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本教材小说类文本的审美探微

2023-04-24王水丽李新杰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文学小说价值

王水丽 李新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小说作为常见的文学形式之一,兼具了散文性、虚构性和叙事性。小学语文统编本教材中,小说占有一定比例,有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也有长篇小说的节选及短篇小说,选文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统编本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小说选文不仅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更有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审美习惯等情感上和气质上的深远影响。但相较于散文、古诗词等其他选文种类来说,小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没有受到人们太多的关注。目前小说审美教育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花费了太多无效的时间分析小说三要素,把三要素当作万能公式去套用在所有的小说教学中,抹杀了每一篇小说独特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及文学素养不足,导致教师忽视了小说在文学上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师需要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使学生真正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那么何谓审美呢?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童庆炳先生说:“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审美的实现需要四层面的协调合作:(1)主体心理在审美时的观照—感悟—判断中。(2)客观对象层。美的对象很复杂,有美、丑、崇高、卑下、悲、喜等。(3)心境时空层。(4)历史文化层。”(童庆炳《文学审美论的自觉——文学特征问题新探索》)基于童先生所讲的四個层面,在小说教学中,如何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发挥学生主体的审美能动性呢?首先,在观照整体情节中感受结构之美;其次,在感悟语言文字中感受人物之美;最后,从心理时间层和历史文化层两个角度出发,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判断,体会精神价值之美。

一、观照整体文本,感受结构之美

童庆炳先生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前四字说的是客体,后四字说的是主体,客体有待和主体建立起契合关系,才会有美的呈现。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孤立的美,美总是存在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的关系中,离开这种整体的关系,我们很难判断美。在我看来,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的艺术特点,不存在于文学的个别因素中,而存在于文学的整体结构中。”(童庆炳《文学审美论的自觉——文学特征问题新探索》)阅读小说,首先引导学生作为审美的主体,从文本整体品读小说的语言,观照小说的整体结构。童先生认为,文学结构有三个基本原理:有机统一原理、主题原理、节奏原理。(童庆炳《审美及其生成机制新探》)以小说《桥》为例,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小说的结构之美。

1.有机统一之美

文学结构的第一原理是有机统一原理。所谓完整,是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桥》开篇对自然环境进行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关于雨、洪水等自然环境的描写分布在文章各处,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小说的结尾雨止天晴,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父子关系,首尾一体,结构完整。这种情节曲折、有波澜的小说往往能够打动人心。从审美心理上来说,结构不统一、不完整的作品给人不稳定感,于是,读者就会产生阅读的挫折感。而有机统一结构比较平衡稳定,学生阅读后就会产生一种完满感。

2.主题突出之美

文学结构的第二原理是主题原理。主题原理与有机统一原理有着密切关系,有了主题,作品的结构主次分明。桥有多重含义,其一是作为建筑物的桥;其二又是一座村民们逃生的“生命桥”;其三是老支书用血肉之躯筑起的一座不朽的精神之桥。桥是集中读者注意的点与线,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结构主题原理的心理机制和注意力集中有关。学生对小说的欣赏需要集中审美注意,需要意识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沉浸在作品的艺术境界中,感受到艺术之美。

3.节奏变化之美

文学结构的第三原理是节奏原理。小说是一种艺术,是演进性的,小说情节演进速度、强弱、变化就是节奏问题。节奏有快速度和慢速度两种。从审美心理的角度看,表现悲哀、悠闲情感的,节奏慢一些;表现轻快、紧张情感的,速度快一些。总的来说,作品节奏快慢相间为宜。《桥》一文600多字,27个自然段,运用了大量的短句与单句成段的形式,形成小说局促和紧张的快节奏,快节奏引起学生的审美紧张,最后结尾让学生由紧张到松弛,内心得到解脱、宽慰,获得审美愉悦。

在《桥》中文学结构的三个基本原理集中统一,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了小说之美。其实,统编本教材中还有不少小说选文的情节发展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又耐人寻味,读者在阅读时可以获得审美感受。

二、感悟语言文字,品味人物之美

童庆炳先生对审美客观对象作了梳理,他强调审美与审丑并不是对立概念,审美包括“审丑”“审崇高”“审卑下”“审悲”“审喜”等,这些都属于美的内容。小说中有“美好”的人物,有“丑悲”的人物,当然还有处于两者之间的“圆形人物”。审“美好”人物,直接引发美感;审“丑悲”人物,我们欣赏的不是丑、悲本身,欣赏的是丑的灭亡、丑的被揭露,悲的崩溃、悲的被嘲讽;审“圆形人物”,感受客观理性的美。

小说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生动典型,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读者与这些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的对话可以帮助读者领会这些人物形象内在的思想内涵,窥探复杂的人性,认识广阔的社会生活,审美情感得到丰富。

1.审“美好”人物

小说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以及内在的心理活动等描写,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在小说阅读教学时,要在“语意”的纵深解读中走进小说深处,读出人物的美好。《桥》一文中“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句话一连用了三个叹号。“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这里一个问号连着一个叹号,表现了老支书的指挥有方、从容镇定、果断、铁面无私。《穷人》一文中“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五处省略号,赞扬在苦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可贵人性——善良。

2.审“丑悲”人物

小说中,既有“美好人物”,也有“丑悲人物”。对于小说教学来说,这些人物形象真实可感、意蕴深厚,兼具审美价值和教学价值。《两茎灯草》中,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的形象无疑是丑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三次对比:其一,严监生临死前的愿望的对比。诸亲六眷猜测的都是寻常人临死前正常的念想,而严监生临死前放不下的竟是灯里多点了一根灯草。其二,严监生家财万贯与吝啬至死的对比。其三,对比原著相关内容可知,严监生家庭非常富裕,而死前竟然连一根灯草都不愿多点。学生在阅读小说时,根据作者的文字描述,结合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再发挥自身的审美想象,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该人物的形象,一个典型的可怜的吝啬鬼形象呼之欲出。对于小说教学来说,这些人物形象真实可感,意蕴深厚,兼具审美价值和教学价值,除此之外,这些典型的人物形象还会对学生的审美情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产生深远的影响。

3.审“圆形”人物

小说类课文的人物通常是虚构的,多为圆形人物。圆形人物就是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汤姆·索亚历险记》主人公汤姆在10到12岁之间,是个善良的“坏男孩”。他反抗大人社会的道德标准,有时调皮,有时幼稚,有时成熟,有时冷静,有时理智,有时坚强。即便他习惯于恶作剧和冒险,但是目的只有一个——渴望被承认,要成为一個英雄。教学时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或联系生活实际,有理有据地评价汤姆的人物形象,并在自己或伙伴身上找一找汤姆的影子。武松的性格也是多面的,他有勇敢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另一面: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的善意劝告。

无论作者对小说人物是赞扬的还是批判的,小说中塑造的人物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学生通过感悟人物形象,学会分辨善恶美丑,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和对人性的认知与超越,从而培养了良好的审美习惯,树立了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

三、丰富活动体验,感受精神价值之美

审美活动的第三、第四层与特定的时空、人的心境、历史文化有关。审美不是孤立地存在,它的每一次实现必须渗透人类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1.“还原”时空:在特定的背景中感受美

每位作家生活在特定的民族中,其创作个性会受到该民族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的影响。当今物质丰裕,学生很难理解《穷人》主人公如此穷困的原因。他们会产生疑问,在狂风肆虐的天气渔夫为何还要外出捕鱼,难道不担心有生命危险吗?小说阅读首先应当穿越时空,还原作者意图以及社会时代背景。因此,在教学《穷人》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开展“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环境揭秘会”活动,了解沙皇统治时期劳苦人民悲惨生活的社会环境,感受作者的悲悯情怀。又如《小英雄雨来(节选)》,作者管桦小时候和同龄孩子一起站岗放哨,在树上瞭望敌情,在水泽旁巡防,为八路军带路、送鸡毛信,成年后管桦成为一名随军记者。“雨来”这个爱国的小英雄形象,就是融合作者个人成长经历、见闻和思想感情而创作的,是抗日战争年代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学生也被作者在小说中展露出来的情感所影响、所感染、所触动。

2.“两难”选择:在价值判断中欣赏美

黑格尔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悲剧不是出现在善恶之间,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两难选择意味着两个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而无论选择哪一个都意味着要放弃和牺牲一些东西;每一个两难选择背后都有其合理的理由,以及这个理由所代表的价值判断。“两难选择”小到个体生命,大到整个社会国家人类,都有其现实意义。《桥》活动设计一:谁活下来?首先细读文本,前后勾连。第一次两难选择:党员和普通人。第二次两难选择:小伙子和党员。第三次两难选择:小伙子和老支书。在每一次选择处暂停:如果你是作者,说说这样设计的理由。活动设计二: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为什么?学生不再简单地从情感角度思考分析文本,而是反复阅读和品味小说,体验角色,权衡利弊,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

3.“虚实”兼顾,在创编故事中表达美

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小说的主题也好,小说中的人物也好,都有现实生活中的影子,都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或共鸣。阅读小说,不光读一个故事,认识故事中的人物,还要对照自己的生活,看看这些故事和人物引发了自己怎样的思考或共鸣,这样才能读出小说真正的滋味。比如《穷人》课后的“小练笔”:“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两个人沉默了一阵。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还有《穷人》在桑娜和渔夫的对话中戛然而止,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可以让学生写一写人物对话。这样学生能逐步把握小说的文本形式,并能进行初步补白、改写、缩写、续写。学生与文中人物共情共鸣后会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长流水。开发统编本教材中小说审美元素和审美价值的前提是教师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完善的审美素养。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拓宽阅读的广度来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小说中的美、欣赏小说中的美、表达创造生活中的美。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文学小说价值
我们需要文学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我与文学三十年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文学