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店长有话说:在半书房,读全世界

2023-04-28金竹张智威

中学生天地(A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资中书房书店

金竹 张智威

Q =中学生天地

A =陈未然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初二学生

2015年,一群志同道合的读书人创办了半书房,一家兼具民间图书馆、公益阅览室、文化沙龙等功能的独立书店。本刊小读者陈未然的母亲,正是这家书店的创办者之一。她不仅带孩子在半书房里度过童年,更热衷于和孩子探访全国各地的书店。从小泡在书店里长大,是一种怎样神奇的体验?有请小店长现身说法。

Q:和我们聊聊你熟悉的半书房吧。

A:半书房是我童年的天堂。它最初坐落在我老家苍南县城一个老小区的旧别墅里,有三层楼,每个角落里都堆满了书。下大雨后,门口积起水洼,我会踮着脚踩着一块块砖过去,旁边有个小池叫“半池”,里面有三五尾游鱼。半书房有一个小院子,门口是一缸荷花,一年四季都充满诗意。春秋两季在这里的户外读书,感觉真好。因为妈妈是创办者之一,我每次去半书房都好像回到了自家书房。

Q:你妈妈和朋友们是怎么会想到开一家书店的?

A:他们大多是县城的教师和公务员,是一群有梦想、有热情的读书人。他们说:“喧嚣的世界,需要一张安静的书桌。半书房的另一半,要由每一位读者来完成。”书店聚集了许多热爱交流思想的人,还举办了很多场公益活动,大大小小累计有300场之多。“南方阅读论坛”算是比较大型的活动,在温州、杭州、青岛等地举行,主题涉及文学、教学、电影等。最初缺资金、缺人手,大家担心没人支持书店做“无用”的事。结果,书店竟然得到十几个省份的几百位书友的支持,还邀请到很多名家、学者来做讲座:有著名学者资中筠先生、历史学者雷颐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非虚构文学作家梁鸿教授、哲学教授周濂老师……那时我还小,但我能感觉到妈妈和她的朋友们正在书店里做一件很美好、很有意思、很有价值的事。

Q:你通常会在半书房做什么?有没有遇见过令你印象深刻的人?

A:我小时候经常在书店门口玩耍,用凤仙花染指甲,在“半池”边看鱼,有客人来时我也会帮忙招呼,大家都叫我“小店长”。当然更多的时候是看书,我几乎把所有获凯迪克奖和安徒生奖的绘本都看完了。我发现有位老人,几乎每天一早就来书店“报到”,他坐下来翻翻书,然后打盹,醒来再翻书。起初我不认识这位老人,经常在他身边“捣蛋”。后来知道他叫萧耘春,是鼎鼎大名的章草书法家,与钱锺书、杨绛夫妇有30多封书信往来。半书房的叔叔阿姨都尊称他“先生”,而我竟不知身边有这么厉害的人存在!除了这位先生,书店里还有来看书的学生和周边居民。书店的创办者们也都很有趣,有痴迷书画的林叔叔、热爱摄影的金叔叔、负责策划的陈阿姨,他们为这家书店付出了很多。举行一场四五百人的活动,都不用开会讨论,只要拿出创意,做好分工,通知到位,大家就会聚在一起。这点特别厉害。

Q:你眼中的妈妈是如何工作的?

A:妈妈热爱阅读,又擅长主持活动,专家学者的讲座有许多都是妈妈主持的。在他们来书店之前,妈妈会反复阅读他们的著作,做充分的准备。我记得鲍鹏山先生有一本《风流去》,她做了很多批注圈画,书都快被翻破了。资中筠老师来做讲座前,妈妈早早阅读了先生的《资中筠自选集》系列。还有梁鸿老师的非虚构文学《中国在梁庄》,妈妈也烂熟于心。所以妈妈在台上总是应对自如,我在台下非常自豪。

Q:离开老家县城后,你还和半书房有联系吗?

A:妈妈工作繁忙,我的学业负担也逐渐加重。但妈妈一有机会就带我去全国各地的书店探店,并在每个书店消费一本书。我去过福州的大梦书屋、无用空间、鹿森书店,南京的南书房、先锋书店,杭州的茑屋书店、王小波书店、普通读者、单向空间……每家书店都有自己的“气质”,可以感觉到书店主人的性格、审美追求、阅读兴趣。每次去书店,就会触发我对半书房的回忆。我会悄悄在心里拿它们与半书房比较。那些书店固然有可爱的地方,但我心里最依恋的还是半书房。

Q:你从小在书店长大,书店在你心目中意味着什么?

A:书店对我来说,是妈妈的另外一个怀抱,特别温暖。妈妈常常引用惠特曼的诗句:“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我觉得很有道理,一个人是由他讀过的书、走过的路、见到的事物所塑造的。我走过的书店、遇见的人,还有天边翻滚的云、山中静谧的松林,都会成为我的一部分。半书房的口号是“在半书房,读全世界”,这是作家毕飞宇题写的。年少的我好像就是如此。

猜你喜欢

资中书房书店
把自己关进书房
四川资中话本字考
四川省资中文庙的建筑发展史及其修复研究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传承现状研究
名城资中 血脉香橙 中国·资中第二届血橙节开幕
最美书店
没有比书房更好的去处
大师们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