

摘要:大学生网络亚文化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型文化产物,相较于主流文化,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不同于完全负面、带有反社会价值观念的反文化,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不能看到其消极的一面就简单粗暴地封禁,这样只会导致其与主流文化对峙的情况愈演愈烈。文章认为,应该用理性思维解读其本质,并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定能找到契合其发展方向的空间。文章结合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研究现状,论述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从学生个人需求、网络环境、学校教育环境三方面分析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得出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的出现既有大学生群体复杂的自身诱因,又与当下的社会发展、学校教育息息相关,并且正在互联网技术和商业资本的助推中不断发展。文章从提升学生素养、净化网络环境、完善教育体系三方面探讨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的引领路径,旨在寻求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共存之道,努力做到消解网络亚文化的负面效应,发挥网络亚文化的积极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品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实现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包容共存。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亚文化;表现形式;成因分析;引领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3.5;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4-0072-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的教育引导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zsszsx212

从网络亚文化的界定范围来看,其是一种生成并借助网络时代以及网络传播技术发展的亚文化形态,是处于网络信息社会中的年轻人,结合真实生活状态所表达呈现的、具有时代独特性的审美价值观[1]。与主流文化相比,网络亚文化可以说是一种补充性文化,其在互联网空间所创造的文字语言、采取的行为方式等被该亚文化群体成员所接受和拥护[2]。大学生网络亚文化,是大学生群体为了建立身份认同,在网络平台上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它的呈现形式随社会热点和大学生的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主打娱乐至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但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也不是一无是处,应该用理性思维解读其本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契合其发展方向的空间。

一、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语言类网络亚文化

语言类亚文化是一种以文字、图片为主的网络亚文化形式,主要有网络流行语、弹幕、表情包,如网络流行语“奥利给”“YYDS”“退退退”等,常见于B站(哔哩哔哩网)的弹幕、表情包里的狗头表情包、熊猫头表情包、影视剧截图搞笑表情包等。这些语言类网络亚文化“声色动人”、表达形式多样,能够满足大学生群体的不同诉求,让大学生在社交中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话语表达,可以分析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社会心态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3]。

(二)心态类网络亚文化

心态类网络亚文化主要指大学生群体用文字、图片、表情包等戏谑表达自己对当前状态的态度,主要有佛系、躺平、内卷等。佛系常用语有“顺其自然”“一切随缘”“都行”等;躺平可细分为逃避式躺平、无奈式躺平、口頭式躺平三种;内卷分为自发性内卷和被迫性内卷两种。这些心态类网络亚文化是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空间中进行情感宣泄、话语表达、缓解压力的新方式,需要警惕的是不可任由其在大学生群体中肆意发展,否则容易淡化大学生群体的进取意识[4]。

(三)行为类网络亚文化

网络亚文化不仅对大学生群体输出核心观点,还会影响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方式,主要有网络新型节日、生活仪式感、粉丝、直播、游戏等。网络新型节日有“双11”“520”“女神节”等,生活仪式感有“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过冬四件套”等,还有粉丝、直播、游戏等具有鲜明的“族群”网络亚文化特点。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平台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倾向于通过主动行为满足自身喜好,其与传统社交模式相比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二、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的成因

出现上述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既和大学生群体复杂的自身诱因有关,又与当下的社会发展、学校教育息息相关,并且在互联网技术和商业资本的助推下,其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一)大学生建立社会认同的自身需求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中,面对千姿百态、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他们不再是机械地接受,而是渴望反馈不同的看法和感受。然而角色定位模糊、经济不独立、社会经验缺乏等因素导致大学生掌握的话语权非常有限,自我诉求经常被忽略,佛系、躺平等大学生网络亚文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当代大学生群体努力构建社会认同、精神自由却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的矛盾心态的合理化呈现[5]。另一方面,网络亚文化以娱乐性、戏谑性的方式表达观点,大学生群体往往通过自嘲或吐槽的方式来释放负面情绪,实现自我心灵疗愈。由此可见,网络亚文化的出现满足了大学生群体的内在需求,他们有意无意地传播、创新着网络亚文化。

(二)网络和资本助力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发展

网络亚文化是借助网络时代以及网络传播技术发展的亚文化形态,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群体不仅是网络亚文化的接收者,同时也热衷于参与网络亚文化建设和创新。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网络亚文化吸引了商业资本的加入,直播平台成为各大商家掀起网购狂欢的重要媒介,弹幕、粉丝、网络新型节日利用朋辈效应影响大学生。在此背景下,不仅大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深受影响,巨大流量带来的收益更是吸引着大学生主动参与资本运作。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物化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得网络亚文化从虚拟世界走进现实世界,加速了网络亚文化的发展。另外,约束网络行为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出现了网络亚文化产业过度商业化、低质产品泛滥等情况,而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媒介素养不高,难以甄别披着娱乐外衣的低俗内容,容易沉迷其中,甚至在无意间传播网络亚文化,这不仅污染了网络生态环境,更侵蚀了大学生群体的精神生活[6]。

(三)学校网络教育不足,难以应对网络亚文化的冲击

首先,与出生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相比,高校教育者的年龄相对较大,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差,难以理解和认同大学生群体将网络亚文化作为精神寄托的现象,导致在教育教学中不能理性对待网络亚文化,而大学生群体的“叛逆”心理致使教师越反对他们接触网络亚文化他们越对网络亚文化感兴趣,因此,教育者对于网络亚文化的感性认识反向助推了网络亚文化的发展。

其次,大学生具有传播者和创造者的双重身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然而学校关于网络文化的教育往往局限于预防电信诈骗等安全预警教育层面,一些网络通识课程只教专业知识,忽略了对网络文化的辨析、涉网络法律法规等的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渗透。

最后,学校教育者不了解大学生群体的真正需求,缺少人文关怀,致使大学生群体更容易接受和喜爱网络亚文化,受到网络亚文化的影响。

三、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的引领路径

大学生网络亚文化是网络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表现形式“声色动人”且时效性极强,其产生的影响可谓是喜忧参半。所以可以考虑汲取积极正向内容的养分,做到因时而新、乘势而变,应以平和、包容的心态理性辨析并正向引导消极负面的内容。

(一)大学生群体自觉提升个人素养

大学生群体处于一个敏感、心智不成熟的特殊时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面对人际交往矛盾、学业压力等问题时,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对此,大学生群体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要学会利用运动、谈心等方式排解压力并不断提升抗压能力,对于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大胆寻求老师和学校的帮助,避免陷入负面情绪的“死胡同”,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沉溺于网络世界,遭到不良网络亚文化的侵蚀。

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成熟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群体的助力,每一次的页面停留、点赞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反馈,这些数据不仅能够反映当前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还能预判其走向。大学生需要提高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理性辨别和分析纷繁复杂的信息,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亚文化,利用大学环境的群居性和朋辈效应形成群体发展,由量变引起质变,从而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和媒介素养[7-10]。

(二)加强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网络亚文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一方面,直接监管网络平台,在监管网络运营商的同时监管平台的舆论环境,封禁、责令整改发布、传播不良网络亚文化的平台,删除不符合社会文化发展要求、不利于大学生群体发展的负面内容,在保证广大网民畅所欲言的同时严格把控相关事态的发展进程,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及时出台相关规定,颁布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完善网络言论的相关规制和立法,监管网络信息内容[11-12]。

加强主流文化的引导。有关部门要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习惯,监管不符合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甚至为了商业利益而损害公众利益的企业和行为;弘扬主流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利用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传播载体,以他们熟悉的传播方式,让他们学习主流文化价值观。

(三)完善教育体系,实现与网络亚文化良性互动

首先,教育者应强化对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认知,理性客观地看待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了解他们热衷和追捧的网络亚文化,不断创新教育话语,打破师生之间的信息壁垒,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兴趣和共鸣,让大学生群体不再只从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求慰藉,也愿意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规避不良网络亚文化的侵蚀[13-14]。

其次,完善网络素养课程体系,可以考虑增设网络文化课程和涉网络法律法规等课程,采取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答疑解惑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引导大学生群体审视自身的网络行为。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办相关专题讲座或者举办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将良好的网络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良性发展。

最后,增进师生之间的网络交流,利用微博、微信等完善师生的网络沟通交流渠道,如开设师生风采专栏或者身边人物典型案例,发挥榜样的激励和示范作用,或者开设“校园信箱”“师生交流角”等板块,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匿名参与交流和讨论,对于运行管理后台设置仅学校管理员可见,为线下羞于提出又确有需求的大学生提供便利,遇到棘手问题时还可以采取线下解决方式[15]。

四、结语

大学生网络亚文化是在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大学生群体精神文化需求增加的背景下产生的。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变化,体现着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变化和价值追求,其产生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社会影响。因此,应该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运用辩证全面的分析方法,客观理性地看待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不仅要看到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中小众、消极、不良的内容,更应该承认其在丰富社会文化内容、反映大学生群体精神需求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在坚持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互相促进,共荣共生。

参考文献:

[1] 马中红. 2015年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前沿景观[J].青年学报,2016(3):33-41.

[2] 马中红.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J].青年探索,2011(4):5-11.

[3] 李雅静.新媒介时代下青年亚文化的发展[J].传播力研究,2018,2(25):14-15.

[4] 陈霖.论新媒介技术的青年亚文化价值取向[J].文化研究,2013(2):41-52.

[5] 魏晓冉,平章起.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科学文摘,2019(3):62-64.

[6] 滕国鹏,林雪婷.青年抖音使用中“丧文化”的流行和引导分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4):87-93.

[7] 蒋建国.网络自嘲:自我贬抑、防御机制与价值迷离[J].学习与实践,2021(2):108-113.

[8] 杨月荣,郝文斌.“00后”大学生受网络亚文化影响情况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4):135-139.

[9] 敖成兵.青年网络亚文化的温和抵抗:特质、缘由及审视[J].当代青年研究,2019(2):78-84.

[10] 臧海群.后疫情时代社交媒体公共治理和媒介素养的多维建构:以网络亚文化社群冲突为例[J].新闻与写作,2020(8):24-30.

[11] 吴斯.“佛系青年”再审视:权力、自我与原子式网络亚文化的生产[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3):41-51.

[12] 楊子强,林泽玮.青年网络亚文化的变迁与治理[J].思想教育研究,2022(2):87-91.

[13] 张蓓.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与引导[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4):90-92.

[14] 吴迪,严三九.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探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3):17-20.

[15] 江凌,强陆婷.青少年网络亚文化新现象及其群体心态[J].当代青年研究,2021(2):46-51,71.

作者简介 贾文静,助教,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猜你喜欢

成因分析表现形式大学生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贪腐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消除对策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新闻策划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相互呼应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