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策略研究

2023-04-25贵州省凯里市第二十六小学徐道明

家长 2023年7期
关键词:新知本课微课

□贵州省凯里市第二十六小学 徐道明

生本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主体,在教学组织上鼓励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最后达到“只学不教”的理想化状态。在此背景下,微课程视频为学生适应全新学习模式提供了技术性支持。微课程视频内涵丰富,能有效替代教师部分教学职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自学意识。将微课教学与生本教学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生本课程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微课视频的应用、理解能力。

一、利用微课辅助“生本”课堂的必要性

(一)突破学生认知困难

基于生本理念的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活动。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且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因此,在生本课堂构建初期,学生难以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对新知概念形成形象化理解。微课程视频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微课程视频具备声画结合的特征,能代替教师教学,运用动态画面形象生动地展示数学要素、条件的内在关联,进而增强学生的课堂理解力与记忆力,帮助学生突破浅层次学习,向深度学习迈进。

(二)拓宽自主学习渠道

生本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在于构建“只学不教”的课堂,真正转变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逐渐脱离教师的帮扶,成为具备自主学习意识、能力、习惯的智慧型学习者。微课程视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生本课堂中应用微课程视频,能使学生掌握微课助学的良好习惯,拓宽学生自主学习渠道。久而久之,课堂教学效果自然能达到生本课堂的教学预期。

二、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原则

(一)多样化原则

小学数学微课程视频具备多样化特征。微课程视频按照教学意图、内容、应用形式可以分类十余种类型。开发多样化微课程资源融入课堂,一方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微课助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能在多样化微课程视频的应用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启示,强化自主学习环节中微课的应用能力。

(二)匹配性原则

匹配性原则在小学数学生本课堂中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与微课程视频内容的匹配性、教学意图与微课程播放形式的匹配性等方面。微课程内容的选择、形式的选择、播放的时机均能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遵循匹配性原则设计微课助学策略,能最大化发挥微课程视频的育人优势,增强教学效果。

(三)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要求教师在选择微课程视频时有所取舍。同一课程中出现微课程视频的次数不宜超过三次,且应用的环节、意图应结合教学目标仔细斟酌。过度应用微课程视频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适度性原则是教师构建生本课堂时遵循的首要原则。

三、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策略

微课程视频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相融合的重要载体。生本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将微课程视频应用于学前、学中、学后各个时段。教师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不同时段的教学目标设计差异化微课程视频应用措施。

(一)课前应用微课,提升学生自主预习品质

预习是生本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的必要环节,起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主观学习意识等作用。在课前预习环节应用微课程视频助学,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预习品质,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选用多样化微课程类型,能达到差异化预习导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时段为学生线上推送展示类微课程视频,向学生展示新课时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和具体作用,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应用角度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为学生高效预习注入内驱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推送任务类微课程视频,将预习任务群及其作业完成形式、作业质量评价标准融入微课程视频中,请学生一站式了解课前准备活动,自主提升预习质量。课前微课程视频的应用主要以“激趣”和“布置任务”为目标。在微课程视频的辅助作用下,学生能进一步提升自主预习质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运算规律,能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正确方法,结合生活情境解决100以内加、减法涉及的实际问题。在课前预习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推送包含生活化情境与任务清单的微课程视频,如《菜市场的小学问》《我帮妈妈买酱油》等,视频中展示了100以内加法、减法在商品买卖过程中的应用。学生能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建立生活与数学的连接,深化对本课新知的了解。教师可以运用视频剪辑类技术,将本课预习任务群以图片形式融入视频结尾,预习作业任务如下所示:

(1)阅读教材内容,分析说明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寻找生活中100以内加减法知识的应用情境,感受加减法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在微课程视频的应用作用下,学生能按照要求完成预习作业,进一步提升本课预习质量,深化对新知的理解,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好先决性准备。

(二)课堂应用微课,提高生本课程教学效率

在生本课堂中应用微课程视频,能发挥导入新知、助力思考、总结反思等作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灵活选择微课程视频类型和微课应用时机,以期增强生本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而带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1.微课与问题情境结合,导入课时新知。

在新知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选择演示类微课程视频作为情境导入的有效抓手。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向学生展示声画结合的动态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形成生活化思考,探究情境问题,顺利导入本课新知;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程视频展示与本课新知有关的已学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建立新知问题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以此启发学生新知探究思维,为学生构建整体性学习认知。学生能在导入类微课的辅助作用下提出新知问题并围绕新知展开自主刍探,落实“生本课堂”的教育目标,调动学生课堂自主学习兴趣。

以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一课教学为例,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渗透“倍”的概念,使学生理解倍数与乘法在意义上的不同,理解倍数概念在生活中的存在价值,能结合前期所学的乘法知识初步解决简单的倍数实际问题。在本课情境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微课程视频《小猴分桃子》。视频中,小猴要为猴妈妈和猴爸爸分桃子。猴妈妈提醒道:“妈妈能吃3个桃子,爸爸的食量要比妈妈多一倍,所以爸爸的桃子应该是妈妈的两倍。”小猴被妈妈语言中的“一倍”“两倍”绕晕了,视频借此导入新知问题:“猴爸爸应该分到几个桃子?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视频中出现的‘多一倍’‘两倍’是什么意思?”该微课程视频能将问题情境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借助趣味故事情境导入新知问题。情境问题将学生前期所学的乘法(2×3=6)知识和本课“倍数”知识相结合,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教育效果,为后续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具体数学信息和探究思路。在课堂导入环节应用微课程视频,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探究新知提供可行性思路。

2.微课与实践活动结合,启迪探究思维。

生本课堂中的实践活动以习题训练和方法技巧指导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微课视频,达到启迪学生探究思维,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教育效果。在以方法技巧为主要探究目标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启发类、实验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微课程视频,以方法技巧的引领启迪学生课堂新知探究思路,鼓励学生对新知问题做出大胆猜想和假设,促进学生把握数学新知的本质规律;在以习题训练为目标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推送练习类微课程视频,让学生将练习类视频中的数学信息作为实训抓手,通过反复做题形成固化解题思路,修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法则(如:226÷12),使学生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正确方法。在本课新知探究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送启发类微课程视频《多位数除法的竖式步骤》,借助视频向学生展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步骤,并为学生提供“368÷16=23,391÷17=23”等包含正确答案的除法式子。视频中展示的除法运算步骤与本课新知存在共性思路,能予以学生规律启发,促使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运算法则做出大胆假设。学生可以自主列式,借助包含正确答案的除法式子验证自身运算思路的正误,展开深度自主探究;学生新知探究结束、掌握系统的除法运算方法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练习类微课程视频《王奶奶卖地瓜》,请学生观看视频,解决视频中出现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应用题。学生能结合视频中给出的数学信息(总金额,每斤单价12元,求总斤数)尝试自主列式并解决实际问题。丰富的微课程视频类型能为课堂实践类活动提供正确的思维导向,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3.微课与理论概念结合,总结课时重点。

以理论类知识概念为主要内容的微课程视频,在生本课堂中主要应用于概念渗透环节和课尾总结环节。其应用目的在于向学生渗透正确、规范的数学理论知识概念,为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认知。生本课堂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顺序,其中,“教”的环节及概念渗透环节。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为学生播放讲授类微课程视频,以直观讲学的方式向学生阐明数学概念定义、性质或运算法则;在课尾总结环节,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推送图表类微课程视频,将思维导图、统计图表、几何视图等图文要素融于微课程视频中,起到统领课堂教学重点、建立新旧知识联系、为学生构建知识系统等作用。此类微课程视频不仅能查漏补缺,还能为学生积累复习资源,为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提供有力抓手。

以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学为例,本课教学重点为: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 = ah)、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灵活应用多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复合型问题,求解组合图形的面积。在本课理论教学环节,教师为学生推送《多边形面积知识汇总》微课程视频,借助视频向学生汇总本课所学的多边形面积公式,使学生形成标准化知识印象。在课尾总结环节,教师为学生播放含有思维导图的微课程视频《多边形面积树状图》,该视频汇总了本课新知多边形面积和前期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学生能在微课视频的帮助下建立完整的多边形知识体系。教师将本课理论环节所用的微课程视频上传至班级群组,为学生积累复习资源。将微课程视频与理论类知识概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把握生本课堂的知识重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后应用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后时段的微课程视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数学视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目标。教师可以选择演示类微课程视频,围绕课堂重点,向学生渗透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或过程,或渗透课后自主学习的线上学习渠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可行性思路;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学习能力水平,为学生推动知识类微课程视频,向学生拓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课堂新知存在紧密关联的课外数学知识,如数学文化、益智问答、挑战型习题等。久而久之,学生能在课后微课程视频的指引作用下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探索出适合个人发展的课后自主学习路径。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能结合百分比知识计算扇形图中个别区块的比例,从扇形图中直观提取数学信息。在课后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推送拓展类微课《数据统计与民生大计》,视频中向学生介绍了扇形统计图在企业会议、产品销售统计等情境中的作用,并向学生展示了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址,为学生拓宽与扇形统计图有关的自主学习渠道。教师还为学生找到拓展类微课程视频《WPS 中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视频以录屏的方式向学生演示了运用WPS电脑办公软件绘制数字化扇形统计图的具体步骤,并为学生设计了线上练习任务,请学生登录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任选感兴趣的生活领域,输入关键词调取数据内容并将之转化为数字化扇形统计图形式。该任务同时锻炼学生自主查阅数学资料的能力和线上绘图能力,能有效拓宽学生数学知识视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学生能在微课视频的指导作用下尝试完成拓展任务,掌握实用数学技能。

四、结语

微课程视频在生本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突破认知困难、拓宽自学渠道等作用。教师可以深耕微课程视频的多元类型,将微课融入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阶段。多元类型的微课程视频能在不同教学环节中发挥差异化功能。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注意遵循多样化原则、匹配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提升微课程视频与教学目标的匹配性,促使微课程视频在生本课堂中发挥实效,提升生本课堂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新知本课微课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