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探究

2023-05-01段志忠

成才之路 2023年7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段志忠

摘要:每一次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都会带来网络亚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通过对不同网络时代网络亚文化演进路径的梳理,发现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呈现出从单边到多边、资本化以及潮流风尚的特征。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也对大学生身份认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格心理方面产生了影响。对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的引导工作,应从加强监管和提供优质文化产品两方面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7-0041-04

亚文化的研究经历了从伯明翰学派到芝加哥学派再到后亚文化研究的过程。伯明翰学派以及芝加哥学派所研究的亚文化,其传播工具主要是书籍、报刊、电台。这个时期的西方亚文化传播具有鲜明的地域发展特点,由于缺少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在具体的亚文化风格区域方面呈现出多个地点同时演变发生而又相互没有联系的情况。这个时期的亚文化传播扩散较慢,而且往往具有对权威的反抗性。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和商业媒体模式不断迭代,伴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亚文化对权威的反抗性逐渐减少。在我国,互联网技术从电脑到非智能手机再到智能手机时代,给我国网络亚文化的传播方式带来结构性的影响,这样的变化往往伴随着流量技术和终端设备的双重变革。大学生作为高知青年群体,接受和适应新技术新文化能力较强,容易受到网络亚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网络亚文化,是指高校在校大学生群体通过互联网了解认知和接纳社会亚文化的形式。从网络亚文化的概念可以看出,对网络亚文化传播历程的梳理,成为讨论我国当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前提。

一、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傳播的历程

1.台式计算机时代的大学生网络亚文化

网络亚文化的传播最初发生在以台式电脑为主体的互联网萌芽期。网络亚文化的传播局限于特定的实体媒介和空间,所依赖的台式机体积大,且不方便携带,而笔记本电脑方便携带但价格过于高昂,消费者群体占比不大,加之光纤普及较慢,电脑不具备WiFi和无线上网功能。与之相适应的这个时期网络亚文化的文化传播载体主要集中在各大论坛,如天涯、百度贴吧、铁血论坛、土豆网、博客等,其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电影、动漫,形式主要以文字、图片、音频居多。大学生亚文化者主要通过贴吧留言、QQ群或MSN等方式进行沟通,信息传播的实效性较差,信息的发送者在发送信息后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收到回复,而要等到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再次登录论坛后才能进行信息的有效沟通,时间影响上不如后来的即时通讯工具。通过文化的分享,网络亚文化群体开始形成,并建立固定的交流方式,分享彼此的亚文化知识,从而形成文化的传播。这个时期的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群体规模及扩展速度相对缓慢,不同大学生亚文化群体之间也有着较大的壁垒和界限。虽然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但自上而下的社会信息传播范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移动手机时代的大学生网络亚文化

移动互联网流媒体时代到来后,信息传播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2008年~2013年,手机移动技术发展迅速,手机网络从2G提升到4G,上网速度得到极大提升,流量套餐从原来的几十M到几百M到几G再到几十G。流量增加意味着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字、图画、视频可以通过更高的像素和更丰富的色彩展示,达到吸引文化受众的目的。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使大学生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智能手机从原来的奢侈品发展到能负担的随身携带必备物品。网络购物、媒体社交也更加便利,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化信息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极大方便了网络亚文化群体的沟通和网络亚文化的传播。网络受众群体年龄也在不断降低,根据近十年的互联网调查报告,我国大学生网民人数不断增加,上网年龄逐步下降。网络亚文化也随之发展,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由原来固定贴吧的小众群体,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得更多关注。

3.智能手机时代的大学生网络亚文化

2010年以来,智能手机设备的普及更加广泛,4G网络更加普及并向5G移动网络发展,各类视频网站、直播和短视频平台喷涌而出,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也进入新的爆发周期。数字画面和屏幕的进步让文化表达对文化受众的冲击力更强,网络亚文化通过更高清、更丰富的画面精细传播。社交和视频媒体从吸引流量创作内容出发,也在鼓励网民不断拓展新内容,打开新的受众领域,进而促使网络亚文化的形式、内容加速创新。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亚文化在此时的发展种类更加多元,甚至在二次元动漫和网络语言“梗”方面已经诞生了如“萌娘百科”这样带有科普性质的网络亚文化综合知识查询平台。移动互联网也给大学生接触网络亚文化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大众能够以自我为中心进行信息内容的生产、传播和共享,并对外界信息进行选择性接收。搜索引擎也给初次看到网络亚文化暗语和各类表达方式的人群提供了进一步了解网络亚文化的渠道。各类亚文化群组之间的亚文化圈壁垒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坚硬,不同的大学生亚文化圈互动频率提高,互动方式也更加多样,作为单个文化接受与传播的个体可以同时进入多个亚文化圈层。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特征

1.单边传播到多边互动的传播方式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总是和特定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息息相关。新媒体时代,人们不应该仅从技术的更新和进步上理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特点与传播方式,还应该从传播机制的变更上理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变化。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传播随着技术和传播机制的变化而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大多依托邮件、门户网站等初级网络传播模式。21世纪初期,随着博客的诞生,媒体的传播机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自上而下,由专业媒体对信息进行加工并通过特定渠道进行传播的方式,演变成了自上而下,由大众用户产生信息内容再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的方式。原有“一对多”的传播格局被打破,形成了“一对多”“多对多”相互交融的传播局面。在由传统垂直式的传播模式改变为相互交叉的对角模式中,信息传播的频率更高,信息数量更多。大学生同时接受这两种传播模式,主流文化通过传统垂直模式进行传播,与此同时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可以获得其他海量的信息,还能通过开设社交媒体账户获得一定的话语权,进行网络文化的传播。从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具体传播形式上来看,既有网络亚文化在主流媒体上的传播,又能看到网络亚文化在社交媒体的交互。值得注意的是,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在此阶段受到一定影响,但随着主流文化快速吸收信息、视觉、传播方面的技术并反向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信息输出,其影响力得到提升,尽管新兴媒体的影响面不断扩大,网络亚文化也并未占领大学生意识形态阵地。

2.从兴趣爱好到商业化盈利的资本化倾向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不再只是传播的工具,而是流量经济的核心引擎,信息逐渐成为一种商品。大学生最初必然是因为兴趣而对某种亚文化产生好奇心,而接触这种亚文化的过程可能就是商业化的。商业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使亚文化从开始的业余的兴趣化活动,有可能变成一种注入资本,由金钱驱动的产业化活动。这样的商业化运营活动通常由社会上既有的资本公司运营,并把目标精准定位为每个特定的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群体。在这样的亚文化群体中还有少部分人成为这个亚文化的精通者和引领者,核心成员可以定义和创造亚文化,而其他大学生则是参与者和业余生产者。业余生产者通过点滴创新,不断为这种网络亚文化的发展贡献动力。在此过程中,与新媒体绑定的社群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亚文化为内容的产品给亚文化成员带来的价值感越高,越能促进购买行为的增加。很多大学生亚文化群体就通过这种方式,由核心成员将自身积累的亚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

3.从持久坚持到追逐热点的时尚化属性

大学生网络亚文化除了与其他青年文化接轨以外,还具有明显的潮流属性。一些网络亚文化,如网络游戏中的亚文化,可能在学生在校业余时间较多的情况下影响力非常大,但到了毕业后,受参加工作、成立家庭、养育子女以及社交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网络亚文化的影响就会大为降低甚至消失。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发端,往往源于对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模仿和拼贴,还包括以具体的对象为依托,形成具体文化产品以后,发布到社交媒体或论坛上。此时传播的文化信息引起其他人的心理共鸣,通过社交媒体转发和点赞功能引发传播和扩散,从而形成社会热点及舆论效应。第二个阶段是大学生网络文化持续发酵阶段,当网络亚文化热点形成以后,随着加入的大学生网民越来越多,网络亚文化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围绕这个话题的讨论会逐渐向周围延展,甚至超越原有话题形成新的热点。但这种热度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有时新的热点出现后会取代原有的热点。第三个阶段是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个体淡化阶段,当亚文化传播一段时间以后,适逢新的网络亚文化出现并产生新的热点,多数大学生网民就会涌向新的亚文化目标,原有的亚文化影响范围会发生收缩。另外,随着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步入社会,一些网络亚文化影响会消失,影响大的网络亚文化则会陷入暂时沉寂或在某些少数群体中继续保持。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影响

1.帮助大学生身份认同塑造

在上大学前,学生接受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是封闭或半封闭式,且管制较为严格。大学生从严格管理忽视个性的高中阶段,迈入管理相对开放的大学校园,原有的被忽略的自我同一性问题开始出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自我意识需要经历分化到冲突再到整合的过程,大一是大学生主我与客我的形成期,大二和大三是分化冲突期,分化和冲突占据着大学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网络亚文化以一种兴趣使然的态度让大学生主动加入,个体在此过程中发现其他对此亚文化感兴趣的群体后,原有的孤立被打破,开始接受网络亚文化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学里,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密不可分,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哪怕到了大学里,也并没有在内心形成真正学习的动力,在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进行接受的同时,网络亚文化有时也以兴趣的面目出现,帮助大学生寻求群体和形成认同。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大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容易出现自我与同一相对立的问题。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产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大学生聚集了青春期时期尚未解决和整合的认同问题。一些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相信什么,又不愿意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引导,内心迷茫。而通过网络亚文化提供的偶像、时尚、观念,他们制造出了用于体现和防御认同感丧失的各种网络亚文化,并将其作为亚文化身份识别的壁垒。大学生开展的网络亚文化群体线下活动,能“通过身体的充分集聚获得更深度的身份认同”。

2.网络语言使用对语言表达能力造成影响

在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运用各类独有语言文字对自己所接纳的亚文化进行表达,并且一直相伴共生的网络语言和各种表情包是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典型现象。在网络亚文化圈内,“肝”“yyds”“绝绝子”等网络热梗的出现使得网络用语和表情包大行其道,这些语言图片的信息被传播和复制,一些大学生习惯性地使用这些表情包或者网络语言对自己的情绪或思想进行表达,一旦脱离这个范围就很难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大量表情包和网络语言爆炸式的传播占据了大学生相当多的注意力,并对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创造力产生影响。出于朋辈社交的需要,大量娱乐化的流行语、表情包的使用使大学生更加简便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及思想,但也造成缺少正式语言文字使用而导致的组织语言能力下降,文字表达能力受限,越来越难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手机使用已经占到大学生每日作息的相当比例,文字阅读和提笔写字的时间和机会减少,写作过程中语义理解不正确、用词不准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大学生语言知识水平呈下滑趋势,文字写作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3.网络疏离感在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群体中明显

网络疏离感指的是,大学生在接受网络亚文化过程中出现的,个体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内心主观体验更愿意按照网络亚文化的语言规范和价值观念行事,而对现实世界生活产生疏离和逃避的心理体验。网络疏离感会给大学生群体的个体情绪以及正确世界观形成造成负面影响,容易让其形成消极价值观。在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群体中,网络疏离感产生于亚文化个体希望融入群体的感受。大学生课余时间丰富,受到的管束较少,在网络世界更容易得到自我实现的效能感。在自己熟悉的网络文化板块,出于自身兴趣带来的持续提升自我的动力,会使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群体产生成就感,因此更加疏离于现实世界。大学生网络疏离群体在网络空间中更关注个人身份的认同,不再接受社会大众给他们贴上的固有标签,社会对其评价往往会让这些群体更加坚持自己选择的网络亚文化。大学生均已处于成年初期,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获取信息,有娱乐性、消费性和狂欢性等特征,但辨别能力较弱,且表述内容容易与事实产生偏差。大学生网络疏离也表现出了网络行为的隐蔽性和在网络空间中的冲突和矛盾。實际上,有的大学生亚文化群体往往寄希望于摒弃现实社会中层层难以处理的关系,转而在网络中树立新的价值观念,建立新的行为准则。

四、結语

在全体网民的背景下,人人都有发言权,网络亚文化也不可避免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大学生网民想展示的自我表达和需求与他们想达到的专业化水平往往相差甚远。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可以分为合法的网络亚文化、不符合道德但不违法的亚文化、违法的网络亚文化。对于合法的网络亚文化,如内容积极向上、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培养爱国情感的二次元动漫、游戏、影视作品,高校应该加以鼓励,肯定其合理部分。对于不符合道德但不违法的亚文化,要加强引导和抵制。对于违法的网络亚文化,相关部门在严厉整治的同时,还应该多采取适应潮流、大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并生产出大学生更能接受的主流文化产品,从而培养大学生理想的网络人格,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方兴东,严峰,钟祥铭.大众传播的终结与数字传播的崛起———从大教堂到大集市的传播范式转变历程考察[J].现代传播.2020(07).

[2]张庭诺.新媒体新闻领域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及发展路径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8(21).

[3]王玺.网络亚文化影响下的青年社会心态引导[J].人民论坛,2019(34).

[4]杨小柳,周源颖.“亚文化资本”: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解释[J].中国青年研究,2018(09).

[5]易海博,聂哲,李伟键.大学生网络社群的关键问题研究[J].今传媒, 2017(06).

[6]吴迪,严三九.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探究[J].现代传播,2016(03).

[7]丁威.网络亚文化对青年的影响和引导方式探究[J].大学,2021(01).

Exploration of the Network Subcultur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ra

Duan Zhizhong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

Abstract: Every progress in Internet technology will bring about changes in the way of network subculture transmission. Through sorting out the evolution path of network subculture in different network times, it is found that the network subcultur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ra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om unilateral to multilateral, capitalization and trend. The network subculture of college students also has an impact on their identity,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he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subculture phenomen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wo aspects: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and providing high-quality 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 collegestudents;network subculture;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culturalcommunication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