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财政所如何做好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

2023-04-24闫芙蓉

今日财富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农惠农乡镇财政惠农

闫芙蓉

强农惠农政策直接面向广大农村和农民,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乡镇财政所具有强农惠农资金监管职能,监督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为了充分发挥乡镇财政所就近监管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强农惠农资金监管的具体工作着手,阐述了在工作实践当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进一步强化资金监管工作职责和改进工作方法的对策建议。

强农惠农资金是对人民群众最直接的补贴,乡镇惠农补贴资金涉及面广、补贴项目多,因此,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至关重要。乡镇财政所作为惠农资金监管的主要单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镇财政所在工作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职能。

一、现阶段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乡镇财政资金信息通达方面。乡镇财政信息通达是资金信息在乡镇财政所与上级财政部门之间的双向传递,乡镇财政所收集、归类、整理各级各部门用于安排的各项补贴资金的政策文件、资金指标文件等,并指定专人登记发文机关、文号、文件标题等,同时乡镇财政所向上级财政部门反馈各项资金监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的问题、监管结果及监管建议,并对反映的问题和处理结果记录保存,建立档案备查。

(二)乡镇财政资金公开公示方面。乡镇财政所利用惠农资金公示栏等,把各类强农惠农资金名称、发放标准、补助对象、补助金额进行公开公示,定期更新张贴各项惠农资金花名册,认真做好政策解释和答疑工作,确保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贯彻落实。同时对资金公开公示情况进行拍照存档,建立档案备查。公开公示结束后,对各类强农惠农资金的政策依据文件、公示照片、资金的拨付等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同时,发放宣传惠农政策的相关资料,使广大群众知晓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及补贴项目,乡镇财政所在公开公示环节对外设立咨询举报联系电话,对在公开公示环节中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答复办理,不能办理的,逐级向上级财政部门报告,并及时反馈上级部门的答复和办理结果。

(三)资金抽查巡查方面。乡镇财政所对本乡镇范围内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巡查。资金发放前,乡镇财政所协同相关部门抽查巡查补助对象是否满足补助条件、补助金额是否准确等。资金发放到位后,乡镇财政所抽查巡查的内容主要围绕各项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发放金额是否准确等。乡镇财政所主要通过走访入户、询问了解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座谈,认真核对农户“一卡通”实际领取补助资金和发放表是否一致,发放过程中有无遗漏和错发,是否存在多头申报、虚报骗取资金等问题,确保各项惠农资金支出真实、合规、合法。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对开展抽查巡查的情况进行记录,形成工作底稿,工作底稿由抽查巡查人员签字确认后保存留档,开展抽查巡查前对所抽查的村社提前发放抽查巡查通知,抽查巡查结束后,形成结果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并向上级财政部门反馈。

(四)资金监管台账建立完善方面。乡镇财政所对各级政府、各主管部门用于乡镇及乡镇以下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依照资金监管的要求,建立资金监管台账,对每项资金的资金名称、来源情况、拨付情况、公示情况、抽查巡查情况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对发放资金逐笔进行登记,建立资金监管台账。其中,资金来源情况登记内容包括发文部门、资金金额、资金到位时间等;资金拨付情况登记内容包括发放金额、发放时间、是否通过“一卡通”发放等;公示情况登记的基本内容包括公示方式、公示地点、公示时间;抽查巡查情况登记内容为抽查巡查时间、抽查巡查部门。资金监管台账全方位反映了资金的来源、拨付、公示、巡查情况,确保监管资金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二、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制度不完善。乡镇财政所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科学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和反馈制度。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强农惠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但对资金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益、绩效评价重视不够,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明显、反馈不及时,无法对强农惠农资金应用情况开展精准的绩效评价。二是缺乏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由于各项资金涉及民政、教育、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各部门,乡镇财政所与相关各部门联系不紧密,对各项惠农资金前期摸底调查、上报审批、检查验收等程序参与较少,导致资金监管工作存在局限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内容、工作方式、职责分工细化不够,监管工作缺乏相关资金主管部门的协同支持。三是缺乏资金发放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乡镇财政所的资金监管工作主要围绕资金发放后进行,对资金发放前及资金发放运行过程中各环节参与较少,事前、事中的跟踪监管制度不健全,导致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乏力,监管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二)资金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一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范围不全面。乡镇财政所普遍人手少、工作量大,加之各项强农惠农资金项目种类较多、涉及农户多,且各村社偏远,农户居住分散,强农惠农资金监管业务量大,个别资金项目不能及时监管,部分财政资金监管不全面。二是监管工作不细致。资金指标文件收录不全,资金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公开信息不全面,未及时公开等,导致农户对当前一些补贴政策不了解;部分资金未能及时抽查,未能及时形成结果报告等。三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没有有效深入。在资金监管工作中着重对资金发放过程的监督管理,对补贴依据的耕地面积等是否准确、政策落实是否精准、资金审批是否规范、使用效益是否达标等问题不够重视,导致资金监管工作不够深入。

(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足。在资金的審批公示环节公开的内容不全面,对补助条件、补助标准不清楚,部分补贴项目群众不知情,强农惠农政策知晓率较低。因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和儿童,现场宣传工作存在一定局限性。政策宣传形式单一,宣传主要依靠印发宣传单、悬挂宣传条幅等方式,没有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QQ群等现代化的新型信息平台宣扬惠农政策。乡镇财政工作人员对强农惠农政策领悟不深入、不透彻,在政策宣传时,对政策解答模糊不清,宣传工作不细致,也没有耐心倾听群众疑问,造成群众没有全面地了解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的缺陷。

(四)惠民惠农“一卡通”资金管理系统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一是由于惠农资金涉及各村社农户多、项目多,“一卡通”资金管理系统在前期的基础信息维护方面花费时间较长,各乡镇和主管部门的主要精力在于监督审核造册发放的准确性,督促代理银行及时通过“一卡通”信息系统发放补贴资金,但对资金发放后的监管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有效利用系统数据进行监督管理。二是因为农户基础信息采集不准确等各种原因,影响了“一卡通”资金管理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在基础数据的日常维护当中,由于“一卡通”丢失、原户主死亡、户主变更等信息未能及时上报,造成信息更新不及时,资金发放失败,再次修改信息并重新发放,推迟了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的时间。

三、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乡镇财政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制度。一是完善惠农资金管理体制。乡镇财政所积极与乡镇政府及资金主管部门加强联系,参与惠农补贴项目实际情况调查,了解掌握强农惠农资金的政策依据、审批要求、发放流程、监管方法、绩效评价等,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和完善惠农补贴资金的管理办法,将涉及的资金纳入强民惠农“一卡通”资金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细化乡镇财政资金发放流程和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管理惠农资金。二是建立强农惠农资金监管绩效考评和反馈制度。乡镇财政所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和有效合理的反馈机制,协同资金主管部门和涉及乡镇每年对已发放的重点资金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对补助不规范的资金,及时整改并加强日常管理,对监管不力或导致违规问题发生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是建立资金监管运行的全程监控制度。将强农惠农资金主管部门、项目实施部门和监督检查部门的资金监管力量进行整合,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乡镇财政所与乡镇政府、资金主管等部门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协调配合,推进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各部门间的合理分工、相互制衡和有效监督的资金监管制度,确保资金在各环节使用规范、拨付及时、准确发放,无违规、挪用、套取资金等情况发生。

(二)改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方式,提升资金监管水平。一是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规范化、日常化。乡镇财政所在日常监管工作中要规范工作流程,合理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绩效考评制度,明确各人员之间的工作职责,指定专人负责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和资料整理归档工作。按照资金监管要求,乡镇财政应对信息通达、抽查巡查、公开公示工作进行常态化管理,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办法,强化措施,努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把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落到实处。二是乡镇财政所加强与资金主管部门、上级财政部门的信息沟通,确保乡镇财政所能够及时全面地接收到资金文件信息,上级部门也能及时收到财政所资金监管工作的反馈信息,顺畅的信息沟通更能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進一步提高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水平。三是拓宽强农惠农资金监管方式,提高资金监管效率。乡镇财政所的资金监管工作主要依靠传统的进村入户、走访询问等方式,对现代信息网络平台等新形式运用较少,造成监管工作量大,效率低下,监管效果不明显。为了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辟新型监管方式,线下监管与线上监管并行,开设监管网站、公众号等,方便群众随时查看了解惠农政策,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查询到资金明细和到账时间,群众对资金发放有疑问的可以通过线上方式反馈,相关部门对反映的问题及时核实并答复解决,提高群众对服务的满意度。

(三)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入户知晓率。一方面乡镇财政所应加强与村社干部的联系,利用村部会议、广播、宣传栏等熟知的方式让群众了解强农惠农政策。在走访入户时,面对面向农户宣传惠农政策,积极解答群众提出的相关问题,发放强农惠农资金告知书,明确各补助对象的补助项目、补助标准、补助金额、资金发放时间,使群众充分了解所享受的各项补助资金。另一方面要采用发放宣传单、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向群众宣传强农惠农政策,通过多渠道强化信息公开,及时传达惠农政策,确保公开公示环节的透明度,切实有效地提升群众对补贴政策的知晓率。

(四)完善强农惠农“一卡通”资金管理系统。为了充分发挥“一卡通”资金管理系统的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卡通”资金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分析监管模块,助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把资金管理系统的基础信息设置、补贴对象管理、补贴发放管理功能向后延伸,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建立强农惠农资金监管模块,对各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核查,不断提高乡镇财政监管效率,发挥信息化监管作用,实现阳光发放与阳光监管。二是切实做好基础信息日常维护工作。为确保系统基础信息准确,严格落实“一户一卡”的要求,保证补贴资金精准发放,应核实基础信息、审定补贴对象、审核补贴标准等,针对基础信息不全面、不准确的,需要重新采集、调查核实,认真做好基础信息维护工作,真正发挥好平台基础功能和支撑作用。三是做好错误信息修改核实工作。因为户主变更、银行账号变更等未能及时更新上报致使补贴资金发放错误、滞留发放等情形的,乡镇政府惠农专员修改信息后,乡镇财政所应及时联系相关村社核实变更信息,审核变更资料,确保变更信息准确无误、真实有效。

(五)重视乡镇财政干部能力培养,提升资金监管业务水平。一是加强干部培训管理。上级财政部门和乡镇财政所对乡镇财政干部进行定期业务培训,促进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开展自我学习和业务交流。乡镇财政干部平时要认真学习国家的各项财政政策,积极了解掌握各项惠农政策,在工作之余多学习多思考、更新知识、拓宽思路,全面提高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各乡镇财政所之间要经常开展交流学习,掌握新的工作方法,不断总结资金监管工作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资金监管能力。三是注重用人机制。注重选拔重用素质好、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优秀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制度,激发乡镇财政队伍干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乡镇财政干部考核任用机制,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华亭市神峪乡财政所)

猜你喜欢

农惠农乡镇财政惠农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中)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下)
2021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来了
科普惠农 晋农优选
惠农直播间 美好在身边
加强乡镇财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对我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2018 年四大方面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度——聚焦“人、地、钱”服务乡村振兴
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12316惠农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